作者主页 作品 相册 粉丝 关注
网站会员

徐紫琪

1

粉丝

1

作品

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徐紫琪
加入时间:2024-07-05 11:07:21
所在地:江西省上饶市
作者简介

粉丝
关注

【高校征文】那一抹映山红(散文)

“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

《长恨歌》曾言“蜀山水碧蜀山青”,化用此句,江西亦有赣江水中映山红。不知有多少人知晓映山红乃江西省花,连年逢花盛开季,花自飘摇水自流。许多说不尽的悠长历史,道不完的人杰地灵,都再次随花绽放、飘摇万里。

自古以来,江西便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既是交通枢纽,亦是兵家必争之地。单论近代,太平天国运动、南昌会战、上高会战、八一南昌起义等战争不胜枚举,茫茫战火漫江西,滚滚热血撒赣江,或许,映山红开的如此红漫山野,便有这一份鲜血铸成的红。

可能比起“吴头楚尾,粤户闽庭”,更为世人所熟知的还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脍炙人口、经久传诵的千古名句。也因此,提到豫章郡,人们往往会想到这是滕王阁所栖之地,但是提到江南西道之称,可能就是面面相觑了。

江南西道,唐朝置行政区划名,亦是江西古称之一。到了现代,又被冠以“赣”字简称。 

“赣”即赣江。《山海经》曾载:“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臂,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唇蔽其面,因即逃也”。江西那悠久如赣江一般绵长、源亦远流长的历史便是可见一斑了。

曾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鱼米之乡、富庶之地;

也是“明儒巨公,彬彬辈出,不可胜数。”的才子之乡、群英荟萃;

亦是“涧水弯弯绕郡城,老蝉嘶作车轮声。”的江南水乡、古镇群落,赣派建筑是江西民居的代表,又称赣式建筑、江右建筑,是江右民系的传统建筑,“昌炽婺源骑马墙,杉群红豆古村庄。”以其布局简洁、朴实素雅之征勾的人流连忘返,尽日看不足;

更是“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的摇篮,数不清的革命红色火焰在此烽起,红色文化旌旗远扬。

想必红色革命的传奇、井冈山的故事大家都已听的太多太多了,早已是人人耳熟能详。

因而今日,我们将这红色传奇先按下不表,只来说说那片生动而热烈的映山红和其他争奇斗艳的花儿。

每逢映山红盛开的季节,总有大片大片的山坡盛满显目的红,绯红、赤红、绛红尽态极妍,灿若云霞。 

每一朵花都开的热烈,各个伸直脊背、挺直向上,像是一簇又一簇的火焰,他们凝聚,他们团聚,花挨着花,叶靠着叶,根并着根,慢慢的形成一股燎原之势,势要驱散所有的黑暗与不公,只留那团红色的火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而其他的花儿呢? 

正巧,“吹苑野风桃叶碧,压畦春露菜花黄”,此间杜鹃开正好,那方芸薹色宜人。

每逢槐序,油菜花便开的灿烂、嫩黄,更是登上热搜,引得无数游人竞折腰。

那一爿爿金黄灿烂的大片大片黄色,花团锦簇,像九重宫阙萦绕着的祥云,就连仙鹤也为它驻足,流连忘返,遑论年年此时络绎不绝的游人呢?

年年季春孟夏时,映山红油菜花争相盛放,金黄的希望与热烈的光芒相望,实是一幅杏雨梨云的春日美景。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暂且放下那山野间开的正艳丽的群花,收拢心,瞧瞧在滚滚历史河流中大浪淘沙的结晶——民俗文化之花。

傩戏、采茶戏、瓷艺、湖口草龙、三雕、夏布绣、板灯、打糍粑等等不胜枚举,孕育在这片土地上的民俗文化之花实在太多、开的也实在太盛,直教人难以尽言其繁多!

看着他们逐渐兴起、蓬勃直至发展壮大到如今的态势,颇有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自豪之感,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青史留名,亦或泯灭。何况这些沿着历史而蔓生的荟萃呢?

我们总是害怕,此类种种独属于我们自己的民俗文化会逐渐消亡、淡出视线,国有兴衰,此类担忧不无道理,但我们心系于次,心中的每一份映山红般生机勃勃的热烈,都奉献给了这片深爱的土地。

“南昌傩文化公园”的出现、上饶樟村板灯至今都在正月起舞以接福纳祥、赣南采茶戏更是第一批被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如此种种,不多概述。

上述种种便是再有力不过的象征,害怕文化消亡?那便保护它、发展它!尽己所能去捍卫,毕竟,我们深爱这片历久弥新的红色土地、爱她孕育的各色花儿、也爱那爿生机勃勃的映山红。

正如那首《映山红》所唱“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夜半三更哟映山红......”早已是天光大亮的盛景,唯一不变的是那抹映山红永存心中。



徐紫琪,女,20级,就读于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城乡规划专业。



【编辑:杨雨晴】

相册
相关资讯
我的粉丝
我的关注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