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页 作品 相册 粉丝 关注
网站会员

舒怜

0

粉丝

2

作品

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舒怜
加入时间:2024-07-08 23:44:19
所在地:江西省赣州市
作者简介

粉丝
关注

【高校征文】繁花凋零,梦中烟云(随笔)

——观江苏大剧院《红楼梦》舞剧有感


很早以前就听闻江苏大剧院出品的《红楼梦》舞剧制作精良,好不容易抢到了一张包厢门票,虽然视野被栏杆遮挡了些许,但所幸也能够将舞台全貌收入眼底。

这部舞剧给我的感受就是充满了中华美学文化的审美元素。其整体布景简约,只有各个角色是鲜活而浓墨重彩的。就像山水画中的留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伴奏音乐采用了大量民族乐器。贯穿始终的是钟声,仿佛句句哀鸣,引导着故事的开端与结束。竹笛、扬琴、锣鼓、琵琶、唢呐等传统乐器交织,让音乐随着剧情发展循序渐进,给人以磅礴、宏大、庄严而富有灵性的美感。舞蹈动作将中国美学的刚柔并济、动静结合发挥得淋漓尽致。

人物的服装也有所考究,设计精美,不论是形制还是颜色都非常贴合人物个性,都能从中寻找到87版红楼梦的影子。除却欢快的场景,舞台灯光多采用侧光、顶光和背光,使得人物的一半置身于阴影之中,虚与实变换,如隐入尘烟般渐渐消散。

全剧充盈着花瓣、雪、烟雾、竹叶元素,特别是幻境一幕,舞台烟雾细腻柔软,绵延飘渺,恍若仙镜,又如黛玉出场时的竹叶映照在帘上显得格外有情致。舞剧特别擅长用屏风、幕帘营造一个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场景,既有古代的温润中和之美,又有移步换景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舞台幕布,共有四重幕布,各有特点。第一层是形如竹简一般拼接而成的幕布,带人走入书中的世界,既有错彩镂金、光影交织的华丽,又如镜子一般,何尝不是在照映这世间万物。游园段的幕布,将所有人的倒影呈现出来,搭配水榭楼台、树影婆娑,如诗如画;第二层丝绒幕布在色彩上颇具考量,充满古典意味,搭配松花绿、黛蓝、赭色,贴合角色与背景;第三层为纱帘,轻薄飘逸,像书法与丝绸的融合;第四层是线帘,随着光影不断摆动,营造了日暮西垂的氛围。

有几幕让我印象深刻:

省亲片段庄严又带着一丝怪诞,元春像被框架一般的华服牵制住的木偶,带着挣扎与无奈。然而褪去华丽的衣衫,她也只不过是一个渴望归家之人。

冲喜一段非常有戏剧张力,以一台红轿为道具,将真与假、爱与恨的碰撞展现出来。明明是婚嫁的场景,音乐、灯光和舞美却并不欢喜雀跃,绛色与玄色,是冲喜也是毁灭。舞蹈动作表达着颤抖的抗拒与愤懑,光明与黑暗的分割线非常明显,随着一匹白绫降落,黛玉在悲戚的吟唱中死去。

等到了月圆夜,只有湘云和宝玉隔着幕帘掩面而泣,曾经的美好再也无法挽回。表演至黛玉香消玉殒的片段时,我的眼泪突然就涌现出来,在那一震撼人心的画面下我终于明白,这部剧没有什么主角配角,它展现的是群像,每个人都通往一个结局,每个人都身陷囹圄难以逃脱。

花葬是点睛之笔,整体是现代舞的表现手法。十二钗屹立于一地雪白的花中,发髻散落,身后的椅子是墓碑造型。她们在庄严的音乐中起舞,颇具力量,仿佛在对人生,对社会进行控诉。百花凋零而泣血,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幸免于难。

最后一幕归彼大荒,宝玉如同局外人一般,去看这在时代的洪流中,从来不为个人所改变的结局。大喜大悲过后,留下的痕迹也被白茫茫一片掩盖,终究是梦一场。

这次观演经历还有很多小确幸。门口的检票大叔非常细心地提醒我要先去取纪念纸质票再进场;坐我身边的姐姐好心将望远镜借给我用;最后是舞台上呈现作品的演员们,在所有观众的呼喊声中连续谢幕多达7次。在那一刻,人们对于一部优秀中国传统文艺作品的喜爱已经不言而喻,超越了这部作品本身带来的惊喜,让人看到了未来文艺发展道路的希望。

徐静

南昌大学艺术学院

23级音乐与舞蹈学

简介:2023年9月始,就读于南昌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美学、文化产业管理。



【编辑:晓晓】


相册
相关资讯
我的粉丝
我的关注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