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松杲,笔名:三木,男,江西省玉山县人,县作协会员,江西作家网签约作家。在乡镇中学执教三十年,喜欢读书写作。
小肥是我曾经养过的一只猴子。
当年,我在三清山金沙学校任教。学校边上农户用捕兽夹捕获一只猴子,瘦瘦小小的,右腿被夹断了,整个身体瑟瑟地蜷缩着,看着可怜,便买下来自己养着。给它取名小肥,就是希望它长得健壮一点。
我是喜欢小动物的。年少时养过狗,养过兔子,养过八哥,甚至还养过老鼠。老鼠都是野外抓的。中秋过后,田里的水稻收割完了,只剩了一片枯黄的稻茬子。小孩子们呼朋引伴,欢天喜地,满田野地跑。软软的土地上,打几个滚,摔几次跤,都是无妨的。窄窄的田埂上有很多老鼠洞,只要用一个塑料袋装满水,往上方的洞口一灌,把空的袋子往下方洞口一罩,不一会儿,便有一只老鼠仓惶地从洞口钻出来,落入袋子里。每次都是战果辉煌,舍不得丢,就拿回家里去,用装凉开水的瓷器茶壶养着。也常因此挨骂。
小肥应该是个幼崽吧。个子不大,一身褐黄色的毛,看起来像一只纯色的猫。刚被带回宿舍的时候,它总是蹲着不动,非常温驯乖巧。它的右腿骨头被夹断了,走路一拐一拐的,经常用舌头舔着伤口。一双清亮的眼睛此刻显得凄凄楚楚的,让人心疼。
我用红花油涂在小肥的腿上,给它疗伤。又想着给小肥做一个笼子。我搜寻了整个校园,找到一些废弃的木板,长的、短的、宽的、窄的都有。借来锯子和铁锤,买了铁钉,比比划划,敲敲打打,从中午忙到傍晚,终于做出一个齐肩高的大笼子,小肥的“新居”算是完工了。
我把小肥关进笼子,放在宿舍楼的楼梯下面。待我转身离开时,它竟将两只前爪伸出笼外,像是在竭力挽留我。之后的几个晚上,我都听见它在啼叫,一声又一声的,凄厉且苦楚。我怕它吵得其他同事不得安睡,一天半夜起来把它抱进了房间。说来也怪,一进房间,小肥便又乖巧温驯如初,安静地躺在床边上睡着了。原来它是害怕独处呀。
后来我夜夜与它相伴而眠。费时费力做好的大笼子才几天就被废弃了。
小肥吃食很杂,好养。瓜子、花生、香蕉、饼干……我们吃的零食它都要吃。用这些东西喂养,成本太高。后来,我从农户家里买来十几斤红薯喂它,它也特别喜欢。小肥吃红薯的样子十分可爱。一对前爪紧紧握着红薯,递到嘴边,细细地啃去一圈外皮,啐掉,然后才开始大口地吃。
才十几天的功夫,小肥的腿伤就好了。它变活泼了,与以前相比,完全判落两人,哦,不,判落两猴。不仅健步如飞,还能飞檐走壁。一会儿爬上高高的树梢荡着秋千,一会儿跃上谁家的窗户溜入房间,一会儿又突然扯了别人晾晒的衣服当玩具。它的精力比狗还要充沛,它的行动比猫还要敏捷。
小肥和我形影不离。我去菜地浇水,它要跟着;我去山上摘野菜,它要跟着;我去教室上课,它也要跟着。有几次,我上课没有带上它,它竟一个教室一个教室推门去找,直到看到我在讲台上讲课,才松了一口气似的靠在门口,一动不动,安静地等着我下课,比学生还遵守纪律。
我那时候喜欢读书。经常一个人躺在后山的大石头上看书。我专注看书的时候,小肥是不会打扰我的,它就在边上的草丛里抓蚱蜢和蝗虫吃,或者在浅浅的水沟里抓蝌蚪玩。有时候走得远了,便会匆匆返回,看我还在不在。就像小孩子对父母亲的那种依恋。阳光暖暖地照着,清风微微地吹着,花香淡淡地飘着。那样的时刻,回想起来总是很美好的。
同事养了一条狗,叫“汪汪”,高大威猛。我的小肥瘦小羸弱。两者在体型上相去甚远,却成为了最亲近的朋友,每天都黏在一起,同进同出,成为学校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我们也经常带着它们出去遛弯。
那个年代,车少,出远门也是经常步行的。金沙离紫湖八公里,步行大概一个多小时。抱着小肥走路走累了,我便把它丢在地上,让它自己走路。没想到它紧赶几步,挡在我的前面,四肢扑打着地面,竟像小孩子一般嘤嘤地哭闹了起来。我懂它的意思,还想让我抱着走呗。我略一伸手,它就迅捷地攀了上来,安详地躺在我手心里,或者蹲在我的肩膀上。我去紫湖中学拜访一些老同事,也把小肥带在身边。白天还好,对小肥来说,外面的世界,处处都是新奇的,它玩得不亦乐乎。到了晚上可不行,它一定是要跟我睡在一个房间的。我担心把别人的宿舍弄脏,便不敢在外面过夜,常常当天就返回金沙。
就这样养了三个月,小肥已经完全离不开我了。我对小肥可以说是关怀备至,青睐有加。但是同事们可不太喜欢它。小肥胆子小,又喜欢跟人亲近,经常毫无顾忌地出入办公室和宿舍,主人稍一驱赶,它便会吓得小便失禁,抱头乱窜。办公桌上、椅子上、床上、餐桌上,经常可见小肥的尿迹。此外,小肥还是一个欺善怕恶之徒。它见到高年级的学生,就会迅速躲到我的身后,寻求庇护;见到小孩子,就会冲上前去,伸手抓挠,经常吓得小孩哇哇大哭。人们因此讨厌小肥,每次见到它都如临大敌。
我于是决定把小肥送回山里去,它的主场应该是山林,早晚是要回归的。我抱着小肥,往后山的高处爬去,在很远很深的密林之中,丢下它就往回跑。不管它怎么哭闹,我也不回头。本以为狠狠心,就可以甩掉它的。不曾想,我还没有跑到学校,它就已经先我一步到了。尝试了几次,结果都是一样,它已经习惯了与人类共存了。
但我最终还是失去了它,我的小肥。
那次是在双明老家,我带着小肥在路边等着客车。司机长按了一声喇叭,声音尖锐突兀,小肥害怕,突然一惊,从我的手上跳了出去,迅速地钻入旁边的供电所大楼,不见了。车子要开了,我没有时间去寻它,只能以这种猝不及防的方式与它作别了。
后来听说,是双明的一个开玻璃店的老板捉了它,继续养着。我想,他可能给它另取了一个名字了吧。
二十多年过去了,小肥是相伴在人类身边,还是重归山林了,我无从得知。
那个时候拍了几张小肥的照片,但都已经找不到了。于是决定写下这篇文章,来纪念我们相处三个月的快乐时光。
有些人、物、事从你的生命中经过了,就再也不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