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味道

作者:田南    发表时间: 2022-12-18 11:02:12     阅读量: 342     作品授权:A级       收藏 打赏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艾草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

在赣湘边的中国莲花之乡,民淳俗厚,“春节、端午、中秋”是一年当中三大最喜庆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也是农村女俚出嫁后,这三节是必须购买代表不同节日的礼物回娘家孝敬爹娘及其他长辈的节日,在农村也叫“岳母节”,有“娘送女一年,女送娘万万年”之传统习俗。当然,不同节日都得送有不同的礼物,端午节自然是以送棕子为主,或购买糯米棕叶回娘家自己做也行,也叫“送端阳”。

我对家乡的糯米饭、糯米煎饼、米果等糯米做的系列莲花小吃是情有独钟,只要说起家乡的端午粽子更是垂涎欲滴。

小时候,奶奶和娘知道我爱吃,不管是别人家送的,还是自已做的,只要我不在时,总会惦记着为我留些。在莲花中学读书时,奶奶从南门的琴亭桥走很长的路送煎饼和粽子到北门的琴水公社给我吃。

结婚成家后,老伴知道我有好吃米食的嗜好,也悄悄地学会了做各种米食,尤其是在做粽子和豆腐包糯米方面特别用心,做出的粽子更是独具匠心。每当临近端午时节,她便琢磨着到处寻找采摘粽叶,有时散步发现莲江湿地岸边粽叶,宛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兴奋极了,疾步弯身采摘,一张一张地抹平叠在一起。做粽子,粽叶是关键材料,有了粽叶再到菜市场买上几斤糯米,少许花生、瘦肉,便在家厨房摆开阵势,忙个不停……几个小时之后便大功告成,每次得用高压锅水煮,我在旁静静的守候,粽⼦的清⾹缓缓地从锅中飘溢出来,我贪婪地嗅着这⼀丝丝、⼀缕缕棕⾹,⼝⽔都要流出来。出锅时更是粽香满屋,我不管其滚烫便摇头晃脑地连吃二三个,吃得可是津津有味,回味无穷……有时弄得消化不良也在所不惜。老伴看到我那贪吃棕子的模样,也忍不住地开心地笑了。

“客里不知端午近,卖花担上见菖蒲”。每年的端午,我家都像过年那样隆重热闹。

爹娘总是唠叨我们要按照老传统,老规矩来,一定要有节日的仪式感:全家人非得要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餐桌上粽子、包子、蒜子、豆子、鸡子(黄泥盐蛋)俗称“五子登科”,一个不少的上齐;

把事先卖好一串串艾叶草、菖蒲插在窗户上,大门的两边上头,把配好的雄黄酒涂摸在儿孙的肚脐眼、额头上,晒落在墙角间,还有娘亲手缝制内装有艾叶、雄黄等香料的小香包,为孙儿孙女亲自佩戴,娘说这是驱鬼避邪的锦囊,然后呈上蒸上的土鸡,炒一大碗莲花血鸭,配上各种新鲜的时令蔬菜,放上一挂长长的大红鞭炮,祭拜天地祖先之后,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在一桌,因人多了,仅爹娘、年长的和喝酒的坐着,其余站着,小孩围在小桌或凳子上吃,齐乐融融……

这就是我家重复多年的“吃端阳”端午味道,也许你家也是这样。

端午节吃了“吃端阳”外,“端阳浴”也是一大习俗,一般是午饭过后或傍晚,用事先烧好热水中放艾叶、菖蒲浸泡数分钟后开洗,说洗了可祛除邪灵,治疗皮肤病,不过这是大人和一些不会游泳的小孩子的事。会游泳的,到江里、河里或水库里洗澡却是节日里必不可少的节目之一。

莲花是禾水的发源地,无大江大河,但小溪小江星罗棋布,小型水库却村村都有。端午节划龙舟比赛从未举办过,但每年的端午,按着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要在江里、河里、水库里投放包子或棕子,不让屈原被鱼儿吃了,孩提时的我们还真的这样做了。 不过对孩提时的我们,端午节那天午饭过后最隆重的节目就是到龙发囗水库游泳!全村的爱游泳的男女老少,放下碗筷,准备好换洗的衣服,就往村中央,往山边的朋友呐喊吆喝,邀上一起去游泳。不一会功夫,在水库上的大坝上聚集了二三百的小屁孩。大伙们象泥鳅,象鱼儿一般在水中追逐乱窜、变换着水中玩耍的各种姿势如跳水、划水或仰泳比赛……

在长达70多公里“九曲十八弯”的莲江母亲河畔,在筑有水坝的地方,在端午时节,那一个个跳动的闪烁的戏闹的“端阳浴”,宛如一片片欢乐的海洋。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不仅仅只是个节日,也是一种文化!“艾草、菖蒲、粽子、蒜子、香囊、雄黄酒……”不仅仅只是端午元素,也是一种传统!更是中华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标志之一!我也是在每年的端午节那天祭拜天地祖先,纪念民族英雄屈原中学会了感恩,学会了游泳,学会了包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