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真好

作者:张英芳    发表时间: 2023-11-30 13:59:38     阅读量: 1021     作品授权:A级       收藏 打赏

伴随着《小喇叭》《星星火炬》《青春年华》和《439播音室》系列节目,时光清浅,一晃中已过不惑之年矣!

在七八十年代之交,广播竟变成了当时的我无话不谈的朋友!我们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人,最后多半渐渐淡出了我们的人生,甚至一辈子都不会再见面了,然而有些人,我们觉得不会再有交集的人,竟能在接下来的人生中,一起陪伴、成长,这确确实实让人不得不感叹命运之神奇啊!

茫茫人海,一生中遇见即便是幸运!

人生海海,活着就是最大的幸事啊!

此刻,欣幸自己终于回归以往如水的心境,重新听读李蕾老师的经典解读,嗯,简单归纳起来有三个触动点吧。

第一个触动点是这本书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活着》。

读这本书之前,想必此刻的你也和我一样挺纳闷吧?是啊,这本书为什么叫《活着》?确实,余华老师自己也已经被问过好多次。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活着》在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第二个触动点是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

余华老师(其金句)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这其实就是福贵的故事。

在《活着》里,福贵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倘若从读者或局外人的角度来看,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依然还是苦难,其他啥也没有。

假如让福贵来讲,讲讲自己的故事,讲讲自己的一生,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世上最好的孩子,还有他的女婿、外孙。对了,那头也叫福贵的老牛以及那些一起生活过的朋友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值得我们活着。

第三个触动点就是活着和生活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很多看过《活着》这本书的人说这是一个及其悲惨的故事,但其实不然。余华老师说:“《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彼此感激,同时又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此话着实震撼了我这沉睡已久的近乎抑郁甚至将近麻木的心!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人和他的命运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余华老师的这段话让我(们)看到了全然不一样的世界,我想这大概就是文学的独特魅力和神奇力量所在吧。

现在回到这本书,在主人公徐福贵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福贵的一生着实悲惨,所有亲人都离他而去,最后只剩下孤零零的一个。但其实并非全然。作者采用第三人称,以福贵的口吻。福贵一生全是苦难,但从福贵自身的角度出发,最终,他在苦难中亦不乏幸福和快乐,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界上最好的妻子,孩子是世界上最好的孩子……

小说的主人公福贵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底层人物(他经历了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承受着生活的苦难。虽然福贵的人生充满了悲剧,但他始终坚韧顽强面对着生活的挑战。他的人生已不只是其个人悲剧,更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悲剧。这些底层人物被时代的洪流冲击得无法喘息,他们虽愚昧无知,却勇敢勤劳。他们的命运如此地无奈和可悲,但仍然在坚韧地活着,追求着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福贵的一生充满着酸甜苦辣,在脆弱的生命年轮中,我们感触到福贵在觉醒中不断成熟和成长。福贵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而他却始终坚持着对生命的信仰和对生活的希望。

《活着》是一部综合人性、生活、社会和命运等多元素作品,它引发我们深刻的思考和启示,比如人生与生命,成熟与成长,坚持与毅力……

有人说,余华把悲伤都留给了读者。《活着》,我以为并非全然,它绝不仅仅是悲伤,带给我们更多的则是向死而生的勇气与力量。

在《活着》中感受苦难中的小温暖 

风再大,雨再猛,终究会停的!

这世界总有人在偷偷地爱着我们哩!

在《活着》中感悟当下活着的意义

淡过去!惜当下!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