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人生格局

作者:细人    发表时间: 2023-12-03 23:20:43     阅读量: 1103     作品授权:A级       收藏 打赏

人是在自己的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在别人哭声中离开这个世界,这中间的过程通常被叫做人生。人生一世,历经春夏秋冬和风霜雪雨,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磨难坎坷,才逐渐长大成人和不断成熟进步。人的一生,有顺境,也有逆境,不可能一帆风顺;人生在世,有得有失,不可贪婪,也不可强求。

自然造化很有意思:猫喜欢吃鱼,却不能下水;鱼喜欢吃蚯蚓,却不能上岸。人生就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一边选择,一边放弃;人生哪有事事如意,生活哪有样样顺心。故人生真可谓:“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其实,不如意时,是命运给的长假,当有一天假期结束,人生才真正开始。我们要趁不如意时,学会“三己”——“阅己”“越己”和“悦己”,让将来的人生变得如意,活出自己的样子。这才是做人做事要追求的大格局。

学会“阅己”。审视自己,认清方向。人生如同万里长征,低谷和迷茫在所难免,抱怨的人会被困在原地,审视自己的人会获得重生。认清自己长处和短处,正是自己的心智和能力,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怨天尤人;明确目标,进取向上,坚忍不拔,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才是应有的人生态度。

“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12岁的周恩来为自己求学立志报国确定的方向。少年周恩来那时目睹了当时中国人受帝国主义欺凌和国家衰败的诸多景象。他把读书与自己今后追求的远大志向和人生目标结合起来,一路求学,学有所用,学有大用。在他15岁时进了天津南开中学读书,他学习既重视对科学理论的学习研究,又有深思熟虑的理性思考,更有后来的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科学理论。“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就是他自己立下座右铭,并终身受用,由此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一代伟人。

保持一种淡然和荣辱不惊,是人生最美的姿态。人们很多时候会烦恼、痛苦和焦虑,正是因为自身格局不高、心胸不够开阔、见解不够通达。有时会对人生方向看不准,不要紧、不盲目,更不要急于求成,一切可以从头再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迷茫、徘徊和探索,说不定又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对于人生中的不如意,我们要看得开、拿得起、放得下。不斤斤计较小事,不被无聊事所累,便能使心灵获得释然,使人生获得快乐。把心放平,就是一泓平静的水。把心放轻,就是一朵自在的云。

学会“越己”。超越自己,勇毅前行。有人说:“敢于奋斗的人地上有路,勇于打破的人处处有路。”人若想超越自己,唯有躬身入局,打破旧规则,建立新规则,才能实现自我超越。

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胜利闭幕时满怀豪情地宣告:我们不断要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显示出伟人敢破敢立的豪情壮志,不但是伟人个人具有勇于超越自身的品质,而且带领一帮人都在勇于改造自己、超越自身。

明朝大儒王阳明,他的一生便是在不断地打破,不断地建立,最终找到了方向,建立了心学。

王阳明很小的时候,便对老师说:“人生第一等事是读书做圣贤。”这句话奠定了他一生发展的路径。为了寻找圣贤之道,王阳明在五件事情(侠客、骑射、辞章、神仙、佛老)上都迷失过方向,有过一段“五溺”时期。这五个方面对王阳明的事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都不是圣贤之道。在此期间,王阳明还根据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论上演了一出“守仁格竹”,他盯着竹子看了七天,不仅没有看出任何道理,反而病倒了。

直到三十五岁那年,他因仗义执言,得罪了刘瑾,被发配到了贵州龙场。落得如此境地,他开始反思:“仗义执言却被发配龙场,圣贤之道始终不见方向,如今又有生命危险,追求圣贤之道难道错了?”内心激烈的冲突,终于在一天夜里化身真理出现在王阳明的心中。一声大笑划破夜空,他突然悟出大道了:“向外物寻求真理大错特错,圣人之道就在每个人心中。”这正所谓:“打破外物,才见真空。”

纵观王阳明悟道的过程,就是一个破除外物,超越自己,寻求本心的过程。这也是破旧习性、开新风气的开拓创新、勇毅前行的行动。

学会“悦己”。愉悦自己,身心自在。人在社会上做事打拼,难免会为人情名利所累,但是懂得生活又爱惜自身的人,为了让自己没有污点,会把身心的自在和愉悦放在首位。不要惹是生非、自寻烦恼,也不要授人以柄、留下忧患。堂堂正正做人,心里敞亮,身心愉快。

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百分之百的人生是没有的,不完满才是人生”。既然人生不完满,索性自在度余生。在北大,季先生是有名的教授,在生活中却像一位洒脱幽默友好的邻里。

所以,不和别人较真,因为不值得;不和自己较真,因为伤不起;不和往事较真,因为没有意义;不和现实较真,因为还要继续。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不是你的,唯有健康的身体是自己的,请保重好自己的身体。

你可以炫耀的是身心健康,当别人因疾病而走了,你还可以晒着太阳,喝着茶享受着健康的生活。健康是一种责任,珍惜身体责任重大。尤其是在当下,人人喊别让“羊”来了,却又纷纷中招成为“软羊羊”或“沸羊羊”,更要格外注意保重自己。

愉悦自己,不要被金钱所诱惑;身心自在,不要成为金钱的奴隶。让愉悦主宰自己,不要被金钱左右。假如一切都是为了钱,人就会失去灵魂,人生就会迷失方向;生活就会没了底线,行为就会失去约束;是非就会混沌颠倒,做人就会失去尊严;道德就会苍白无力,法制就会流于形式。所以,愉悦自己和身心自在也是有约束的,但前提是保持身心健康,这就是人生格局的辩证法。

 

只有经常审视自己、明确方向,改造自己、超越自身和勇毅前行的人,才有可能活成自己想要活成的样子,才可能使自己身心愉悦和内心自在。 真正做到了“阅己”“越己”和“悦己”三方面,那才是人生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