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居里逍遥游

作者:细人    发表时间: 2024-05-07 23:24:07     阅读量: 3681     作品授权:A级       收藏 打赏

4月下旬已是暮春,田野一片翠绿,天气却像孩儿脸说变就变。游学新梦一行六人自驾一辆七座车说走就走,于25日中午抵达神仙居所在地台州市仙居县白塔镇淡竹乡,下榻民宿“蝌蚪农庄”。

简单午餐后,我们迅即驾车去了景区南门停车场,步行走向南门入口。抬头向景区内望去,远处山巅崖壁、石柱清晰可见,其中一个石柱犹如观音,故名观音峰;隐约还能看见南天顶的“玻璃观景台”景观,山下植被像被雨水淋洗过绿油油的。进入景区南门,买好缆车票,乘上缆车不到十分钟便到了山上。

山上第一个景观是“佛影莲韵”。这是一个充满仙气和意境的景点:眺望观音峰,仿佛坐在莲花台座上,周围水景环绕,水天一色,营造出一种云蒸雾绕的仙境氛围。在日落霞光之际,佛光倒映在水面上,与黛青的山影和人的剪影相得益彰,勾勒出一幅惟妙惟肖的画面和意境。

看完此景,我们登上南天电梯继续向上攀升,到了南天顶,向山下望去,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沿着路面平缓的人行栈道,向“南天楼”走去,两架飞跨天堑的钢索桥横亘在眼前,分别是“南海桥”和“南天桥”。游走在南天桥上,感觉桥在微微地晃动,身下是万丈深渊,身边阵阵薄雾飘来,有一种飘飘欲仙之感。据资料介绍,南天桥全长达120米,架在100多米高的深渊之上,连接飞渡悬崖南北两侧。只要没有大雾,游客就可以站在桥中央欣赏周边诸多的山峰景观。

走下南天桥后,经过“韦羌楼”便到了“莲花台”景观。这时正下起了大雨,刮起了大风,莲花台上雾雨朦胧,稍远处的游人变得模糊,像是在天上仙界穿梭。等雨小点,我走上了莲花台上,瞧见台的边缘成莲花瓣状,台中间玻璃上画着阴阳太极图案;透过透明的玻璃,还能观看脚下的深谷和两旁的峭壁,感觉人好像是悬在空中。莲花台可观前方“观音祈福”景点,在此,为彰显仙人修道,涛哥让我练习一小段太极拳,让他录制一端视频。

冒着小雨,大家神仙般地向前行走,通过“鸿蒙桥”后,可观“一线天”“太极台”“问天台”“八卦台”等景观。这里的问天台是火山流纹岩的垂直节理将岩石切割成巨大的柱状,一根根排列,形似整装待发的火箭,下面是葱郁的山林掩盖下的“官坑峡谷”。等我们一行人仙游到“青云梯”时,雨也停了,好像老天爷是为了照顾我们专心致志地下行陡直的青云梯。同行的大姐南南下青云梯时,心里蛮紧张的,双手紧紧地抓住扶栏,生怕走滑一步。从青云梯下来后,行人栈道基本又是平缓的路面,人走起来轻松多了。很快就到了回望“开天辟地”最佳观景点,游友们忙着观景和拍照。“盘古开鸿蒙,化生天地中”,鸿蒙桥至青云梯沿途山峦雄伟壮观,俨然一幅开天辟地的景象,记录了始祖神的创世传奇。

走过天姥楼、太白楼后,来到了横跨山涧的第三座桥“卧龙桥”。此桥似一条卧龙,跨越西东,为弧形钢桁架结构,桥长87米,宽4-6米,悬空高150余米。远看卧龙桥呈现麻花状,近看其实是由两边扭曲成波浪形的钢管相互支撑而做成微拱形的钢索桥,桥面有彩色材料铺设,中间是透明的钢化玻璃。木易向羊走在彩色桥面上,都有些腿发软的感觉,更不敢行走在玻璃桥面上。站在桥上放眼两侧,都是幽深的峡谷沟壑、垂直的悬崖绝壁和绝壁上呈一线的人行栈道,十分宏伟壮观。

沿着蜿蜒、平坦的栈道继续往前行走,不一会又遇见一座桥,名曰“圆梦桥”。这是一座双跨中承式悬索桥,桥长215米,宽3米,离谷底高120米,桥面由木板铺成。桥下不远处的深谷就是“梦幻谷”,桥头有“仙境圆梦”景观,让人容易滋生神幻梦境,真可谓:梦幻谷里寻梦,圆梦桥上梦圆。据说,很多年轻人在此许下心中的梦想,今后经过自身不断努力,都能梦想成真。

由此游走十几分钟后,我们来到了高山峡谷上的第五座桥“如意桥”。查资料可知,如意桥位于如意谷悬崖上,以“玉如意”为主题的拱形钢结构玻璃桥,寓意如来如意。桥主体以主、副拱柔线造型,由钢索衔接牵拉,呼应山峦起伏,中间形成天眼;桥梁基础依托两侧岩体,通过钢筋混凝土植锚连接,把桥与两边基岩形成整体;桥面铺装用钢格栅、木板、胶粘石和透明玻璃组成,两边是凹向下的钢网楼梯,中间是凸向上的胶粘石楼梯,顶端楼梯面是透明玻璃,护栏用不锈钢丝网,既保障所有游客通行,又提供丰富通透的游览体验。如意桥具有高空游览自我挑战性,大家走在凹、凸和顶端楼梯时,都十分小心翼翼,有一种云雾中飘忽之感,像是游走在人间仙境。

如意桥由钢结构大师何云昌团队设计建造,桥长130米,面积1100平方米,设计满负荷容量4000多人,实际运行控制1500人。在选址时,特别注重自然保护,以北侧悬崖口古树为桥台圆心,两端圆盘树木为甜槠和银杏。站在如意桥远眺四周,风景无限,气象万千,现已被人们挖掘或描述出了诸多景观看点,如“花屏烟云”“天涯滴翠”“风摇春浪”“弹竹听泉”“岩奇瀑雄”“幽谷洞天”等等,简直就是人间仙境,美不胜收。

过了如意桥,主要的景观景点都已尽收眼底。来神仙居游览观光有南北门两个入口上山,可步行山道,也可乘坐缆车(有南天索道和北海索道);景区也有南、北区之分,核心景区在南区,一般游览线路是南上南下,也可南上北下或北上南下。我们往南天索道上站返回,选择南上南下,途中还有一些景点,如在“天安台”观“一帆风顺”和在“牛背楼”观 “如来如意”远景。之后,再过“大圣府”看“蟠桃盛会”和“牛气冲天”,因时间紧,就没有进“蟠桃园”看个究竟。

飞鹰道、结义峰(桃园结义)、西罨寺(西罨慈帆)、天马行空等景点景观,因时间关系或行走时没有注意到,故而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据资料介绍,天马行空为神仙居景区代表景点之一,是神仙居景区内最高的山峰,高703米;此峰从五个不同角度看有五个不同的形象,分别为金鸡报晓、一帆风顺、神笔画天、天马行空和仙翁祈福。古刹西罨寺就坐落于西罨幽谷里,寺侧巨峰摩天,如一叶风帆、慈航普渡,故称“西罨慈帆”。据光绪《仙居县志·寺观》记载,西罨寺是宋代雪崖禅师的留居之地。明代白塔镇厚仁村人吴时来曾在此寺发奋苦读,每天挑灯夜读到深夜,终于在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考中进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二品官,相当于今检察院检察长)。吴时来正气凛然,爱憎分明,在历史上以弹劾大奸臣严嵩而名留青史。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曾募捐重建,使西罨寺成为规模宏大、僧人众多、香火旺盛的宝刹古寺。

神仙居(God immortal scenic area)古名韦羌山,历代官修史志都记载了韦羌山即天姥山或王姥山,属括苍山系,主峰大青岗,海拔1271米,位于仙居县淡竹乡仙居国家公园内。始建于1998年,距仙居县城西南约25千米,总面积22.32平方千米。其人文历史最早则可以追溯至晚唐时期,现景区山上仍留有清朝乾隆年间县令何树萼所题的“烟霞第一城”古迹。

整个神仙居景区以西罨幽谷为中心,形成峰、崖、溪、瀑等景观,峰崖的相对高差多在100米以上,属于典型的流纹岩地貌。神仙居景区地质构造上隶属华南古板块,是火山喷发后留下的古老遗迹,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流纹岩地貌集群。景区植被则以针叶林为主,其森林植物群落处于前期演替阶段,植被退化程度较高。神仙居景区分布有诸多如梦如幻的景观以及文人墨客游山吟诗遗迹和历代典籍记载,加上景区开展的活动丰富多彩,如中国·神仙居全球高空扁带挑战赛、神仙居中韩登山大会、中国攀岩自然岩壁系列赛事(神仙居站)、神仙居绿道马拉松和万人登山活动等,而使其流传古今、名扬天下。



【编辑:墨竹抚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