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意义一一读余华《活着》的思考(文学评论)

作者:仁友    发表时间: 2024-06-14 16:04:33     阅读量: 5293     作品授权:A级       收藏 打赏

最近我很安静地阅读了余华的小说《活着》。从打开书籍的那一刻起,我的眼睛就被那温暖的文字所迷住!光是作者的前言就让我激动不已一一作家为什么会突然改变自己的写作风格,而且完全可以说是重生?!作者之前是一个愤怒和冷漠的作家,在作家的笔下往往是愤怒、暴力、冷漠的世界,而今呈现在我面前的《活着》,满满的温情,作家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看待一切,不是发泄,也不是控诉或者揭露,而是向我们展示高尚一一对待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人活着的意义是人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只有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才能展现出对苦难的超脱承受能力,才能用乐观豁达的态度迎接人生的不断挑战。

一、《活着》的写作背景及时代意义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能真实的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那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有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作者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到来。

     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下,作者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的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作者,作者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写人们对苦难的承受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展示着人类的高尚作品一一《活着》。作者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活出人类的坚韧与高尚。

   《活着》这部小说取得了划时代的意义,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可以说它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一看似卑微的群体,却能活出人类的坚韧与高尚一一乐观豁达、乐善好施。从此,《活着》奠定了余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活着》的人物塑造与艺术特色

   《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的形象塑造及其心理变化。福贵的一生跌宕起伏,历经沧桑。福贵刚开始是一个花花公子,典型的地主家庭的公子。虽然父亲手上因赌博输了一百多亩地,但传到福贵的手上还有一百多亩地。可惜福贵也是一个败家子,用他爹说的话,福贵是他的孽子,吃喝嫖赌,样样俱全。常常夜不归宿,有时甚至扬武扬威,根本不把家人放在眼里。后来由于赌博把田地全输给了龙二,从此变得一无所有,甚至成了龙二的佃户。好在妻子家珍对福贵不离不弃,被父亲接回家生下凤霞后又重回福贵身边,为家里操作。由于母亲生病,福贵带着全部家当进城抓药治病,却被抓壮丁统军,在战场上遇见了老全、春生,患难与共见真情,三人变着法子为了生存,一起抢大饼、扒胶鞋生火做饭,最后由于春生冒死抢大饼而分散,大家可是多次死里逃生,幸免于难。福贵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家中,才知自己离开后,凤霞一次生病发高烧而变成哑巴,真是出其不意,好端端的一位姑娘从此不再阳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土地革命迎面而来,龙二因为是地主而被执行枪决,福贵因输掉田地成细户而幸免于难;同时有庆的出生,又给家庭带来了一片希望。谁知好景不长,家珍又不幸患上软骨病,丧失劳动能力,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得福贵喘不过气来,由是在家珍的动员和好心人的帮助下将风霞送人抚养,但随着凤霞的偷偷回家而福贵送凤霞“回家”时风霞死死抓着福贵衣角时的绝望与期昐,让福贵产生了饿死也不送人的决心而把风霞带回自己的家里抚养,从此相依为命,一切朝着好的方面发展。有庆也是努力上进,不但勤劳持家,起早贪黑饲养兔子,每天打赤脚跑步上学,到了学校才穿上鞋子;而且在学校表现很好,在县运动会获得了大奖,给家庭带来了希望。谁知赶上大跃进时代,全国上下齐炼钢铁,吃大锅饭,有庆的兔子也被收公,虽然有庆仍然是尽心尽力饲养着兔子,然而由于炼钢铁的成功办庆功宴时有庆的兔子还是被杀;更让人悲伤的是有庆为救旧县长(春生)的老婆生产而献血过多而离世,给了全家重重的一棒!虽然春生多次登门拜访道歉致谢,妻子家珍很准走出阴影,终于在最后一次分别时福贵夫妇叮嘱春生要坚强活下去,但春生还是“畏罪自杀”。家珍的身体虽然反复无常,但却能慢慢地有越来越好的迹象,能尝试着下地干点家务活;凤霞也越来越出落得婷婷玉立,好不容易给她找了个婆家,女婿万二喜虽然是个偏头,但却是个重情重义之人,让凤霞的出嫁办得风风光光,了却了福贵的心愿!苦根的出生给家庭带来了希望,却让凤霞难产而离开!更让人悲伤的是女婿万二喜在工地干活时,不慎被水泥板块夹死;苦命的苦根跟着福贵艰难度日,谁知一次苦根生病卧床,福贵忙于生计,下地干活;临走时给苦根炒了一盘黄豆放于床前,等福贵收工回家一看,苦根却被黄豆噎死……而年老力衰的福贵及那头看似只能活二三年的老牛“福贵”却能坚强地活着……福贵的一生经历大起大落,心理的变化也是无法言尽,悲伤、绝望时有产生,最终却能漫看云卷云舒,静观花开花落,人生豁达、乐善好施(家珍从娘家讨回来的大米救济队长)这才是活着的真正意义。

     《活着》的艺术特色。小说《活着》故事情曲折动人,既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如福贵前后对比,妻子家珍对福贵态度的对比,龙二与福贵的对比,身患软骨病家珍与有庆、风霞、二喜、苦根的死亡的时间与方法的不同等来烘托主人公福贵的形象,特别是家珍临走时希望下半辈还能做夫妇无不令人动容。同时又通过龙二、队长、春生等人物的描写来衬托主人公福贵的形象。让我们感觉到主人公福贵一生的不平凡、不容易;更让我们感动的是主人公福贵的活着的韧性及善待一切的豁达。余华采用了独特的叙事风格与人文关怀。小说中的“我”与福贵老人的交谈,看似风轻云淡,然而其中的环境描写与外貌描写无不渗透着作者的人文关怀,对老人的关心、同情,对老人人生态度的豁达的赞赏,对老人美好生活的期待无不跃然纸上。“老人黝黑的脸在阳光里笑得十分生动,脸上的皱纹欢乐地游动着,里面镶满了泥土,就如布满田间的小道”。这些描写细致,想象丰富,形象生动,福贵饱经风霜、奋力前行的形象令人难忘。“我看到老人的脊背和牛背一样,又黑两个进了垂暮的生命,将那块古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犹如水面上结起的波浪。”温暖的文字,渗透着同情与钦佩。同时小说中人物间的关系与冲突及其对小说主题及人物塑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年轻时对岳父的所作所为及落魄后岳父对家珍及福贵的看法,把家珍接回娘家……家珍对春生的态度及心理变化,虽不能彻底凉解,但还是希望春生能度过难关……这些错综复杂的人物之间的关系推动着小说从一个高潮走向另一个高潮,扣动着读者的心弦。

     一个好的作家能对读者产生积极的影响,就像阳光对树木成长的影响一样,树木能够枝繁叶茂,而读者或作家却能越来越成长得自己,形成自己的风格与特点。通过阅读《活着》这部小说,我懂得了作家要深入底层生活,自由自在的写作,一切向阳而生,用同情的目光善待一切。同时,我们也期待作家余华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为我国的文学事业的辉煌而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编辑:南栀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