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续写中国故事 ——读《习近平讲故事》有感

作者:莫佩珊    发表时间: 2024-07-11 15:45:06     阅读量: 1490     作品授权:A级       收藏 打赏


小时候睡觉前,我总爱缠着妈妈,让她给我讲故事。在橘黄色的灯光下,妈妈缓缓地翻动书页,尊老爱幼的孔融、机智勇敢的司马光、善良美丽的白雪公主、坚强自信的丑小鸭仿佛就来到我身边。常常听完一个故事,还想听另外一个故事,这时妈妈慈爱地抚摸着我的头告诉我,今天的故事讲完了,故事里的人物也需要休息了。我只好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进入梦乡。

上学后,我不再缠着妈妈给我讲故事了,因为挑自己喜欢看的故事书,快意得很。学校的图书馆虽然不大,但也有《中国神话传说》《格林童话》《安徒生故事》《一千零一夜》《巴黎圣母院》、四大名著等故事书。放学后,我并不急着回家,因为来图书馆看故事书对我来说是一种放松和享受。穿梭于书架间,与各式各样的书籍对视,发现了感兴趣的书,那种电光火石的兴奋感不亚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走进社会后,我对故事书的热爱亦不曾褪减。一天,随性到新华书店翻书,一本《习近平讲故事》映入眼帘。淡灰色的封皮,朴实无华的书名、言简意赅的介绍反而让它在一众五颜六色的书籍中凸显,有种“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感觉。

    习近平主席讲故事,讲述的是什么故事?怎样讲故事?又会带给人们什么启发?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翻开了这本书。书中首先引用了习近平主席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7年1月6日)讲话内容,然后进行阅读内容的延伸,详细描述讲话中涉及的杨震的故事。东汉著名学者杨震调任为东莱太守,路过昌邑,当地的县令王密曾受杨震举荐,因此他听说杨震路过,内心十分激动。满怀感激之情的他专门在白天两手空空地拜候,晚上却带来了十斤黄金准备送给杨震。王密神秘地说:“如今是深夜了,没有人会知道此事,请先生务必收下我的一片心意。”但是杨震却义正辞严地驳斥他:“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了以后惭愧地带着黄金走了。杨震为官清廉,不愿意接受他人私下的拜见,他的子孙们经常吃蔬菜、步行出门。杨震的老朋友看不过眼,想为他的子孙们开办一些产业来提高生活水平。杨震不愿意,义正辞严道:“让后代被人称为清官的子孙,把这个称谓作为馈赠留给子孙,不也是很优厚的吗?”因为“四知拒金”的故事,后人称赞杨震为“四知太守”、“杨四知”、“四知先生”。这两个故事充分说明了思想觉悟对一个人立德、立心、立身、立命立业、立言的标杆作用,有正确的觉悟才能明辨是非、区分公私,才能涵养正气、祛除邪气,才能实现“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才能实现“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读完第一个故事,有种欲罢不能的阅读快感,于是继续翻到下一个故事。就这样读了好几个故事,我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于是匆匆付款,带着它回家细细品味。

此书分为对内篇和对外篇。对内篇讲述了我国古代、近现代的廉政故事、品格故事、励志故事和治理故事;对外篇讲述了我国和他国交往的温暖故事,涵盖了人民友好故事、国家交往故事、文化融通故事、历史情感故事和亲历的故事。“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虽然不能亲历书中的故事,但此书为我展开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钱俶向清正的宋太祖进献贵重的腰带反被奚落;焦裕禄饱受病魔折磨仍然总结出整治兰考“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大规模栽种泡桐的方法;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李政道、杨振宁等英雄出少年,为人类完成了重大的发明发现;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呈现了环境污染带来的惨烈后果,刺痛了人们麻木的神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智利大诗人聂鲁达数次访华,留下了《中国大地之歌》《亚细亚之风》等祝福我国的诗篇;我国和坦桑尼亚、赞比亚三国工程人员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建造了一条连接坦赞两国的“自由之路”、“解放之路”;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既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加拿大的白求恩医生、印度的柯棣华医生等飘洋过海来华救死扶伤,法国的贝熙叶医生用自行车开辟了一条为八路军运输医疗用品的“驼峰路线”;习主席曾到梁家河插队当农民,他期盼能让乡亲们吃上并且经常吃上肉,多年后的梁家河面貌一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吃肉更是不成问题……

“文以载道,汇则兴邦”,故事的力量穿透了书页,穿透了历史,也穿透了我们的生活。细腻的白描笔法、生动的情节描述让我手不释卷,简练的文字表述、深刻的内容分析让我掩卷遐思。我国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可后来我国没有主动抓住机遇,英国使团访问中国时曾带来了天体运行仪、望远镜等科学仪器,蒸汽机、纺织机等工业机器,甚至带来了一位热气球驾驶员。可惜清朝皇帝只青睐“机器狗”“自行人”等玩具,错失了一次和工业革命对话的好机会。19世纪中叶以后,仁人志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民族工业因战乱频仍、国家分裂而昙花一现,无法追赶时代的步伐。错失了两百年的发展机遇,让人痛心疾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奋起直追,让我国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华丽转身。中国的故事一直在延续,在书写。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随手捡起路边垃圾的你,为老人让座的我,节日坚守工作岗位的他,中国故事不分大小,续写者不分你我。《习近平讲故事》,不仅习近平总书记在讲故事,每个人都是中国故事的续写者。如何续写好中国故事?以党的领导为笔,以人民满意为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纸,以爱国主义为砚,以群众关心关注关切的热点难点痛点为题材,让历史和实践作为读者来阅读、来批评、来修改,如此方可写出锦绣文章,延续中华辉煌!

【编辑:南栀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