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赵州桥,我们向石家庄正定县急速驶去,打算闪游古城正定。因走了一段高速(新元高速),很快来到了正定城区,首选游览位于正定新区(原正定县城)的隆兴寺。
隆兴寺是国内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为中国4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十大名寺之一。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原名“龙藏寺”,别名大佛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御赐额匾“敕建隆兴寺”沿用至今。它原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的龙腾苑,公元586年在苑内改建寺院,时称龙藏寺,唐朝改为龙兴寺,清朝改为隆兴寺。
驱车来到隆兴寺时,已近黄昏,赶紧买票入内参观。看介绍得知,寺院占地面积82500平方米,大小殿宇十余座,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是研究宋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重要实例。
首先映入眼球的是坐落在街旁的“天王殿”。它是隆兴寺第一重殿,兼做寺院山门,整个建筑呈现红墙绿瓦、圆拱门窗。在正中一个大一点的圆拱门头上,有“天王殿”招牌和“敕建隆兴寺”匾额。我们从圆拱门进入,可见一尊反光发亮的木雕大肚弥勒佛,端坐椅上。此天王殿是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两间的单檐歇山顶中柱式建筑。
出了天王殿,便是开阔场地,原来这是大觉六师殿的遗址。据说,坍塌前的大殿佛坛上原供有七尊佛像,即释迦牟尼佛及其成佛之前的六位先师佛,他们在佛教中合称“过去七佛”,故大觉六师殿又俗称“七佛殿”。
由此往前便是“摩尼殿”,远看是中轴线上一座对称性寺庙建筑,红墙绿瓦,飞檐翘角,屋脊上有动物造型。近前一看介绍牌,摩尼殿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是一座面阔和进深均为七间的重檐歇山顶式建筑,平面布局呈十字形。檐下斗拱宏大,柱子用材粗大,有明显胡卷刹、侧角和升起,与宋《营造法式》相近。摩尼殿是隆兴寺现存古建筑中价值最高的一座,为隆兴寺六最之一。
出了摩尼殿后门,是一条较长的石板路通到一座门牌楼,牌楼上写着“妙庄严域”四个金色大字。穿过牌楼门,便到了“戒坛”亭台式建筑,这里是寺院用来举行受戒仪式的坛场。站在戒坛高高的台阶上,可见左右两边有“转轮藏阁”和“慈氏阁”,两阁均建于北宋,皆为近似正方形的二层楼阁,被建筑学家梁思成赞为“木构建筑之杰作”。转轮藏阁里有一座转轮藏,即可以转动的木质藏经橱,直径七米,由藏座、藏身、藏顶三部分构成,也是隆兴寺六最之一。此处附近还有一个“三摩妙地”——“慧眼无边”“慈云广覆”“调御丈夫”,有铜铸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和石质须弥座。
再往前走,就是“香刹清华”两层建筑。它雄伟、端庄、古朴,门前新修的石板路两旁,各有一颗古老槐树,巍峨挺拔。其中一颗是隆兴寺内树龄最高的槐树,已有1300多岁,被誉为“寿槐”“福槐”。相传当年赵匡胤曾在此树下驻足观看,见有瑞鹤祥云绕于树端经久不去,这一景象被他看做祥瑞之兆,坚定了他称帝后扩建隆兴寺的信心。
香刹清华两旁分别是弥陀殿和毗卢殿,此二殿均建于明代,前为青瓦覆盖的单檐歇山顶式建筑,后为青瓦覆盖的重檐歇山式建筑,檐下悬挂清乾隆皇帝御书“毗卢佛殿”匾额。毗卢殿内有隆兴寺六最之一的铜铸毗卢佛,为明代万历皇帝与其生母慈圣皇太后御制,其三层莲座上共雕饰1072尊小佛,形成“千佛绕毗卢”格局。
隆兴寺后花园是“龙腾苑”(其实是寺庙园林),苑中假山上有一个龙泉井亭,这里集旅游休闲和文物展示于一体。乾隆皇帝巡游隆兴寺时,曾留下“龙腾故苑寻霸业,狮吼初地礼法轮”的壮美诗篇,故此留下“龙腾苑”美名。
世间有多少牵挂,便有多少祈祷,千年古刹,不知能收容几许。我闪游隆兴寺,没有时间久留和品味,只能是匆匆一瞥,心中多少留下些许遗憾。
趁天没有黑下来,我们赶紧驱车来到正定区著名的人文景观“荣国府”游览。
荣国府是根据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荣国府”所描绘的、以明末清初文化为背景设计建造的仿古建筑群。1986年,正定县人民政府投资350多万元兴建而成。主要景点有荣国府景区、宁荣街景区、曹雪芹纪念馆等景观组成,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
我从荣国府景区牌楼处开始参观。此牌楼属典型的重檐三门牌楼式建筑,古香古色,檐下正中“荣国府”三个金色大字十分显眼。从牌楼门走过石桥便是一座影壁,由此进到核心景区荣国府大门,就可见许多仿古建筑了。据说当年习近平看到了商机,认为将“荣国府”建成永久性建筑,随着《红楼梦》上演会带动正定县旅游业;因此这些仿古建筑是按《红楼梦》中所描绘的“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文化风格建造的,有房间212间和游廊102间。因已过下午关门时间,我们不得入内去一一观赏,只有看个朦胧外观景象的眼福了。
快步走到荣国府一侧的宁荣街景区,见也有一个门牌楼,之后是一条再现康乾盛世景象的仿古街道宁荣街,长约200米。查看资料介绍才知道,是参照乾隆南巡图设计,占地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共有房屋120间、店铺51家。虽天色已晚,但仍可见街上旗幌招展、牌匾齐全,房屋错落有致,像是再现了康乾盛世的原貌。只可惜来此不逢旅游盛季,街上行人甚少,感觉不到《红楼梦》中描述的热闹和繁华。
离开宁荣街时,夜幕已经降临,我们只好带着遗憾驱车奔往古城景区了。在夜色灯火中,我们来到了灯火通明的南城门(长乐门),把车停放在宽敞的停车广场,让人感觉正定古城景区有一种大气和包容的胸襟。我和牛弟站在城墙下向北望去,一派火树银花不夜天景象,远处庙塔也被灯火照得通亮。拍下几张夜景照片后,我们沿着宽阔的斜坡行道走上了南城门古城墙。
城墙上的路面照样宽敞,更有一种居高临下观赏正定夜景的优势,远近寺庙塔楼轮廓都可看到。城墙行道墙壁上有古城保护工程和人文古迹照片的宣传介绍,让游人了解到正定24项古城保护和恢复工程取得了较好效果,其中南城门及主城墙基本修缮完成。我们沿着南城门城墙行道走了一段,并绕着瓮城(月城)走了一圈,发现此瓮城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大一个瓮城,宽大而又气魄,不失古代赵燕之风范。灯光装饰的城墙像彩色飘带朝东、西两边延伸,视野分明,辽阔壮观。
据查,正定古城墙始建于北周,初为石筑。唐宝应元年因滹沱河溢水灌城,城日以圮,进行拓建。明正统十四年扩建为周长二十四里、高三丈二尺、上宽二丈的土城;明隆庆五年(1571年)真定知县顾授始将土城改为砖城,于万历四年(1576年)竣工。四城门东曰迎旭、南曰长乐、西曰镇远、北曰永安,并均附有月城和瓮城。后世历代重修或改建均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近年城镇建设的发展,正定古城除现存城门外,已多为土城,故今正定古城墙修复工程力求恢复原貌。我们在到南城门之前也在夜色射灯下看到了一段土城墙遗迹。
正定历史源远流长,有1600多年的建城历史。自北魏至清末1500多年间,正定曾是郡、州、路、府治所,享有“古建筑艺术宝库”美称。正定“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有国保10处、省保5处,馆藏文物7672件,不愧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返回的路上,我还特地去观看人文遗迹代表广惠寺华塔,欣赏华塔奇特造型。华塔平面为八角形,由主塔和附属小塔构成,全用砖砌。主塔立于八角形台基上,首层四周绕以回廊,四面辟拱形门供人进出。华塔主塔首层四角各附建一座扇六角形亭状小塔,小塔环抱主塔,高低错落,主次相依,精巧华丽,壮观秀逸。远远望去,它就像只巨型花束,才得俗名花塔。华塔装饰华美、造型独特,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梁思成称为“海内孤例”。
正定新区历史文化遗迹众多,如赵云庙、临济寺、华塔广惠寺、唐代钟楼开元寺等古迹,还有现代建的荣国府、科技馆和兵乓球训练基地等,散发出诱人的文化旅游品味。正定新区正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以及众多的寺庙遗迹流光溢彩,吸引着天下游士看客前来游学观光和文化体验。
【编辑:南栀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