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作者:仁友    发表时间: 2023-04-15 22:08:43     阅读量: 287     作品授权:A级       收藏 打赏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清明节又来临了,弟弟从深圳打来电话,告诉我清明节他会回老家扫墓,并且说,暂不用告诉老妈,省得她瞎操心,晚上睡不着觉。是呀,母亲今年八十一岁,虽然由于生活的磨练,两鬓斑白,额头烙上岁月的印痕,历尽沧桑,但她身体健康,做事依然麻利干脆。她虽然没有年轻时的健步如飞,但也仍然辛勤耕种着老家几亩自留地,不但实现了自产自足,而且我们每次回家都会把我们的后备箱塞得满满的:白菜、苞菜、萝卜、大蒜、葱、蒜条、花生、鸡蛋……应有尽有,妻子总是笑着,回一次家,一个月不要上菜市场了!

  勤劳是母亲最大的特点。母亲一生共养育八个孩子,抚养成人了我们兄妹六人,现在我们六兄妹均已成家立业、为人父母。但在母亲的眼里,我们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六个孩子家中的大小事务,母亲都会事无巨细,一一过问,妥善安排。母亲由于生育我们时,因没有坐月子,落下了脚筋后遗症,我记得十五年前,我们带着她四处问医求药,连她最害怕的蜈蚣也煎熬着汤喝,却总不见效果。然而当她听到儿媳说又怀孕时,不知哪儿来的力量,她鼓励儿媳说,你们只管生,我来负责带养。在我弟媳生下儿子“洋溢"三个月后,就完全丟给母亲在老家抚养,她继续南下和弟弟一起创业打拼。母亲在家可谓尽心尽力,没有给南下的儿媳带去一点麻烦与担心,其中的艰辛只有年近七旬的母亲心知肚明。白天的一日三餐要自己料理,特别是冬天,夜间泡喂奶粉,换洗尿布,一般的年轻人都会累得够呛,何况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家?尤其令我感动一生的是在母亲抚养大侄子洋溢后,又鼓动我妻子生二胎,她总是笑着对儿媳说,你只管生,生下来就不能操心,抚养与罚款我负责。母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儿子出生12天后,就由母亲抚养,一个七十多岁的女人,是什么让她如此勤劳与执着?又是怎样赶跑一生落下的腿脚疼痛的老顽疾?看着她拿出皱巴巴的五仟元钱上交罚款时,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下来……

  母亲的勤劳在我们村里是出了名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大妹出生的第二年,为了多挣点公分,母亲每天总是起早摸黑。记得那年春天插秧时节,母亲早起“打早班"——拨秧苗,为了多拔秧苗,她总是凌晨一、两点就起床,中途回家给大妹喂一次奶,一个“早班",竟拔了一仟八佰多只秧苗,那是一个年轻力壮的妇女一天才能完成的数量!当时,有人认为母亲作假舞弊,母亲知道后,没有进行争辩,而是告诉队长,应该举行一场拔秧比赛,省得让人说三道四。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母亲准时参加比赛,并且最后以“拔得快,甩得干净,秧苗整齐”获得第一名,难怪母亲拔的秧苗如此受欢迎,经常被挑秧的叔叔伯伯抢来抢去,原来是“甩得干净又整齐"——挑起来轻,莳田时又便于分插。一场风波就这样平静下来……

  遇事不惊又何尝不是母亲的智慧与优点?我老家的门前,有一条石子路,而石子路上发生的一件事令我难以忘记。弟弟额头那个深陷下去的小小印迹就与这条石子路有着密切的联系。记得那年(1980年)弟弟一岁左右,我背着弟弟在石子路上嬉戏了,谁知一不小心弟弟从我肩头滑落,摔在石子路上,一时没有哭声,我手无足措,母亲见了,迅速抱起弟弟,做起人工呼吸,母亲用力在弟弟的嘴里吸气,终于“呱"的一声,打破了时间的寂静!没有进过学校门的母亲,怎么学会了做人工呼吸?我总是不停地想,要是母亲能进学堂,说不定还会更加聪明与阳光!

  聪明、包容是母亲另一个特点。母亲遇事除了不惊,沉着冷静外,还有就是聪慧、包容。俗话说,事无根,天天生。那时候,我父亲就是大男子主义,他主外,母亲主内。只要是家庭内务他就不管,全权由母亲负责。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实现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分田到户。我家按人头分得了十多亩田地,父亲负责耕田耙地,插秧耘田全家动员,当时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打禾莳田,茅人值钱。然而由于我们年龄小,加上我体弱多病,六、七岁时不幸患上了脑膜炎。家里的事情不但帮不上忙,有时甚至是帮倒忙。而母亲见了,总是不烦不躁说,好崽,走开,让妈妈来帮你完成。母亲每天总是把家中的事情有条不紊地安排好,然后按照轻重缓急一步一步完成下去。她总是微笑,不慌不忙地井井有条地做着家务活,从来不会吩咐我们做什么。别人总是劝她要教育孩子,从小锻炼,帮忙。而母亲总会笑哈哈地说,只要不是蠢货,长大后自然晓得做。每年双抢时,母亲总是每天两三点钟就起床去拔秧,吃完早饭后,她背上背着大妹或二妹或弟弟,肩上挑着一担箩筐稻谷去我家后山坡上晒,我在前面背着竹垫带路,每当我走不动时,母亲总会鼓励我,好崽,加油!马上就到了。而我总是在母亲的鼓励中完成了任务。可惜,那时没有照相机,如果能拍摄当时的生活,说不定现在回忆时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母亲的乐观与豁达何曾不感动着我们?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我们兄妹的学费每年都是母亲东挪西借来解决。母亲当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母亲总会时刻关注着帮助过我们的人,若邻居、亲戚家有困难,母亲总是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给予帮助。让我们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她虽然不会讲“人心齐,泰山移"“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大道理,但是她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着乐观豁达的人生哲理。她总是说,春天打个眼,夏天一钵碗。只要人勤劳,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在母亲的心里总装着一本无字账户,卖了猪仔的钱应还给谁,卖了李子的钱应还给哪家……卖桃子的钱可以用来做什么?母亲的心中早有安排和打算。记得1987年我考上永新师范,母亲非常高兴,兴高釆烈地为我操办着一切,学费东挪西借总算完成,没有行李箱,就劝说大嫂动用她的嫁妆,特别感人的是母亲把大嫂的嫁妆几块银元卖掉,为我添上两套斩新的衣裳,至今我还珍藏在我的箱子底层,让我温暖,这也难怪兄弟姐妹都说母亲只偏爱我一个!这也许是母亲认为体弱多病的我为她带来了希望?弟弟后来也真的如愿上了大学,现在事业正在蒸蒸日上,不断走向辉煌,儿女双全,奋发图强,家庭幸福,和睦安康……这难道不是母亲一生的企望?!

  “奶奶,再见"!“妈妈,再见"!母亲在车外挥手道别。“开车,开车"。妻轻声地催着我说。我忍不住把头伸出窗外,这时,我看到了母亲的目光,就像温暖的阳光,照亮我前行的方向!我看到了母亲的胸膛,就像恬静的港湾,为我遮风挡雨的地方!我看到了母亲挥手的瞬间,就像一股清泉,激励我前行的力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您若安好,是儿女们最大的幸福!母亲在,家就在!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身体安康,乐享晚年!




【编者按】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父母终将离我们而去,我们无法阻止,唯一能做的,便只有及时赡养和呵护。【编辑: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