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连载5)

作者:一九公    发表时间: 2024-10-28 09:45:32     阅读量: 1972     作品授权:A级       收藏 打赏

(五)

叶六四自从参加小队集体生产劳动后,每天早起晚归,日复一日,一晃一个月过去了。

在这一个月里,叶六四每天能赚到工分四分,叫半劳动力(与老年妇女所拿的工分相同),相当于正式劳动力(叫做十分底分的劳动力)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二,一般正式劳动力的日工分是十二分或十分,在本小队有比叶六四年龄还要小的半劳动力,因为他参加劳动的时间比叶六四要早,所以他能拿到五分或六分。

每个劳动力能拿多少工分,全凭生产小队主任一句话。每天傍晚快要下工的时候,小队主任与记工员就坐在田墈地边,主任评分,记工员记分。记工员记录完毕后,全体劳动者停工,听记工员报分,一般人不敢有异议。这些工分到年终总结一次,再把全年小队的各项收入加起来与工分相除,得出每十分工分多少钱,叫做决分。一般年岁好的话,每十分工分能合五到六角钱,年岁不好最的话,分值就更少了,有一年每十分工分只合两毛钱。

叶六四的大姐嫁到外乡,是一个民办老师,趁暑假带着五岁的女儿回娘家小住一段时间,加上六四的大哥暑假也在家休假,所以这一个月家里人比较多。父亲照例还是行医治病或参加小队里的生产劳动,母亲用她那双三寸金莲支撑着疲惫而又瘦弱的身驱为他们准备可口的饭菜,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大家都上床睡觉了,她还在忙碌着。母亲是全家最辛苦的人,除了要照顾全家人的一日三餐,还要养两头猪,每年过年时都要宰一头,另一头年中会卖掉以补贴家用。这段时间虽然人多,但因为大姐回来了,所以一大家人的衣服大姐就包洗了,这省去母亲不少时间,因此她也能够花更多的心思把饭菜弄得更好点。叶六四劳动虽然辛苦,但因为人年轻,又吃得比较好,也不觉得有那么累。

就在叶六四大哥去上班大姐回婆家的第二天晚上,月光很好,小队组织全体劳动力加班挖地,去加班的正劳动力每人加工分十分,半劳动力加五分,不去的人每人扣工分五分。叶六四的三哥因为是小队的会计,晚上要算账没有去加班。叶六四在快要下班的时候,一不小心锄头砍在脚上,右脚大脚趾几乎快要掉下来,他一屁股坐在地上,痛得要命,小队主任吴中为见后立即把叶六四送回了家。叶六四的二哥在卫校读书,现在还是暑假没有返校,见弟弟脚趾受伤,立即为他清创包扎。因为处理得及时,叶六四在家休息几天伤口就痊愈了。

路线教育工作队已经进村,分配在九小队住宿的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小姑娘,叫马小花,戴副眼镜,文文静静的。叶六四第一次见到她,好像似曾相识,但一时又想不起来。小队主任吴中为原准备把她安排到叶六四家住宿的,但因为那时大哥和大姐都在家,家里没有空的地方,所以就安排在自己家里住宿。但马小花与叶六四的大姐大嫂都很投缘,一有空就到叶六四家来。这不,大哥刚走,她立马就搬来与大嫂同住了。

所谓路线教育,就是一九七五年,中央在山西省昔阳县召开农业学大寨会议,会上中央领导作了题为《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提到要“在全国普及大寨县”和“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此后,一个以普及大寨县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各县都组织了大批的人员分散到各个角落对农民进行路线教育。组织的人员中,有正式的国家干部,有各公社选拔的一般认为是有知识、有能力且要求上进的先进青年。所谓“有知识、有能力且要求上进的先进”,这是上面的要求,至于下面怎么做怎么选那就是下面的权利了。这些被选拔的先进青年中,有思想纯正的、有投机钻营的,也不泛那些社会混混。有些社会混混一般在生产小队劳动时都不会好好劳动,或者不听指挥,或者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出工不出力。只要有机会,小队主任一般会选拔这些人去做运动。叶六四的小队就曾经出过这样的事:那时候国家要招收大学生或中专生,都是采取“群众推荐”的方式。所谓推荐,实质上就是小队主任不喜欢谁就“推荐”谁去。九生产小队前几年分配到一个推荐上大学的名额,当时队上一个小名叫福伢的小学都未毕业的青年,整天东游西荡、好吃懒做,小队主任吴中为讨厌死了他,一听说要推荐一个人去读大学,他想都没想立即说:“叫福伢去!”就这样,福伢上了大学。

时间到了十月中旬,霜降边的赣西北,已经快进入冬天了,早上起床有一股子寒气,农民们穿上厚厚的棉衣去上工,挖红薯是主要工作,挖完红薯后有的地要种上小麦冬豆等过冬农作物。这天,叶六四像往常一样正挑起箩篓拿起锄头准备出门去生产队上挖红薯,被马小花叫住了。

马小花到叶六四大嫂家住已经快一个月了,这期间她与叶六四了逐渐熟络起来,两个有文化的年轻人在一起的时候,都是聊一些外面的新鲜事。在这方面,马小花知道的比叶六四要多些,毕竟她是路线教育工作队员嘛,经常要去大队或公社开会,开会回来她会把听到的看到的东西分享给叶六四,叶六四也乐此不疲地吸收着不可多得的营养。

今天,马小花一大早就站在门口等叶六四,她有一事要告诉他。昨天马小花到大队革委去开会,会上,伍主任向工作队汇报说叶六四的父亲多次借为老百姓治病的机会而躲避生产劳动,并且还说父亲治病时吃了老百姓的饭。工作队中有几个上海知青听后比较兴奋,要求批斗叶六四的父亲。工作队的副队长卢作乙是邻近公社的干部,对叶六四的父亲比较了解,也知道当地的风土人情,认为伍主任的汇报严重失实。因此,他对伍主任提出了批评,并且对几个上海知青说:“你们不了解实际情况,不要听信一偏之言,要去做深入的调查,切不可对叶医生进行批斗,否则出了问题你们要负责的。”

马小花说到这里,眼睛盯着叶六四说:“你叫你父亲做好思想准备,这段时间尽量少出去看病,也不要与工作队员发生冲突。”叶六四听到这里,也无心出工了,立即进门,把马小花所说的事向父亲和母亲说了。父亲听后,久久没有出声,他知道这是伍主任对他的报服,心里非常的气愤,但在儿子面前又不便把真相说出来,只好压在心里。叶医生虽然担心伍主任还要进一步的报服他,但听马小花说副队长卢作乙主持正义,也就稍稍放心了。

叶医生今天是要去为一个得了麻疹的小孩治病的,这小孩的病情很严重,如果再不治疗会有危险。听到马小花的话后犹豫了很久很久,思想上一直在斗争:去治病,又怕得罪伍主任和工作队,日后挨批;去生产队出工,又担心生病的小孩有危险。思来想去,良心和医德占了上风,最后决定还是要去为小孩治病,挨批就挨批,总比小孩病情恶化危极生命强。于是,他对叶六四说:“你去跟马小花和小队主任吴中为说一声,说我治完病立即回来出工。”说完,背起药箱出发了。



【编辑: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