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水河畔雕版悠悠(散文)

作者:九羊    发表时间: 2024-12-27 10:35:47     阅读量: 106     作品授权:A级       收藏 打赏


金溪县汝水边的浒湾镇,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宛如一颗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明珠,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我和老妹又一次驱车来到这个熟悉的小镇。当我踏入这片土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小镇那古旧而又充满韵味的街道。青石板路在岁月的打磨下,变得光滑而温润,仿佛在讲述着曾经这里的热闹与喧嚣。古老的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街道两旁,飞檐斗拱间透着一种古朴的气息,那斑驳的墙壁像是历史书页上岁月的痕迹。

来到气势雄伟上方刻有“书铺街”三个金黄大字的门楼前,看着门楼左右两边雕刻的精美的图案,一下子被这饱含的文化内蕴吸引,穿过门楼,一座雕版印刷博物馆展现在眼前。走进雕版印刷博物馆,就像是踏入了一座时光隧道,我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化盛景之中。博物馆内陈列着反映浒湾不同历史时期的雕版印刷图片、雕版书籍,还有各类珍贵木刻雕版。它们或是大型的,占据了较大的展示空间,上面密密麻麻雕刻着精美的文字和图案;或是小巧精致的,拿在手中,能感受到岁月的沉重与木质的温润。这些雕版上的文字,一笔一划都饱含着古人严谨认真的态度。那些文字的笔画粗细有致,仿佛能看到古代工匠们在雕版前全神贯注地书写模板的模样。注视着这些雕版,能感受到渗透在木质纹理之中的岁月的痕迹,那细腻的线条如同历史的脉络,似乎能牵引出当时的文化风貌。

不同时期雕版印刷的古书藏品更是让人惊叹不已。那些纸张已经泛黄的古书,散发着一种古老的气息,却依然字迹清晰。翻开一页,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古人在烛光下校对、印刷书籍的专注神情。这些书籍的装订方式也各具特色,有的古朴简约,用麻线将书页简单地串连起来;有的则精美华丽,整齐的书页边缘彰显着当时的不凡。

我一边参观,一边细细了解浒湾传统木刻雕版印刷术的9道工序。首先是制版,这是一切的基础。制版的木材选择可真是一门学问,那种质地坚硬又纹理细密的木材,就像是大自然特意为这项伟大工艺准备的特殊材料。写样的过程更是充满了艺术的韵味,写样者用毛笔在雕版上书写的每一笔,都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舞蹈,他们需要将对文字和图案的深刻理解融入到每一划之中,因为这是雕刻的基础,容不得半点差错。

上板雕刻的区域是我停留最久的地方。只见那些工匠们手中的刻刀就像有了生命一样,在木板上轻盈地穿梭。我看到一块空白的木板在工匠的手下逐渐变成了一件艺术品,那精美的图案从无到有,那些复杂的线条仿佛有了自己的灵魂。老妹好奇地问我,这么精细的雕刻要多久才能完成呀?我指着橱窗内的文字告诉她,你看这记载,这取决于图案的复杂程度,有的小图案可能几天,而大型复杂的雕版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完工呢。

打空拉线这个工序虽然看似简单,但却是保证印刷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仿佛看到工匠们用特制的工具在雕刻好的版面上精心操作,留出恰到好处的空间,这样才能让后面的刷印更加完美。刷印的时候,那墨汁均匀地涂抹在雕版上,墨香弥漫在整个空间,这是一种独特的、带着历史韵味的气息。

校对工作让我感受到古人的严谨。印刷出来的每一张纸张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的错误都不能被放过。套色印刷则像是一场色彩的魔法,不同的颜色油墨在对应的雕版上精准地涂抹,然后相互叠加,最终在纸张上呈现出绚丽多彩的画面,就像一幅精美的油画。装订则是最后的点睛之笔,将一张张充满墨香的纸张变成一本完整的书籍,那装订的线仿佛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

然而,在现代印刷技术的冲击下,这一切都显得有些落寞。我在参观过程中能明显感觉到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曾经繁荣的浒湾木刻印刷业如今只剩下这些博物馆中的藏品和少数坚守者的执着。博物馆外,小镇上的人们生活节奏已经现代化,那些曾经与雕版印刷相关的作坊旧址,大部分已经成为了一片寂静的废墟。

正当我沉浸在这种感慨之中时,在博物馆的入口处,我看到了一位正在雕刻的传承人。他的周围摆满了各种雕刻工具,每一把刻刀都像是有故事的老人,在灯光下散发着独特的光芒。他专注地盯着手中的木板,手上的动作熟练而沉稳。我轻轻地走近他,生怕惊扰到他。

他看起来已快六十岁了,手很粗糙,但我知道那是岁月和这门手艺共同留下的印记。他对我微微点头示意,然后又沉浸到他的工作中。我静静地看着他操作,他的刻刀就像长了眼睛一样,在木板上轻轻一挥,木屑就像雪花一样飘落。我忍不住问他:“您这么执着于这门古老的技艺,不觉得辛苦吗?”他抬起头,眼神中充满了坚定,说:“这是一门传承了几百年的手艺,我从小就跟着长辈学习,这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现在愿意学这个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我如果不坚持,这门技艺可能就真的消失了。”他顿了顿,又接着说:“你看这雕版上的每一个图案,每一个文字,都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断了传承啊。”

他还向我介绍说,现在,有很多学生到这里来体验,我会教他们体验每一道工序,有一些学生非常喜欢这门艺术,浒湾中学还把雕刻印刷引进课堂。

我听着他的话,心中充满了敬意。我又看着他手中的刻刀在木板上飞舞,仿佛看到了浒湾雕版印刷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古老的传统和现代的世界。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传统的浒湾木刻雕版印刷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现代生活中的人们更多地被电子屏幕所吸引,古老的书籍印刷方式似乎已经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但是,在这座博物馆里,在这位传承人的身上,我们依然能够看到这一古老工艺的顽强生命力。

我问他能不能让我雕印一张图片,他欣然起身,让我和老妹坐下,他递给我们一人一个小的木刻模板,上面有他画好的简单的花朵图案。他站在我们的身后耐心地指导我们说,先用毛笔描模,待图案清晰后,用特制的蘸墨工具在纸张上轻轻按压,这样图案就会慢慢在纸上显现出来时,一个印图就完成了。我们按照他的指点,果真印出图片来。老妹非常高兴,那种兴奋和亲切难以言表。这是现代印刷技术永远无法替代的独特体验,每一笔每一线都倾注着自己的心血。

离开浒湾雕版印刷博物馆的时候,我心中满是不舍。这座小镇和它的雕版印刷术就像一首悠扬的古曲,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奏响过高亢的旋律,虽然现在声调有些低沉,但在这一位位坚守者的努力下,依然有着独特的韵味。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一传统工艺,让浒湾木刻雕版印刷术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新的生存空间,继续传承下去,让它的光芒不再黯淡,而是重新焕发出耀眼的色彩。它不仅仅是一门工艺,更是金溪县浒湾镇的文化根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璀璨星辰。

【编辑:南栀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