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岳阳楼(散文游记)

作者:细人    发表时间: 2025-01-12 18:13:22     阅读量: 1688     作品授权:A级       收藏 打赏

7月骄阳似火,游学新梦一群游友外出游学的热情依然未减,冒着酷暑高温,驾驶两辆私家车从九江奔赴数百公里外的岳阳,拉开了假期西南游学之旅,游学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

“要路过岳阳市,能先观赏早已心之向往的岳阳楼,我昨天就开始兴奋起来。”妮子爸爸是中学教师,从小就受到爸爸喜爱《岳阳楼记》的影响,岳阳楼在心底深处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们一行游人刚一离开九江驶上杭瑞高速,妮子快人快语就发出感叹。经她这么一渲染,本来大家都对岳阳楼充满了期待,加上涛哥事先做好了此行游学攻略,游友们恨不能早点到达岳阳先睹为快。

经过近四小时车程,我们于下午三点半抵达岳阳楼景区旁一家7天连锁酒店,住下休整之后,大家也不管高温炎热,前往岳阳楼景区参观。

来到巴陵广场,有一高大的“后羿斩巴蛇”雕塑跃然眼前,雕塑那边就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因天气太热,我们没从南边的汴河街循街前去岳阳楼景区大门,而是沿着湖边石板人行步道走到草船借箭处,由此拾级而上再前往景区大门。

迎着微风,边走边看湖边人行步道景色,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观洞庭湖水面波光鳞鳞,折射出一道道金灿灿耀眼的光线,眏射在稍远处大小不一、穿流不息的船只船帆或船身上,呈现出光斑闪闪。人行步道的临湖一边,有许多大石头做成的石碑,上面刻着许多文人墨客创作的诗词,如李白游洞庭湖的就有五首,其一、其二两首分别是“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还有杜甫、孟浩然、王昌龄等诗人有关洞庭湖或岳阳楼的一些佳作。

我们一行游学人来到景区大门处,只见入口房屋是一座传统式飞檐亭阁建筑,我们以此为正式游学岳阳楼的开端,在门前打出旗帜“游学新梦”,集体合影留念。进门后是一个开阔的庭院花园,有喷泉、沟渠围着一小岛,岛四周建有唐、宋、元、明、清五个不同朝代的岳阳楼缩微造型建筑。从造型上看,岳阳楼在唐朝属二层建筑,到宋朝便成了三层楼样式,直到清朝始终保持着三层建筑。

大家迅速穿过北斗七星状新碑廊亭阁,快歩来到岳阳楼西门前。但见此处空地虽然不是很大,可视野开阔,面向湖区,能远眺广袤的洞庭湖。仔细观察岳阳楼所处方位和四周建筑,我发现久负盛名的岳阳楼所在地势较高(原来是座落在古城西门城墙之上),坐西朝东,是典型的三层楼阁建筑,红墙黄瓦、斗拱飞檐。我们到达此楼西面的场地上,正值盛夏夕阳西下,强烈的阳光直射在岳阳楼黄色琉璃瓦上,金光四射,尉为状观。游友们抓住时机赶紧摄影拍照,单照的、组合的,摆泼斯的、秀恩爱的,集体亮相合影的,应有尽有地照了个遍。豆妈和妮子不仅要涛哥用单反相机照,还要我用手机照“网络版”,随时可以发到网上群里。趁着大家照相兴致高涨,涛哥放出“飞机”,从上到下从前向后,由洞庭湖上空冲向岳阳楼门前,或连续拍摄或定格拍照,忙活了好一阵子。

我细心观赏眼前的岳阳楼,墙壁均为木质结构,设有雕刻镂空的门窗,进门后一楼、二楼正面墙壁上都书写着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上了二楼还有环绕四周的内阳台,登上三楼可凭窗远眺洞庭湖,湖光秀色尽收眼底。难怪自古就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

据考,岳阳楼主楼高约20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亦叫“通天柱”,从一楼直抵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形成一个完整结构,整个建筑没用一钉一铆,全靠木制构件彼此勾连。岳阳楼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其独特的斗拱、盔顶结构,更能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工匠精神。

岳阳楼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为“巴陵城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让岳阳楼著称于一世、千古流芳。众人登上三楼,向窗外张望,嘴里念念有词:“衔远山,呑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细人我也受到现场气氛感染,情不自禁地朗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此时鸿运登高望远,脱口而出:“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听完此接句,游学新梦一群人都会心地笑了起来。

欣赏完岳阳楼,大家在四处寻找有无取景照像的景点。我围绕岳阳楼外围走了一圈,有了新发现。原来此建筑遵循中国传统庙堂建设风格,其西门前面一左一右分别有钟、鼓楼式建筑,左边的为“三醉亭”,右边的叫“仙梅亭”。“三醉亭”有朱红色的木质墙壁,平面上呈四边形;“仙梅亭”则是通透性亭台,无墙壁,仅有六根木柱,呈六边形,亭中竖着石碑,上镌刻“仙梅亭记”。岳阳楼南北两侧还有门牌楼式建筑,上面分别镌刻了“江上风清”和“天边月白”四个流金大字。

“这边还有小乔墓地。”妮子从岳阳楼左边的门牌楼下去后,发现了此景点,便招呼大家过去。

我和鸿运走在最后,去小乔墓地路过几个房屋,其中一个门头上写着“思乔居”,一幅对联让人嗟叹:故国神游香草远,雄姿人去大江东。旁边还有一木质招牌介绍小乔:“小乔,安徽皖县人,是东汉末年江南绝色美女,生于官宦世家,喜琴棋诗画,精刺绣。瑜卒,小乔护柩,抚养遗孤。吴真武二年,小乔病逝,终年四十七岁,葬于巴丘城北,现存一座土冢。”看完介绍说明,心中不免唏嘘:小乔与周瑜,美女配英雄,可谓绝配,却都英年早逝,让人惋惜。来到小乔墓地,见是一个圆形土冢,冢基是青砖砌成。中间土包上长着青草,冢后是两颗小樟树,冢前立了一个墓碑,碑上写着“小乔之墓”。仅此而已。

岳阳楼游学至此,已近尾声。从正对着洞庭湖的楼下通道“岳阳门”洞走过去,就是岳阳楼的东面。从此面观瞻岳阳楼,因有了宽大的城墙基座,岳阳楼显得更加高大雄伟。

难怪岳阳楼选建于此,在古代科技尚不发达,人们认识还有局限,一望无际的洞庭湖水便被古人看作是巴陵城外边塞荒野之处,建一高楼于此,便于瞭望观察和镇守边塞,以抵御外敌和保一方平安。却未曾想,经过历史沉淀和岁月打磨,岳阳楼最终成了贬谪边塞的文人墨客会聚畅谈、吟诗作词的好地方。也因此成就了岳阳楼为中华文化名楼和国家5A旅游胜地。由此,岳阳楼流传天下,走进人们心间……

有一首歌叫“天下岳阳楼”,歌词是这样唱的:

忧也岳阳楼

乐也岳阳楼

醉也岳阳楼

醒也岳阳楼

那时候我留着小平头

老师教我认识岳阳楼

从此我迷上了外出旅游

从此我学会了后乐先忧

它像一壶陈年的飘香美酒

古今中外的游客都没喝够

……



【编辑: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