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父亲一生的爱好

作者:仁友    发表时间: 2023-04-28 20:42:24     阅读量: 579     作品授权:A级       收藏 打赏

我的父亲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今年也七十多岁。他虽然没有多少文化,只有初小毕业,但是从小酷爱武术;更令人求之不得的喜事是:村子里最有武术权威的“和尚公”老人,愿意收他为徒;从此父亲在“和尚公”的悉心指导下,他的武术进步真是立竿见影,日新月异。这种白天干农活,晚上练武术的生活称为“吃夜饭”,父亲的“吃夜饭”生活我也跟着沾了光,因为当时农村还是搞大集体,村子里为了鼓舞年轻人的士气,提高年轻人习武的积极性,会把村子里老弱病残的耕牛宰杀给年轻人做宵夜吃,我也曾多次跟着父亲去“偷”吃,那时候家乡生活十分贫困,一年难得吃上一顿牛肉。而能吃牛肉夜宵那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呀!

村子里为了检验年轻人习武的成绩,促进年轻人快速成长,每年春节期间举行龙灯会。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既能见证年轻人的成长历练我,又能学习熟悉一些民间礼仪;既能增长见识,又能强身健体,促进团结;既能体现一个村庄的武术水平,更能表现一个村庄品的人文素养和历史涵养。为了龙灯会能圆满成功,全村上下,男女老少齐上阵,舞狮子,舞龙灯,划龙船……其中舞狮子和打龙珠、舞龙头是需要很深的武术功底,否则狮子不会嬉跳自如,铃铛响脆,摇头摆尾,栩栩如生,靠的是舞狮者的深厚功底,一场下来,舞狮者会全身流汗,浑身没劲!而打龙珠、舞龙头也是一项力气活,一板一式,有模有样,腰系红彩带,走步成弓形;真可谓不是金钢钻怎揽瓷器活?父亲最爱弄的就是舞狮子和打龙珠、舞龙头三个项目。每次看着父亲汗流满面、气喘吁吁的场景,我的心中既难受又欣喜!难受的是父亲的巨大的体力透支,担心父亲有时会撑不住;欣喜的是父亲终于学有所用,能够扛大梁!每次听到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叫喊声,“好!好!”响彻云霄,看到父亲那憨厚的笑脸,那喜不自禁的模样,我也不由自主地对父亲产生一份深深的敬意……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有一次,我和父亲拉着借来的板车,载着猪仔去路口逢墟。一路上,快马加鞭,路陡坡高,累得气喘吁吁,好不容易才到了墟场,停好板车,顾客挑三减四,讨价还价,过秤卖货,太阳已经偏西,好不容易将最后一只猪仔卖掉。父亲再三叮嘱买主看好货,等下过秤付款后出了大门就不认帐。买主左看右看,觉得没有什么毛病,就过秤付款了。我和父亲也高兴地拉着板车回家,路过面摊时,我忍不住多看了几眼,父亲知道我肚子饿了,于是停下扳车,叫了两碗面条。谁知道正当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时,那个最后买我家猪仔的人,气势汹汹走过来,抓着父亲的衣领说,你家的猪仔有毛病你也卖给我,拿回钱来!边说边朝父亲的脸上打了一拳。父亲当时也年轻气盛,他一个单边(武术动作名称)巧妙地挣脱了那只抓着衣领的手,一边愤愤不平地说,瞎了你的狗眼,你刚才到哪里错麦子(方言,意思是刚才为什么不看清楚)!那个人愤怒地朝父亲扑过来,而父亲轻轻的一闪,并在那个人背后轻轻一击,那人摔出一丈多远;他立刻从地上爬起来,却更加凶猛地扑向父亲,而父亲照样一闪一击,又将他摔出一丈多远……我坐在旁边呆若木鸡,大惊失色,最后我忍不住为父亲的英勇鼓掌,父亲的“夜饭”没有白吃,在关键时候终于发挥了关键作用!从此父亲更加迷上了习武,“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在父亲的心中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父亲总是告诫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站似一棵松,立似一张弓,中华武术有神功!……”,“嘿、嗨”厅堂里又传来父亲练武的声音。是呀“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父亲从不间断。父亲一生对武术的追求与执着,潜移默化地感染他身边的每一个人。愿他的精神代代相传,愿中华武术源源流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愿父亲身体健康,永远健步如飞!




【编者按】文章主要讲述了父亲的武术爱好,一生对武术执着追求,以及这个爱好对父亲生活的影响。【编辑:墨竹抚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