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现在喝的酒动辄上百元一瓶,甚至几千元一瓶,还有人说不是好酒不喝,可我要说,哪里是卖的价格高就一定是好酒,现在在市场上的很多酒远远比不上徐家谷酒。在崇麓教书的六年里,我喝的最多的酒就是徐家谷酒。我对徐家谷酒情有独钟。
我的同事徐建功的父亲是一个善于酿酒的人。我们那时候年轻,有时上完课后,就骑车去他家,晚上喝了几杯酒后,就躺在他家屋后的草坡上吹牛聊天。
他家里有一个酿酒坊,酿造谷酒有一套完整的操作工序。他父亲自制的酒娘与别人的不一样。首先是从山上寻找十几种野生植物的根、茎、叶、花晒干后碾成粉末,然后用他自己说的麸子配料制成圆形或方形的酒曲。等到要酿酒的时候,把酒曲切碎,与发酵曲搅拌放在木筲箕里,用薄膜纸捂住发酵二十多天,等到发出一种潲味的时候就可以蒸酒了。
有时看他父亲蒸酒。酿酒坊的土灶台上安放一口大铁锅,锅里架一个圆柱体的大木桶,俗称井子,井子上口套一个肥厚的草圈,草圈上面再架一口天锅。他父亲把发酵好的酒料用拌着浸泡好的谷子倒进井子,井子放在底锅里,安好“酒榴子”并且“密封草圈”,不断地往底锅和天锅加水,直到把水加满,我们就不停地架起木劈柴,烧着旺火,底下的大开水锅泛出浑浊的浪花,不长时间烧酒便流淌出来,酒香扑鼻。
他父亲接一盅“头酒”,仔细品尝,啧啧称赞:“嗯,好!真好!”,随手把酒泼洒到灶洞里,“轰”,一股蓝色火苗串出来,映红了我们的脸,甘醇、沁人心脾的谷酒香,在酿酒坊弥漫开来。我说就叫它徐家谷酒吧!
他们村子里的人都喝这徐家谷酒。家家户户都贮存着几百斤徐家谷酒,用大酒缸密封,酒是陈的香。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开工庆典、劳作之余,徐家谷酒就派上用场了。
徐家村离大队比较远,离我们乡政府所在地的学校更远。可是很安静,很少有外面的人进来。每一次,我和徐建功到他家,他母亲都会很客气地煎几个鸡蛋,再炒上几个菜让我们吃。这个时候,他父亲也会陪我们一块喝酒,我每次都要夸他家的酒好喝,他父亲就非常高兴。冬天,我们在脚下生起一个火盆,划拳喝酒,海阔天空。酒过三巡,醉意蒙蒙,话语渐渐多起来。当一方唠叨不休,另一方举杯催促,喝酒喝酒,不说了,一切都在酒中……我们就这样度过了许多醉意朦胧的夜晚。
徐建功结婚的那一天,我是起嫁的人,晚上喝酒的场面非常热闹。划拳猜宝,老虎杠子,人声鼎沸,声声入耳,句句吉祥,其乐融融。徐家村的年轻人,我大都熟悉,趁着今天的喜庆日子都来找我划拳。我心中是叫苦连天啊,我一个人,他们十几个人,我想,今天非要被他们乱拳打死不可,但又不能不划拳,农村有一个规矩——吵发,我不能冷了大家的兴致,于是硬着头皮划拳。“宝到你家,一心敬你,二喜临门,三星高照,四季发财……”最后,我不但没有被他们乱拳打死,反而把他们打倒一片,从这以后,他们村里的人再也没有人敢找我划拳了。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我想,这是对徐建功父子热情好客、朴实大方的最好写照。我一直珍惜这份友情,每一年春节里,我都要去徐家看望徐建功的父母,他们要到县城里办事,只要给我打电话,我一定想办法为他们办好,他们给我拎来几坛谷酒是我最珍惜的礼物。
徐家谷酒绵长、强悍、纯粹、地道,喝后不上头不伤身。只有被这放纵、敦实的徐家谷酒浸泡过的生命,淬过火的人生,才能真正领略到徐家谷酒那种深厚的内涵和魅力。难忘啊!徐家谷酒,你给乡村深山里人壮了胆,因为有了你,山不再高,水不再深,岁月细水流长。
【编辑: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