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情满农家院(散文)

作者:李虹昌    发表时间: 2025-02-18 11:02:09     阅读量: 343     作品授权:A级       收藏 打赏

说起牡丹,不知道什么缘故,无论家乡如何的变迁,总是和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世间的万物,冥冥之中,似乎存在着那种扯不开、剪不断的情缘。

小时候,父亲经常会对我们姊妹几个讲家乡的传奇故事、神话传说,其中有一些是关于牡丹方面的故事和传说。什么牡丹救刘秀、姚黄和魏紫、韩复榘赏曹州牡丹的故事。也就是那时候知道老家李朝花,早在明朝村里就已经有牡丹了。

村中古碑文记载:宋归属兴仁府曰古葵丘李庄,元之前曰葵邱李庄。抗日战争前,我们的村庄李朝花,隶属河北大名府东明县。抗日战争期间,因为抗战的需要,我们村归属山东菏泽县青邱区,由此我们村在抗战时,便成为众多抗日志士宣传发动抗日的堡垒村,葵邱英雄们生活在这里,先后秘密设立了地下党联络站、青邱区秘密抗日指挥部。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李朝花”一个让葵邱男儿感到自豪的地方。

李朝花的村名,源于大明镖师李朝花。明世祖李朝花,在成化二十一年,进京武举夺魁,因击鼓人看李朝花比武着迷,没有擂鼓,被棍挑击鼓台下,没有伤其性命。李朝花没有入仕,朝廷为其保留武举之身。1485年(成化二十一年)年末,李朝花率族人义立镖局,为古邑大名府、曹州、安徽、南京、江浙等一带护镖。明弘治八年正月(1495年)李朝花押镖去温州,数月后于温州结识锦衣卫牟斌,后在寿宁府救下户部主事李梦阳,自此三人成莫逆之交,李梦阳分别于正德五年(1510)和嘉靖二年夏游李朝花西北一里古葵丘五伯盟坛,访好友镖师李朝花,二人堂前牡丹花下,饮酒畅谈,并留下许多诗篇。李梦阳曾有一首《堂前吟牡丹》道出了牡丹色彩艳丽、天姿端庄、清雅动人。诗曰:

堂前几国艳,红锦有深浅。

露染黄金衣,含羞醉客眼。

菏泽自古就有“曹州牡丹甲天下”之称,父亲说:菏泽牡丹有名,乡村农家也应该种植。何况我们是李朝花村!村村有牡丹,户户有丹香,这样菏泽牡丹才名副其实。1995年的秋季,父亲邀请赵楼牡丹园的几位花农师傅,在我家菜园里嫁接种植下牡丹,如今家乡的小院,父母的牡丹园在谷雨前后,整个小院香飘溢远,远近的乡邻也慕名而来,观赏一下院中雍容华贵的牡丹,老人家都会热情招待每一位来客。现在想起老人家因何种植牡丹,这或许就是父母的初衷吧!

也许是牡丹仙子对菏泽这片热土的眷恋,千百年来在黄河这条母亲河的变迁和孕育下,牡丹在这里经久不衰,这里的人们喜欢她、离不开她、尊崇她、守护她。牡丹在九天的垂青下,黄河赋予她得天独厚的进化发展。菏泽牡丹,在中国牡丹发展史上独领风骚。

春回大地,草木萌发,百花待放之际,走出来,到生机蓬勃的大自然中踏青赏花,是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踏青赏牡丹便是为了寻找那一份清净从容和闲情雅趣。

记得2014年4月11日,那天星期五,天气晴好,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新农村的几位同事,肖大哥、徐哥、周哥等说好今天“踏青”看我老家的牡丹,顺便同事聚一聚。

吃过早饭,我就从菏泽城驾驶摩托车返回老家。一进大门,摩托车没有停好,我就喊开了:“娘,我回来了,同事说好上午来咱家看牡丹。”“知道了,孩子!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孩子!菜,娘给你们提前准备好了,上午你们同事来了,动动手,就可以上桌了。”母亲笑着说到,“娘,您不愧出身大户,想的真周全,我下辈子还做您的儿子。”说罢,拥抱住母亲,头紧紧贴在母亲怀里,像一个撒娇的孩子,久久不愿离开母亲。“好啦,好啦,多大了,还像个小孩子,快扫一扫地,你同事快来了。”我高高兴兴回答母亲:“好嘞!”好似儿时的那样,风风火火扫地去了。

上午10点钟,学政哥打来了电话,说他们已经过了通古集,马上到。我赶紧把水杯摆放好,泡好茶,待客来。几声笛鸣,应该是学政哥几个来了,我连忙出大门,母亲也跟随着我到大门口欢迎客人的到来。

几位同事下车,我为母亲一一介绍几位同事,同事们也都向她老人家问好,还是培杰哥会说话:“大娘,今天给您老人家添麻烦了。俊建弟,老是夸您!一辈子省吃俭用,不舍得闲一会,照料一大家人。大娘!现在俊建弟他们姊妹几个,都有工作,条件好了,以后您该享福了!别累着自己,照顾好自己,让俊建弟他们担心。”“他哥,真会说话,俊建他父亲在曹州牡丹园,没有在家,要不也能够陪陪大家。他哥,俊建不会说话,脾气不好,少不了你们的帮助。”母亲笑着说。“大娘,您老不用担心,俊建弟很优秀!我们相处如兄弟,工作上会相互帮衬的。”郭镇长接过话题。“好好好!我放心,待会咱们再说话,你们看牡丹去吧!”母亲高兴地说。

同事们在我的引领下,开始了东院踏青——观赏牡丹。走进东院,映入眼帘的就是上百株牡丹,赵粉、豆绿、将军卧墨池、魏紫等竞相绽放。一阵春风轻抚,犹如众多仙子翩翩起舞,卖弄着舞姿,或昂首摇曳;或羞人答答;或眉目含情。满园的仙子妖娆多姿,让人倾倒,立于花前心跳不已。

我们的郭镇长,老郭他是一位喜欢花花草草的中草药“专家”,网名“神农百草”。只见他蹲在豆绿面前左右观看,一只手轻轻挽住花朵,脸紧贴花朵,紧闭双目,大口大口贪婪的嗅着牡丹花的芬芳,那沁人肺腑的清香,让我们这位专家“神农百草”久久不舍离去。

学政哥正忙着拍牡丹照片,一会像军人那样采用蹲姿,瞄准拍摄;一会像在干农活的农民,前腿弓,后腿蹬;一会像一位摄影家,忽前忽后,忽左忽右,也许要把摄影照片做到画面完整、构图干净、视角到位、角度独特、用光,让作品更加细腻吧!

培杰哥、徐林哥、双喜哥穿梭于花仙子间,一时间轻松愉快,没有约束,他们面带灿烂的笑容,忙的不亦乐乎!他们相互嬉闹着,也不忘记,抢拍下精彩的镜头。记录下了与花仙子亲吻、牡丹花间的友情合影、双手捧富贵......在农家小院里留下了一张纸美丽的瞬间记忆。

或许你从来没有站立在牡丹丛中的感觉,那天同事们陶醉了,他们醉于她那独特的香味,因为只有零距离接触牡丹,才会真正体会到,任何花香都不能与牡丹的花香相媲美。牡丹花的芬芳清新高雅,令老郭和同事们流连忘返。到吃饭的时间了,母亲再三催促同事们吃饭,他们还依然沉醉于花间。

“哎呀!大娘,还做了香脆的油炸牡丹花瓣“富贵花”一道菜,颜色金黄,香味四溢,外酥内嫩,不伤花瓣肉质,保护了花瓣的营养。没有吃,都闻到其香了!一定好吃!”

“明年一定来,继续品大娘的美食!赏牡丹!”

同事们,赏花的兴致犹存,面对一桌诱人味蕾的丰盛饭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夸奖着母亲以及母亲的厨艺。俗话说“无酒不不成席”,这时候,一瓶菏泽的花冠绵柔,是一场菜与酒完美的融合,浓郁的香味弥漫在周围的空气中,牡丹的花香、浓浓的花冠醇香、垂涎欲滴的牡丹佳肴。菏泽的牡丹情,在这个乡村的农家小院里,慢慢升腾,弥漫散开,一直香飘溢远。

此景此情,历经过岁月的洗礼您,内心深处定会流淌出对牡丹的爱恋和赞美。

古村雅致小农家,绿艳芳姿占百花。

香韵增辉相聚短,唯存满院赋情华。

【编辑:南栀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