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爱之缘,理智之约(散文)

作者:薛元祥    发表时间: 2025-02-20 13:41:30     阅读量: 829     作品授权:A级       收藏 打赏

初 秋

故事就是发生于无端的邂逅。

我们的相遇纯粹偶然。细想起来也许必然,或者偶然中蕴藏着某种必然,就是这样不期而遇了。

那是一个夏天的早晨,阳光刚刚洒在城市的角落,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我像往常一样,穿上舒适的运动装备,开始了晨跑。脚步轻快地沿着熟悉的道路前行,微风拂过脸颊,带来一丝凉爽。

当我跑到公园的半山腰时,天空突然阴沉下来,原本晴朗的天际瞬间被乌云笼罩。紧接着,暴雨倾盆而下,毫无征兆地袭击了这座城市。所有晨练的人都措手不及,被这突如其来的暴雨淋成了落汤鸡。

大家纷纷慌乱地寻找躲雨的地方,半山那个小小的亭子很快就被占满,人们挤在狭小的空间里,试图躲避雨水的侵袭。幸好旁边还有个人造的涵洞,我来不及多想,便一头冲了进去。

涵洞里也塞满了人,空间狭小而潮湿。我奋力挤进去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一个人,那种触感软软的、凉凉的。我下意识地扭头看去,只见一个穿着白色衬衣的女人站在那里。湿透的衣服紧紧贴在她身上,将她曼妙的身体轮廓勾勒得清晰分明。衬衣内深色的小背心让她凹凸有致的身材若隐若现,她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双手抱肩,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不知为何,在那一瞬间,我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冲动,竟然毫不犹豫地脱下了自己的外衣,递给了她。或许是为了解除她湿身的尴尬,也可能是担心她被淋雨了会受凉,总之完全出于单纯、善意的潜意识。倘若牵强点解释,也顶多算个怜香惜玉而已。

日子如流水般匆匆而过,不记得是在第几天了,早晨我依然按照习惯晨跑。经过那座小亭子时,一个长裙飘逸的女子,静静地站在亭子斜伸出来的飞檐下。她的手中捧着一件外衣,眼神专注而坚定。

当我走近时,她抿嘴一笑,朝我抖开那件外衣,我这才恍然大悟。那件外衣经过了精心的清洗和熨烫,显得格外挺括。我已经忘记了之前的那件事,一时间竟然有些一头雾水。

她轻声说道:“那天谢谢你,这衣服洗干净了,还给你。”她的声音清脆动听,犹如山间的清泉。

我们相视一笑,彼此的目光交汇,仿佛在那一刻,时间都停滞了。出于礼貌,我们互相留了联系方式,加了微信。以后晨练时碰上会打个招呼,微信上也是有一搭无一搭地偶尔发个问候,也只是为了巩固记忆,以免彼此忘却。这也难怪,我们仅仅是偶然邂逅,有了礼貌性的接触而已,并没有什么深入交往的充分理由。何况,这种小事也不值得感恩戴德到什么程度,时间会掩埋一切过往。

然而,人,终究是群居性动物,喜欢交往。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交往的次数逐渐增多,我们渐渐熟悉了彼此,关系也难免亲切起来。

如果说,爱情是一种越来越收缩,越来越密致的发展状态,那么,友情就是一种越来越拓展的发展方式。第一次在生活中相约见面,是在一个假期。她带着老公和女儿,我牵着老婆和儿子。我们两家人决定一起吃顿饭,来一次温馨的小聚会。

那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我们在一家温馨的餐厅里相聚,孩子们的笑声充满了整个房间。她的丈夫是一个真诚爽快的人,一见面就紧紧握住我的手,对我的那次义举几次表示感谢,他说她体质较弱,最怕受凉。毕竟妻子在场,这让我多少有些难为情。好在问心无愧,渐渐也就坦然了。

我们带着两个孩子玩了一整天,孩子们在公园里嬉笑奔跑,尽情释放着童真的活力。我们则在一旁,看着他们的快乐身影,心中充满了温暖。两个孩子很快就成了亲密无间的小朋友,我和她的丈夫也在交流中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大朋友。两个家庭从此有了交往,我和她也因此多了许多交集。

那之后,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我们两家人常常一起出去游玩。有时去郊外野餐,孩子们在草地上嬉笑奔跑,我们则忙着准备食物,搭帐篷。温暖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绿油油的草地上摆满了美味的食物,大家围坐在一起,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有时去游乐场,看着孩子们兴奋地坐过山车、旋转木马,我们在一旁笑着为他们加油。孩子们的尖叫声和笑声交织在一起,让整个游乐场都充满了欢乐的氛围。偶尔也会一起去看电影,孩子们坐在一起分享爆米花,我们则轻声交流着对影片的感受。黑暗的电影院里,我们的笑声和讨论声显得格外温馨。

随着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我发现她不仅外表美丽,内心更是温柔善良。她会细心地为大家准备水果和零食,每一个水果都被她切成了精美的形状,摆放得整整齐齐。她会耐心地倾听孩子们的童言童语,脸上始终洋溢着温暖的笑容,眼神中充满了关爱。也会在我和她丈夫谈论工作上的烦恼时,给出贴心的建议。她的思维敏捷,观点独到,让我们在困惑中找到了方向。

有一次,我们一起去爬山。山路崎岖不平,布满了大小不一的石头和树根。她小心翼翼地走着,却还是不小心崴了脚。我毫不犹豫地背起她往山下走。她伏在我的背上,轻如羽毛的呼吸拂过我的脖颈,那一刻,我的心莫名地颤了一下。但我很快就将这种异样的感觉压了下去,告诉自己这只是朋友间的关心。

回到家后,她发来微信表示感谢,我回复说别客气,朋友之间应该的。从那以后,我们之间的联系似乎更频繁了一些,但也仅仅是多了一些日常的问候和分享。

随着时间慢慢流逝,我们之间的接触越来越多。其实,人最软弱之处就是情感,而情感的主要来源便是接触。即使是深仇大恨的两个人,也会因为频繁地接触而最终“相见一笑泯恩仇”,化干戈为玉帛。

在日常的交往中,她的丈夫有时工作繁忙,一些家庭的事情,便会让我帮忙去料理。渐渐地,我的心里多了对她的一份牵挂,有时甚至会相互主动地关心对方,在生活上嘘寒问暖,在工作上出谋划策,总之无所不谈。

我们的通话时间越来越长,又往往不愿率先放下手机,结束通话。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分享不完的心情。

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角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对于某件事情,我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后,她常常就会在电话里咯咯笑起来。那笑声清脆悦耳,仿佛是对我观点的最大认可。我问:

“怎么,我说的不对吗?”

她就说:“然也,不谋而合。”

这种心灵的契合让我们在交流中感到无比的轻松和愉快。

在兴趣爱好上,我们也很契合,都喜欢运动、旅游、读书、思考,甚至连饮食习惯,也很趋同。

一次,她丈夫邀请我和妻子聚餐,征询我们去吃什么。我和妻子说随便什么都可以,我们不忌口。他说那就去吃上海菜吧。她在一旁摇摇头说上海菜太绵软,还是去吃川菜吧。丈夫说,看你,就顾自己解馋。她表情古怪地问我们,你们不喜欢川菜吗?样子仿佛不喜欢川菜就不是中国人似的。我和妻子连忙礼貌地回应说还好。其实,妻子喜欢上海菜,倒是我格外钟情于川菜。于是,妻子也表情古怪地看看我,仿佛在揣度这其中是否有我和她串通的隐秘。其实,那时,她还真不知道我也喜欢川菜。

我们去了一家川菜馆,店内的装修充满了川蜀风情,墙壁上挂着一幅幅精美的川菜图片。点了几道著名的川菜,其中就有我最喜欢的宫保鸡丁。那一盘红辣辣的宫保鸡丁摆在桌上,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妻子看着一盘红辣辣的宫保鸡丁不敢下筷,她就给妻子夹了几块,怂恿妻子去品尝。鸡肉的软滑鲜嫩,黄瓜的清香,花生的香脆,加上配菜胡萝卜,口感酸甜又微麻辣。妻子品尝一下,竟然也赞许地点头,后来也喜欢上了这道菜。只是不知道,妻子心底的那份疑惑是否也烟消云散了。

日子就这样平淡而温馨地过着,我们之间的默契和理解也在不断加深。有时,她会在微信上给我分享一本好书,我会在电话里跟她讨论书中的精彩情节。那些夜晚,我们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分享着彼此的感悟和思考。有时,我会在工作上遇到难题,她会耐心地听我倾诉,给我出主意。她的建议总是那么恰到好处,让我在困境中找到出路。我们的交流越来越深入,不仅仅局限于生活的琐事,还涉及到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有一天晚上,我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心情烦闷,一个人在小区里散步。月光如水,洒在寂静的小路上。正巧遇到了她,她一眼就看出了我的不对劲,那双明亮的眼睛里充满了关切。默默地陪我走了很久,一路上,只有我们轻轻的脚步声。

最后,她轻轻地说:“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那一刻,我看着她温柔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那眼神中蕴含的理解和支持,让我感到无比温暖。

从那以后,我们的联系更加密切了。每天都会互道早安晚安,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时候,我会在她的话语中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温暖,有时候,她也会在我的关心下露出开心的笑容。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只有彼此能懂的世界,然而,我们都清楚地知道,这个世界的边界在哪里。

爱的焦虑积郁着,随时都有喷薄而出的可能。

在那些寂静的夜晚,我常常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心中思绪万千。有时,在电话里或者微信里,我会陡然冲动,想马上对她说出那三个字,却又总是在即将脱口而出的瞬间,从嘴边咽了下去。毕竟,在高耸的情感对面,还有一座严肃的山峰,那就是理性。

爱,酿造愉悦,也酿制痛苦。

我们陷入了无尽的痛苦,进退两难:进一步没有资格,退半分又有太多的不舍。因为,我们都爱着自己的另一半,也找不出他们的错;我们爱着自己的孩子,爱着自己的家;我们都承载着家庭的柴米油盐,以及抚育子女的责任。当然,更重要的还有道德和责任。

我(我想她也是)在纠结的情感中挣扎,“剪不断,理还乱”是那种心境的逼真写照。我从她越来越忧郁的眼神,越来越低沉的话语中已然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

一天,我和她约在了一家咖啡店见面。店里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香,轻柔的音乐在空气中流淌。我们相对而坐,面前的咖啡升腾着袅袅的热气,却无人去品尝。沉默良久,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只有我们的心跳声在耳边回荡。

华灯初上,城市的喧嚣在窗外隐隐回荡,而咖啡店内的氛围却如死寂一般凝重。终于,我像是挣脱了某种无形的禁锢,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种感觉快要把我逼疯了。”我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是从灵魂深处挤出的痛苦呻吟,每一个字都满载着无奈与煎熬,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幽幽回荡,宛如一只受伤的孤狼在暗夜中的嗥鸣。

她缓缓抬起头,那一瞬间,我清楚地看到她眼中涌动着的痛苦和挣扎,恰似两潭被狂风搅乱的湖水,深不见底却又波涛汹涌:“我也是,可是我们不能走错一步。”她的声音微微颤抖,像是寒风中摇曳的烛火,随时可能熄灭。双手紧紧握着咖啡杯,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仿佛那杯子是她此刻唯一的支撑,能让她在这情感的旋涡中不至于彻底沉沦。

“那我们就这样一直痛苦下去吗?”我猛地握紧了手中的杯子,力度之大,让手指关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变得煞白,宛如毫无血色的枯骨。那杯子在我手中发出轻微的“咯咯”声,似乎也在为这无法挣脱的困境而哀鸣。

她贝齿轻咬嘴唇,咬出一道苍白的印子,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良久才艰难地开口:“也许,这是我们必须承受的。”那语气中的无力感,如同凋零的花瓣,飘落在这冰冷的现实之中。

我们的目光交汇,仅仅一瞬间,却似有道无形的闪电划过,刺痛彼此的心。而后又迅速移开,仿佛那短暂的对视是一种禁忌。心中满是无奈和挣扎,像是被无数细密的蛛丝缠绕,越挣扎越无法逃脱。那一瞬间,时间仿佛凝固,整个世界都变得模糊不清,只剩下彼此眼中的痛苦和迷茫,如迷雾般弥漫在我们之间,将曾经的欢声笑语、阳光明媚彻底掩盖。

从咖啡店出来后,城市的霓虹灯光怪陆离地洒在身上,却无法驱散内心的阴霾。我们各自转身,朝着不同的方向走去,背影在路灯下被拉得很长很长,孤独而落寞。一路上,我的心情无比沉重,仿佛有一块巨石压在心头,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回到家,熟悉的温暖扑面而来,看到妻子正在厨房忙碌的身影,烟火气在她身边缭绕,儿子在客厅里欢快地玩耍,笑声如银铃般清脆。那一刻,愧疚感如汹涌的潮水般将我彻底淹没,我深吸一口气,努力挤出一丝微笑,试图掩盖内心的波澜。

她回到家,屋内柔和的灯光洒在丈夫关切的脸上,面对丈夫的关心,那一句句贴心的问候,那一个个充满爱意的眼神,却如一把把尖锐的刀,直直地刺进她的心里,让她觉得自己像是一个罪人,无地自容地站在这充满爱的家中。

那段时间,我们都像是溺水的人,拼命地抓住生活这根救命稻草,努力地想要摆脱这种情感的困扰。我把自己埋进工作的忙碌中,在堆积如山的文件和紧张的会议里寻找片刻的安宁。下班后,我又马不停蹄地投身到家庭生活里,陪妻子逛街,在商场的人潮中紧紧牵着她的手,挑选她心仪的衣服;陪她看电影,在黑暗的影厅里,我努力让自己沉浸在剧情中,忘却内心的纷扰。陪儿子做作业,看着他稚嫩的小手握着笔,一笔一划地书写着未来;和他玩游戏,听着他欢快的笑声,我试图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幸福,是我应该紧紧守护的港湾。

她也开始尝试学习新的技能,在烹饪书籍和网络教程中寻找慰藉。每天在厨房里忙碌,为家人做更多美味的饭菜,看着丈夫和孩子满足地吃着她做的菜,她希望这平凡的温暖能填补内心的空洞。饭后,陪丈夫聊天散步,在小区的花园里,听着丈夫讲述工作中的琐事,她微笑着点头回应,努力地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试图驱散心中那如影随形的阴霾。

然而,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那种思念和牵挂还是会如同鬼魅一般,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躺在床上,望着黑暗的天花板,心中的情感如潮水般汹涌,一波接着一波,拍打着理智的堤岸。回忆如幻灯片般在脑海中不断放映,那些曾经一起度过的短暂而美好的时光,如星星般闪烁,却又刺痛双眼。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我知道,有些情感一旦生根发芽,想要彻底拔除,便要经历一场刻骨铭心的痛。

那个秋天,我们两家人相约去登山。山上的枫叶已经红透,宛如一片燃烧的火海。我们气喘吁吁地攀上山巅,风在耳边呼啸,带着秋天的凉爽和清新。

她丈夫迎风抖衣,无比豪迈地说:“壮美啊,群山一览无遗!”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满足,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的脚下。

她沉默片刻,看看身边的丈夫说:“嗯,是很美!”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温柔和爱意,那一刻,她的世界里只有眼前这个陪伴她多年的男人。

又扭头扫了我一眼说,“一座山峰一处风景,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她的声音轻柔而坚定,眼神中带着一丝深意。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接下来低吟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明白她的意思,也知道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她的话语,我懂;她的眼神,我也懂。

我瞬间明白,这是她对我们情感的走向做出的抉择,也是给我的一个建议。戛然而止,固然让人遗憾和沮丧,然而,这似乎也是一种最为理性的选择。虽然,这个选择出于一种揪心的无奈。

我会意地朝她点点头,她粲然一笑,挽着丈夫的臂弯从我面前走过。那一瞬间,她的笑容如秋日的阳光般温暖而明亮。

我也牵过妻子的手,沿着他们的身影向风景深处走去。那一刻,我感觉到妻子的手是那么温暖,那么坚定。

从那以后,我们恪守彼此无言的约定,都后退一步,坚守着那份初始的纯洁。我们从不单独见面,从不创造单独相处的机会,也减少了不必要的电话、微信联系。我们不给感情开闸泄洪,更不敢做自我控制力的测试,深恐一旦决堤,就会泛滥成灾;手机也从不设密码,表面上是让我们的另一半随时可以翻看,骨子里是监督自己不倾诉衷肠;我们将更丰富的爱倾注给自己的另一半,给孩子,给家庭,依然保持着两个家庭的温馨、和谐、幸福和快乐。

冬天的时候,小区里举办了一场联欢活动。我们两家人一起参加,孩子们在台上表演节目,他们可爱的模样和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我们在台下为他们鼓掌加油,眼中满是骄傲和幸福。

活动结束后,我们一起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孩子们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我们的笑声和呼喊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这欢乐抛弃。

有一种真心叫看着你幸福我就快乐,有一种感情叫深埋心底无须表述,有一种爱恋叫不需与你贴近相视,有一种关怀叫悄悄地倾听你的消息而不去打探。

我们两家住在同一个小区,尽管不能直接相望,却也形同毗邻。有时,我甚至会感到另一颗精致的心脏在不远处跳动。那是一种微妙的感觉,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牵挂。

我常常会站在暮霭中的阳台上凝视天空,看月亮慢慢行走。中国古人喜欢圆月,以团圆聚合为最美。可是,我们常常忽略了圆月只有短暂几天,而那些更多的上弦月、下弦月,它们以自己独特的形态,建构一种含蓄的缺憾美,同样令人赏心悦目。

我们两家,像两座毗邻的宫殿,里面都荡漾着王子或者公主快乐的笑声。它们共同有着一个神圣的名字——婚姻,可以彼此欣赏,各自辉煌。

倘若我们把它们拆毁,然后在残垣断壁的废墟上构筑一座新房子,这究竟是爱的旨意,还是恶的化形呢?人们总是说,爱的本质是自私的,但忘却了,它的辉光是恢弘而无私的。或许,这才是真爱。

我们偶尔还会相遇,在小区的入口处,或者在小区内的林荫小径上。目光碰触那一瞬间,依然会脸红、会心悸、会陡然手足无措。但那只是短暂的瞬间,如同流星划过夜空。

这就足够了,这就是爱的记忆,而且是无与伦比、格外美妙的记忆。当然,这只是短暂一瞬间的情感波动。很快,我们就会归于正常状态,彼此相视一笑,擦身而过,走向不同的路径。

偶尔,也会说话的,但从来都只有浅浅的那一句。

“要下雨了,记得带伞。”

又一个春天的午后,我在小区的花园里散步,正巧遇到了她。阳光洒在她的脸上,她看起来格外美丽,她的笑容依然灿烂。



【编辑:杨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