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知青的爱情4(小说)

作者:一九公    发表时间: 2025-03-03 09:10:22     阅读量: 215     作品授权:A级       收藏 打赏

在加工厂当缝纫工的马绚下班后听母亲说,大队来了三个女知青,她就想去看看上海的姑娘是个什么样子,于是顾不上吃饭立即跑去学校看女知青去了。

马绚继承了马书记和游品花的全部优点,漂亮、活泼、聪明、能干,而且快人快语、雷厉风行,凡是新鲜事情都想一探究竟。可惜的是,她只上到初中就辍学在家,好在他学习新鲜事物比较快,大队加工厂刚买两台缝纫机,因为有马书记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她毫无悬念地进厂当了缝纫工,因为技术不错,当上了缝纫组的组长。

马绚一到学校,立即进到女知青的房间里,三个正在聊天的女知青不知道这个不速之客是谁,三个人齐刷刷的站起来盯着马绚,马绚的眼光也不停在三个女知青的身上扫来扫去,三个女知青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喂,大家好。我是马绚,你们今天吃饭人家的女儿。”马绚首先作自我介绍,她从来不用“马书记的女儿”来介绍自己的。欧阳予倩一改近期养成的不主动跟别人打招呼的习惯,抢在诸葛和司马前面对马绚说:“你好。我叫欧阳予倩,你父亲给我简称为欧阳。”诸葛和司马也分别作了自我介绍,四个年青人就这样算是互相认识了。年轻人在一起,无需过多的了解,大家都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沟通起来也就方便得多。她们不需要了解对方的家庭、父母,也不需要了解对方的经济状况,她们关心的只有现在。马绚虽然是山里人,没见过什么大的世面,但她天生就是阳光的性格,既没有作为地主居高临下的气势,也没有乡下姑娘腼腆和自卑的感觉,在不太久的时间里,她与三个上海来的说着普通话的年轻姑娘就相当的熟悉了。热闹了一阵后,马绚考虑到自己还没有吃晚饭,起身告辞,并热情地邀请三人明天到她的加工厂去参观。

从知青宿舍回来后,马绚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个农村女孩思考的问题。三个女知青从上海来,从刚才的交往和谈话中,能看得出她们与自己之间的距离有多大,自己对她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就像她们对于自己的生活环境一样一无所知,估计自己到了上海也会像她们来到这里一样,一切都是陌生的,也会是无所适从的。因此,马绚决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帮助她们,让她们尽快熟悉这里的一切,让她们尽快地融入到这里来。带着这个问题,马绚去找爸爸,想知道爸爸会把她们安排到哪个小队,还想央求爸爸把她们都安排到加工厂来。如果能把她们安排到加工厂,生活条件会比到生产队去要好得多,三个人在一起彼此之间也可以互相照应,自已也可的为她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马书记对自己的四个子女那是疼爱有加,特别是对两个女儿,那基本上有求必应。当马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后,他竟爽快的答应,但接着又说这事要开个大队干部会,在会上决定。马绚听后在心里发笑,漂亮的嘴角抿了抿,玉手在爸爸的肩膀上轻轻的拍了拍。她知道,河头大队的事,只要爸爸同意,那就是铁板钉钉,开会只是走走过场,完成一个程序,在会议记录薄上有个记录而已。

晚上,马绚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三个女知青的到来,让自已看到了与她们之间存在的差距,她们穿着光鲜,皮肤白皙,说话温柔,彬彬有礼,一看就知道她们都是有教养人家的女儿。三个人中,欧阳予倩更加显得与众不同,说话、行动时有一种气质是其他二人所没有或者说是不突出的。但欧阳与诸葛、司马到底有什么不同,也说不出来。她们为什么要来到这里呢,除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是不是还有别的什么隐情呢?对于这些事,马绚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决定索性不去想它,闭上眼睛准备入睡,可偏偏这时又一个问题不适时宜的窜了出来。

加工厂里的职工都是本大队的社员,年终时他们将加工厂里的工资收入交到生产队上去“买工分”,生产队根据你交钱的多少,扣除公积金、公益金后,按照本队决分时计算的工值给你工分,粮食分配是与本生产队其他社员一样的。“买工分”实际上就是交钱买口粮。所以人虽然在加工厂上班,但吃的粮食却是本生产小队其他社员种的。虽说加工厂工人用钱买了工分,但却减少了其他社员的口粮基数,大队到各小队去调劳动力来加工厂上班,生产队其实内心是不大愿意的。所以大队为了平衡,尽量做到各生产队抽调的劳动力相等,除加工厂工人外,还有民办教师,赤脚医生,一个大队这样的人员也不在少数,有的生产队一个队就会有几个民办老师或赤脚医生,这个生产队的负担就相对较重,那么抽调去加工厂里劳动力就比其他小队要少甚至没有。如果把这些知青分配到加工厂上班,那就要把她们先分配到生产小队去解决吃粮问题。马绚向爸爸要求将三个女知青分到加工厂,无疑给马书记增加了工作难度,想到这里,马绚不禁后悔起来。

【编辑:南栀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