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求甚解”的境界(散文)

作者:冀平湖    发表时间: 2025-03-25 14:08:21     阅读量: 103     作品授权:A级       收藏 打赏

近段时间,突然想起且钟情于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之前,总觉得陶渊明是个敷衍了事、读书糊涂的马虎人。但是,现在恍然发现与陶渊明“不求甚解”的境界有些灵犀。

年少时,每个人都曾被告诫学习、做事要认真。尤其读书时要扎扎实实、准确掌握、深刻理解。当然,做事更不能马虎。但是,步入工作岗位,每天要思考工作,有处理不完的工作内容、人际协调与关系平衡,累成了每个人的常态。因此,每个上班族都盼着下班、盼着放假、盼着退休。成年人除了工作,还有家庭事务、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问题需要妥善处理。每个人都像被困缚在围城中,欲逃离而不得出。

因此,能够寄托人生的似乎只有“诗和远方”。只要经济条件和身体条件允许,远方可以实现,至少也能走马观花。但是,在看腻千人一面的人造景点后,人们也仅把对远方的期望值降到“打卡拍照”“吃吃当地的美食”。还有什么更有意义的人生呢?或许是读书。

读书可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尤其是经典名著和伟人传记,总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收获。但读书是耗时的慢工活,需要眼到、脑到,一字一句,一行一页。相比之下,这当然无法和吃美食即刻带来的愉悦感相媲美。因此,很多人望而却步。

不过,对于喜爱阅读之人,这点困难却不会成为阻挡他们脚步的“太行、王屋”,他们终究会一点点啃噬下富含营养的文字。如《法华经》所言“日拱一卒无尽有,功不唐捐终入海”。因为书中的世界或波澜壮阔或绚丽多姿,他们愿意看到生活外的世界,或者确切地说,他们愿意看到更全面的世界。如果善于思考,他们或许还会略通伟大思想之一二。

其实,阅读和思考都是有惯性的。有道是,越是知识丰富的人越谦虚。因为,真实的立体的世界是无止境的,思想越丰富的人,对整个世界全貌的探究欲越强烈。因而,即使再善于阅读之人,其时间、精力与自身的阅读需求也存在张力。这时,不得已,“不求甚解”成为应对之策。

其实,当一个人的阅读经历和思考能力达到这个境界时,“不求甚解”是不会影响其阅读效果和阅读质量的。反而,“不求甚解”能够快速拓宽其视野,与其深邃思考相辅相成;也能够为其深入思考提供更多启示,有益于其打开思路;同时也能更全面地佐证其归纳出的精炼观点,坚定其思维方向与逻辑模式。

这种境界的达成恐怕需要假以时日,也非你我寻常之辈能够轻易达到。想要实现“不求甚解”这种读书之质的跃升,需要在读书量的积累的前提下实现。因此,在达到“不求甚解”的境界前,还是踏踏实实、一字一句,一行一页地啃噬名家之书和优美之文吧。

【编辑:南栀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