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家春景别样新(散文)

作者:九羊    发表时间: 2025-04-09 07:49:36     阅读量: 231     作品授权:A级       收藏 打赏

从朱坊拐一个角就来到孔家。三月的孔家,已然成为映山红的世界。那山道两边,绿树荫荫,而映山红,就像是一群充满活力的青春少女,调皮地探出红彤彤的脸。它们漫山遍野地盛开着,带着一种洒脱与不羁的姿态,肆意地绽放着自己的美丽。每一朵花都像是在尽情地欢笑,那笑容极具感染力,将整个世界都染成了梦幻的模样。

我缓缓地走在山道上,脚下的泥土散发着淡淡的芬芳,那是一种混合着树叶腐烂、花朵初绽和雨水滋润的独特香气。映山红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向我诉说着孔家的故事。它们簇拥在一起,将每一处山坡都染上了属于自己的色彩。那红色,或深或浅,深的像燃烧的火焰,热烈而奔放;浅的像天边的云霞,柔美而娇羞。在这一片红色的海洋里,我仿佛置身于一幅巨大的油画之中,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如诗如梦。

孔家村四周被山包围着,就像大自然用群山为它筑起了一道天然的屏障。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车水马龙的纷扰,只有宁静与祥和。整个村子建筑紧凑,错落有致地隐藏在青山绿野之间。那一座座房屋,像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精灵居所。青瓦白墙在绿树和映山红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古朴典雅。每一座房屋的屋顶都像是一片片鱼鳞,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温暖的光芒。

而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一座历经400多年的牌坊让这个村子很有厚重感。明万历年间,孔家村出了两个读书人,分别是孔俊卿与孔宗鲁。在那个科举盛行的时代,读书是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他们都怀揣着梦想,通过科举步入官场。他们在为官期间,恪尽职守,为政有功。神宗皇帝为表彰他们的卓越贡献,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下令修建一座牌坊。这座牌坊就像是一座不朽的丰碑,见证了孔家村的荣耀时刻。岁月悠悠,朝代更迭,无数的历史遗迹都在时间的长河中渐渐消逝,然而这座牌坊至今依然屹立在孔家村,见证着村子里的悲欢离合、春夏秋冬。

这座牌坊青石质,每一块石头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它的造型为三间四柱三层五楼式,结构严谨而美观。最上一层中间刻着“圣裔”二字,这两个字如同神秘的符号,蕴含着孔氏家族深厚的历史渊源。在这两个字的旁边,依次是龙纹牡丹花,那龙纹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牡丹花娇艳欲滴,象征着富贵与繁荣。横额上的十八学士图,展现了一幅文人雅士们儒雅闲适的生活画卷,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个文化昌盛的时代。二层额坊分两排刻有“南京崇仁卫指挥孔俊卿,北京宛平县知县孔宗鲁”字样,这简单的文字,却承载着他们一生的荣耀。右手刻着“万历己酉年口口冬日吉旦”,这详细的日期记录,让后人能够准确地知道这座牌坊的修建时间。

牌坊的雕饰精美无比,只可惜雕刻的人物均已毁损。那曾经应该是怎样的场景啊,或许是一个个神态安详、举止优雅的人物,他们或平视或仰视,或吟诗或作画。如今虽然人物毁损,但从那些残留的痕迹中,依然能够感受到当年工匠们的精湛技艺。门簪三眼,像是三只神秘的眼睛,静静地注视着岁月的变迁。中心间门洞两旁各立一座石狮,左右对望,它们的形态十分生动。那石狮,一只像是在警惕地守护着牌坊,一只像是在温柔地凝视着远方,它们守护着牌坊,历经风雨而不倒。

在孔家村,还流传着孔俊卿的许多传奇故事。据说他身高达9尺,力大无比,双手能托起两只数百斤重的石狮。每当他披上战甲出征之时,那种英勇无畏的气势便展露无遗。他就像一位战神,在战场上冲锋在前,带领着士兵们奋勇杀敌,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一生,是为了国家和百姓而奋斗的一生,他的英勇事迹成为了孔家村的骄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孔家子弟。

孔宗鲁则以举人任职北京宛平知县。在任上,他清正廉洁、勤勉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治理着宛平县,为当地的百姓解决了许多难题。他认真地审理着每一件案件,为百姓伸张正义,还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深入民间,关心百姓的生活疾苦。 

据《圣裔孔氏宗谱》记载,孔子第52代孙孔之绅于南宋时,同兄一道从临川迁至金溪孔坊。而孔之绅之孙思谦、思让兄弟则选择离孔坊村不远的鸣阳里,也就是今孔家村这个四面环山、土地肥沃的地方诛茅垦田,屯居下来。从那时起,孔家村的雏形便逐渐形成了。这一路的迁徙和发展,凝聚着孔家先辈们的艰辛与智慧。

孔家的门楼也很有特色,说是门楼,却跟祠堂连在一起,这种独特的建筑布局,体现了孔氏家族观念的独特性。砌墙的砖有明代的、清代的、现代的,这些不同年代的砖融合在一起,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家族史。每一块砖都见证了孔家村的发展历程,明代的砖带着那个古老朝代的气息,青厚而质朴;清代的砖则有着清朝的特色,工艺更加精细;现代的砖则展现出新时代的风貌,平整而光洁。

我静静地站在门楼前,向远方眺望。我的视线穿过那一片片翠绿的田野,越过那一座座青山。远方,是连绵不绝的山水画卷,那云雾缭绕的山峦,像是大地的脊梁,支撑着这片天空;那波光粼粼的田野,像是大地的锦缎,散发着无限的生机。一阵轻柔的微风缓缓吹来,仿若大自然温柔的抚摸。那微风,轻轻地拂过我的脸庞,带着丝丝的凉意,却又让人感觉无比的舒适。它就像母亲的手,轻轻地吹起我的衣襟,让我陶醉在这美妙的氛围之中。

身边桃花的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一个个粉色的精灵,在空中翩翩起舞。它们像是一群自由的舞者,不受任何拘束。它们旋转着、飘舞着,那轻盈的舞姿,如同在空中盛开的花朵。它们带着春天的气息,那是一种新生的、充满希望的气息。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在孔家村展现出了它最迷人的一面。每一朵桃花,每一片花瓣,都是春天的使者,它们带来了生命的律动。桃花的盛开,预示着新的开始,新的生长。它们悠悠地飘落在大地的怀抱,为这片美丽的土地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诗意。

在这片飘落的花瓣雨中,我仿佛看到了孔家村的岁月沧桑。曾经,这里的先辈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耕种、收获,繁衍后代。他们在这里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却始终坚守着这片土地。那些古老的房屋,见证了他们的喜怒哀乐;那座牌坊,见证了他们的荣耀与梦想;那些青山绿水,见证了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走进村子里,能听到鸡鸣狗吠之声。那公鸡站在屋顶上,骄傲地打鸣,仿佛在宣告着自己的领地;那小狗在巷子里跑来跑去,迎接每一位归家的村民。村子里的人们,生活节奏缓慢而宁静。他们在田间劳作后,坐在自家门口,晒着太阳,享受着片刻的悠闲。

在村子的小巷子里漫步,脚下的鹅卵石路已经被岁月打磨得十分光滑。每一块鹅卵石都承载着无数的故事,有村民们早起赶集的匆忙脚步,有孩子们放学回家的欢声笑语,有老人们午后晒太阳的悠然自得。这些故事,就像一首首古老的歌谣,在村子里代代相传。

我来到一棵标着150年树龄的楠树下,那树干粗壮,枝叶繁茂。树下的土地十分肥沃,也许许多年前,这里也曾是村民们休憩聊天的地方。他们坐在树下,谈论着农事,谈论着家族的发展,谈论着外面的世界。

 再看那远处的田野,此时正是春耕的季节。农民们赶着牛在田间耕地,那牛儿拉着犁,一步一个脚印地翻耕着土地。新翻的泥土散发着清新的气息,那是希望的气息。农民们播下种子,期待着秋天的丰收。他们在土地上挥洒着汗水,他们的生活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

正午的阳光下,整个孔家村一派温和。那映山红在阳光下更加艳丽动人。村子里升起了一片浓浓的炊烟,那炊烟在阳光的映照下,如同梦幻般。我知道,这是孔家村最宁静、最美好的时刻。

时光依旧流转,孔家村就像开在深山的一丛映山红,以它独特的安静而祥和的姿态存在着,却又精神丰盈,淡然自信。这个被青山绿水环绕的古老村落,既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活气息。这就是圣裔,不张不扬,自立自为,在厚实中发展,在稳健中向前,心中总有自己的方向。



【编辑:甲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