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育幼苗 芳华绽幼教(散文)

作者:姚维满    发表时间: 2025-04-14 12:57:37     阅读量: 177     作品授权:A级       收藏 打赏

——记房县幼儿园教师余光梅


在房县,幼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背后有位默默奉献的教育者——余光梅。1976年8月出生的她,是中共党员,凭借本科学历,在房县幼儿园教师岗位上,挥洒青春热血,成为众多教师的楷模。

深耕课题,开拓视野

课题研究是教师成长的灯塔,指引探索方向。随着对幼儿教育的深入了解,余光梅果断从“上课型”转向“研究型”教师,立志为幼教事业开创新天地。

在园课题研究中,她是核心。从确定方向、制定提纲,到组织交流、专家辅导,再到论证审定、成果汇报与转化,每个环节都精心规划。她带头制定详尽计划与方案,将课题与幼儿教育完美融合,像大厨调配食材般巧妙,让教育与研究相辅相成。

记得在开展《幼儿园全园性户外混龄游戏的组织与实施》课题研究时,团队最初面临着混龄幼儿互动模式难以把握的难题。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体能、认知和社交能力差异较大,如何设计出既能满足各年龄段发展需求,又能促进混龄互动的游戏成为关键。余光梅带领团队多次到户外观察孩子们的自发活动,详细记录行为表现。她还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组织教师们反复研讨。最终,通过引入角色扮演和合作竞赛元素,设计出一系列趣味十足的混龄游戏。在一次户外游戏活动中,小中班的孩子们在大班孩子的带领下,共同完成了“城堡搭建”游戏。小孩子们在模仿和协助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大班孩子则提升了领导与沟通能力,大家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通过这样的努力,该课题成功获得十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她承担的《信息化背景下的立德树人与教学模式研究》获中国继续教育研究学会“十三五”教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参与的《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语言教学发展的实践研究》成为“十四五”教研规划重点课题。“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实践研究”多次在省、市、县幼儿教学研讨会上交流,获幼教界广泛赞誉,为园课题研究树立标杆。

巧制教具,寓教于乐

教学中,余光梅如创意艺术家,勇于突破创新。她依据孩子各年龄段技能需求、认知与心理特点,秉持环保节约、废物利用原则,制作趣味与操作性兼具的“教玩具”,开启寓教于乐之门。

为将礼仪教育融入孩子一日生活,她用硬纸板、吸管、卡纸制作《大家一起转转转》。把硬纸板剪成圆形、长方形、箭头状,将长方形三折成立体三角形,用吸管穿起固定。每天早上,幼儿园门口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一蹦一跳地来到园里,迫不及待地转动这个小玩具。当箭头指向“鞠躬问好”区域,孩子就会笑着向老师深深鞠躬;指向“拥抱问好”,孩子便会张开小胳膊给老师一个温暖拥抱。在这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礼仪教育。

此外,她自制的《骰子游戏》获2018年十堰市教育局三等奖,2019年12月课件《顽皮的影子》获中国继续教育研究学会一等奖。这些教具和课件丰富了教学手段,为孩子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笔耕不辍,分享育同行

教学之余,余光梅将幼教经验与思考凝于笔端,无私分享智慧。近五年,她发表或获奖30余篇文章。《实现“四个”提升 做幸福幼儿教师》等多篇论文发表于《山东教育》,提供提升职业幸福感与文化引领教育新思路;《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方法与策略初探》获 2023 年 6 月全国幼儿教师征文评选二等奖,《浅谈幼小衔接中幼儿前书写能力的培养》在 2023年9月第一届“长江幼教杯”全国幼儿教师征文大赛中获二等奖,为幼儿劳动教育和幼小衔接提供宝贵经验。

她的教育叙事、散文及宣传报道发表于各类刊物,从不同角度展现幼教感悟。同时,她指导幼儿科幻画获十堰市科学技术协会二等奖,被评为十堰市优秀辅导员。

余光梅以课题研究、教具制作、经验分享,为房县幼儿教育注入活力。她用行动诠释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如明灯照亮孩子成长路,为幼儿教师树立榜样,引领房县幼儿教育绽放光彩。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到门古寺镇黄精产业的发展成果,也为宣传黄精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搭建了良好平台。



【编辑: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