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的半世烟火(散文)

作者:九羊    发表时间: 2025-04-17 09:59:05     阅读量: 369     作品授权:A级       收藏 打赏

城关镇,于我而言,承载着无尽的眷恋与深情,它是我生命的原点,是一幅由旧时光勾勒、岁月晕染的诗篇,吟唱着半世的悲欢离合,编织着我对往昔与当下的绵长情思。

城关镇,珍藏着我旧时的人与事,以及那些渐渐模糊却依旧动人的春花秋月。它们恰似缤纷的花瓣,带着往昔的温度与芬芳,轻柔地飘落在记忆的河床上,随着岁月的溪流,缓缓流淌,当微风拂过,便唤醒了沉睡在心底的记忆涟漪。

世间之人,大抵心中都有这样一个特别的地方,于漫长的时光流转中,深深烙印下它的模样。在心灵的版图上,它是一片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地,不因岁月的侵蚀而褪色,不因世事的变迁而荒芜。对于我来说,这个特别的地方便是城关镇。

它宛如一处宁静的港湾,在喧嚣尘世的海洋中,为人心的疲惫提供栖息之所。在这里,温暖与惊艳如同隐藏在岁月褶皱里的珍珠,等待着有心人去发现。每一条石板路,每一座古宅院,每一声质朴的乡音,都是这珍珠的璀璨光泽。走进城关镇,仿佛踏入了时光的隧道,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知到生活的本真。那份单纯与真实,唤起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共鸣。

那蜿蜒曲折的深巷,犹如岁月的脉络,蜿蜒在小镇的每一寸土地上。深巷之中,石板路错落有致,每一块石板都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如玉,承载着无数行人的足迹。脚下的石板路,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而那无处不在的乡音,更是小镇独有的音符,柔软而亲切,如同母亲的摇篮曲,萦绕在耳畔,让人倍感温暖与安心。

下雨天的城关镇,宛如一幅水墨画卷。街道两边连排的吊脚楼,在雨幕中若隐若现,宛如羞涩的少女,半遮半掩。雨滴打在青瓦上,溅起一朵朵晶莹的水花,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美妙乐章。新华书店、电影院、工会等现代化建筑,在这古朴的氛围中显得格外出众,它们像是历史的见证者,默默地诉说着小镇的发展与变迁。这些现代化建筑与传统的吊脚楼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和谐之美,勾勒出小镇独有的风情与韵味。

一个小镇,便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故事与记忆。城关镇的记忆,是清晨小巷中买米团子的吆喝声,是午后老树下纳凉的老人脸上的安详笑容,是菜市场人们讨价还价的热闹场景,是电影院传来的嘈杂声。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点滴,却构成了小镇最真实、最动人的模样,成为了我心中永恒的情感寄托。每当回忆起这些,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属于小镇的独特印记,是岁月长河中永不磨灭的星光。

城关镇,宛如岁月长河中的一叶轻舟,在起伏的丘陵怀抱中,悠悠荡荡地前行。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承载着人们的悲欢离合,见证着时代的风云变幻。在这个看似平凡的小镇里,人们过着清清淡淡的日子,平和笃定,轻松安逸。

记得很多年前,我参加元旦环城跑的情景。从衙前口出发,怀揣着满心的期待与激情。沿途经过最热闹的电影院,那醒目的招牌在阳光下闪耀,大门前人来人往,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再跑几分钟,便到了北门桥头,一过桥便是城外。站在桥头,望着远方的田野和山峦,心中感慨万千。那一刻,我仿佛与小镇融为一体,在简单的烟火气息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力量。那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质朴情感,虽不浓烈,却足以温暖一生。

街道两边的枫杨树,它们绿了又黄,黄了又落,落了又绿,年复一年,从未停歇。每一次的季节更替,都见证着小镇的兴衰与人们的喜怒哀乐。三十多年前,当我背着行囊,初到县一中工作时,站在小镇的土地上,内心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泪水在眼眶中打转。这座小镇,就像龙应台说的,如一个未曾被打开的抽屉,充满了未知与期待。

即便在岁月的长河中历经风雨,岁月的风沙在某些事物上留下斑驳的痕迹,可我对这个小镇的认知与情感,却在时光的磨砺中愈发深刻。至今,我在这里已然度过了五十多个春秋,然而,这座小镇的神秘面纱,我至今仍未完全揭开。它宛如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每一行都蕴含着岁月的智慧。我对它怀着无尽的好奇与热爱,这份情感在心底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我钟情于小镇里的形形色色的人们,无论是血浓于水的亲人,还是在生命中与我有缘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亦或是给予我帮助与陪伴的朋友,每一个身影都成为了小镇画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我漫步在这熟悉而又亲切的街道上时,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之中,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诗意与美好。

小镇中的小巷,是岁月沉淀下的瑰宝。它们如同隐匿在繁华背后的净土,虽不显眼,却蕴含着无尽的韵味与魅力。走进小巷,曲径通幽,仿佛踏入了时光的回廊。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历史气息,它静静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仰山书院,这座承载着无数智慧与梦想的学府,见证了小镇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令王安石、陆九渊等历史名人留下诗词的翠云寺,更是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清代末期赣抚地区最大的私人藏书楼——见山楼,闪耀着文化的光辉。而曾经流金的炼金场,则见证了小镇的繁华与繁荣。

走进这些小巷,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向历史深处的大门。在这里,我可以用自己的眼光去探寻小镇的过去,用手中的笔去描绘小镇的现在,用心灵去感知小镇的独特文化气息,去触摸那份沧桑厚重的美。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眼,都能看到岁月的痕迹。它们承载着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对现在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而现在,小镇的名称早已改为秀谷镇。但我们在繁华喧嚣的城市中奔走时,身心被尘世的纷扰裹挟,疲惫不堪。心中常常涌起一股对宁静的渴望,如同干涸的土地渴望甘霖的滋润。于是,心中的那一个城关镇便成了心灵的栖息之所,成了我们在人生旅途中苦苦寻觅的宁静港湾。

那时候,小镇没有车水马龙,没有高楼大厦,只有那份宁静与祥和。走在小镇的街道上,听着脚下的石板路发出的“嗒嗒”声,看着街边悠闲漫步的老人、嬉笑玩耍的孩童,感受着微风拂面的温柔,内心便被这份宁静所填满。小镇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用她温暖的怀抱,包容着每一个疲惫的灵魂。

小镇需要的是人们对它的归属感觉。这种归属感,就像婴儿对母亲怀抱的眷恋,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情感。只有当我们把小镇当作自己的根,当作心灵的寄托,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魅力与温暖。心中有小镇,才会有柔情;心中有小镇,才会有宁静。初夏里,走在小镇的街道上,虽然少了些许姹紫嫣红的绚丽和绿叶葱茏的生机,但它依然藏着我的幸福,唤起我的柔情。那一份平凡而又真实的生活,那一张张熟悉的笑脸,那一声声亲切的问候,都让我感受到了小镇给予我的无尽温暖。

回首往昔,回到那个曾经给予我们无尽温暖与感动的小镇。回首那里有我们的根,有我们的情,有一段无法忘怀的岁月。城关镇,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它用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天地。

回首过往,城关镇的点点滴滴如同一股温暖而又坚定的力量,始终陪伴着我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那熟悉的小巷、温暖的乡音、亲切的乡邻,都成为了我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无论身处何方,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小镇的模样始终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中,挥之不去。

愿每一个走进小镇的人,都能在岁月的怀抱中,聆听小镇的故事,感受那份深深的情感,如同我一般,将自己的半生岁月交付与它,沉醉于这份独有的宁静与美好之中,在时光的长河里,留下属于自己与小镇的独特印记。



【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