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新塘(随笔)

作者:九羊    发表时间: 2025-04-25 08:21:29     阅读量: 251     作品授权:A级       收藏 打赏

再走进新塘,就如同开启一次心的旅程,那是一场与记忆、与历史、与生命对话的奇妙之行。

琉璃乡新塘村,规模不大。村子沿着一条东西向的横道铺展开来,南北方向的纵深较为浅狭,使得整个村子有着一种独特的空间感。老屋如同岁月的守护者,静静地靠在村子的内部,它们承载着往昔的故事,斑驳的墙壁、陈旧的门窗,每一处痕迹都是岁月的镌刻。而新楼房,则像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孩子,大都分布在村子外围,它们带着现代的气息,与传统相互映衬,构成了一种新旧交融的和谐画卷。

东村门是一座别具韵味的过街楼。有寨墙,与毗邻的祠堂高墙并肩而立,让人感受到一种壁垒森严的气息。过街楼的内外拱门皆有额题,外在的额题是“紫峰春蔼”。这四个字像是从春天的紫峰山间吹来的一缕清风,携带着生机与希望。而内为“延绥著绩”,这简单的四个字背后,又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呢?它们就像一首无声的史诗,诉说着村庄的往昔岁月,显示出村庄深厚的文化底蕴。

走进村子,右手边高台之上那座修葺后的“博厚公祠”立即映入眼帘。修旧如旧的理念在这里被完美地诠释,祠堂依然壮观无比。就像时间在这里停住了脚步,又像是历史在与现代握手言和。那座里坊门,就像是隐藏在岁月深处的一首小令。额题“环翠”二字,简洁却富有诗意。左右的那一行行小字,上款“乾隆己丑年”(公元1769年),下款“冬月谷旦立”。清乾隆三十四年的那个冬月谷旦,是怎样的一个清晨或者黄昏呢?也许当时工匠们怀着虔诚的心,一笔一划地将这几个字刻下,从此这里坊就有了独特的标识。而里面又套着“福星一路”门,仿佛是一条通往幸福的指引,每一块斑驳的门石都像是幸福的足迹。左侧还有“西园”宅门,仅仅是这一座座门的林立,就足以让人觉得文人气息无处不在,这种气息就像清新的茶香,弥漫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我对这个村子的喜爱也在心底油然而生。

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一片长满竹林的高坡吸引了目光,那座祠堂在这片竹林的怀抱中静静地矗立着。仔细地辨识,才看出“克绍公祠”四个字。竹林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这座祠堂的历史。

再走一段路,一座嵌有“进士第”额题的西村门出现在眼前。“进士第”三个大字苍劲有力,犹如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在诉说往昔的荣耀。上下款两行小字更是将岁月的距离拉长,上款为“永乐乙酉进士余远”,下款“光绪丁丑季春重修”。永乐乙酉即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那是明朝初期,一个新生王朝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年代,余远中进士,想必是带着全村人的骄傲,开启了他仕途的篇章。而光绪丁丑即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的重修,又像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声叹息,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这座“进士第”在风雨中或许有过破败,有过落寞,但又被重新修缮,在不同的时代里保持着自己的尊严。

穿过“进士第”门出村,眼前豁然开朗,一片田野就像一幅巨大的绿色画卷在眼前展开。村民们已经在田间忙碌着插秧,那弯腰的姿态如同在大地之上书写着对土地的热爱和敬畏。“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虽然不见子规声,也不见如烟的雨,但那农人们忙碌的身影和一派春和景明的气象,让人心中满是生机与希望。这片田野仿佛是村庄的心跳,它的每一次律动都与村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一片水汪汪的秧田,就是村庄的希望田,孕育着未来一年的丰收。

然而,出村不远,眼前出现的一幕却让人心头一震。两棵长出绿叶的枯树出现在眼前,它们的树枝凸凸的,惨白的模样像是岁月无情的作弄。我不禁顺口吐出:“缺憾的美啊!”是啊,在这看似不协调的存在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生不也是这样吗?谁能说自己的整个人生是完美无缺的呢?就像这枯树,虽然失去了昔日的生机,但那新生的绿叶却又像是生命在困境中的挣扎与希望。面对生活,我们是否也应该学会放下那些曾经的遗憾、失落和不圆满呢?如果能够放下,那么每一天都会如同那澄澈的碧水蓝天一般,纯净而美好。

思绪又飘回到刚才在村子里看到的女祠。那是一个充满了故事的女祠,祠中的主人公,她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坚韧。新婚之夜丈夫不幸去世,那是怎样的一种绝望啊,就像在美好的梦境中被突然抛入黑暗的深渊。可是她没有屈服,没有在悲痛中沉沦,而是在以后的寂寞孤独的日子里,守着一份坚贞,执著一份思念。她把自己残缺的人生书写成最曼妙的风景,那风景里没有自怜自艾,没有怨天尤人,只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她用心中的淡定与从容,努力地靠近阳光,如同在寒冷的黑夜中寻找那一丝温暖的曙光。她与每一季的温暖去深情相拥,无论是春日的繁花,还是夏日的清风,都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她用自己生命的时光积攒思念的一砖一瓦,就如同一个执着的工匠,精心地构建着自己的灵魂圣地——那座巍巍的祠堂。她在岁月的长河中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存在,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她就像一朵盛开在废墟中的花朵,虽然遭受风雨的洗礼,但依然散发着醉人的芬芳。

我们登上村边木鱼山。在木鱼山上远眺的时候,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更加开阔。此时,只需用淡雅的初心,就能获得一份自我的清欢。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我们的心常常被各种琐事填满,被名利所累。而在这里,在这木鱼山上,一切都变得简单而纯粹。不如卸下半生行囊,那些行囊里装满了过去的回忆,有欢笑,有泪水,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此刻,放下它们,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不再追求那虚无的圆满,而是坦然地接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只求无悔。

山上的春风习习,它就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抚摸着脸庞。我手指轻扣石壁,那一瞬间,仿佛有一种力量从指尖传入心底,一份沉静幽幽入怀。在这自然天地间,所有的烦恼和忧虑都已经轻松地放下,岁月的宽厚如怀抱,将我包容其中。立在木鱼石上,举目远望,我的心在一刹那间温暖了。那温暖就在眼前的碧水蓝天之中,那澄澈的蓝天像一块巨大的宝石,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洁白的云朵像是棉絮飘浮在空中。而那暖阳将它的温暖洒向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还有那淡淡的花香,不知道是哪一朵花在悄悄地散发着自己的芬芳,让这空气都变得甜蜜起来。这一切的乡村景色,就像一首田园诗,每一个字都不需要雕琢,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当我的身心融入在木鱼山中的时候,心中暗生一种情愫:一个人真正的修养是能在大自然中沉淀自己,使自己不炫耀不张扬。你看,山中那些巨石,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无论风雨如何侵袭,它们都是在不动声色中坚强。它们高高地屹立在那里,承载着岁月的重量,不诉苦,不喊累,在万卷苍茫中微笑。那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淡定,是一种看透世事后的从容。它们就像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默默坚守自己的人,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坚守自己的本心。而我也想成为这样的存在,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不追求表面的风光,而是注重内在的修养。

“试敲木鱼即菩提,一云一风皆飞絮。”我在新塘叩问木鱼石,这木鱼石仿佛有着神奇的力量,每一次叩击都像是叩问自己的灵魂。我相信在平淡的日子里就是真实。就像这新塘村的日子,春种秋收,寒来暑往,每一年都是如此的重复,却又每一年都有不同的故事。在这平凡的日子里,我们可以看到村民们在田间劳作的身影,可以听到老人讲述古老的故事,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在简单的生活中得到滋养。

在新塘村的旅程,是一次与心灵的深度对话,是一次对生命和人性的重新审视。它让我明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应该保持一颗纯净的心,以淡定从容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去宁静,去温暖,去绽放生命的力量。



【编辑:杨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