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之南,兴邑之东,江背镇雄踞其间,揽山水之胜,承人文之厚,谱就一方锦绣篇章。
其地势蜿蜒,丘陵起伏,东倚东村、樟木,南接杰村,西毗潋江、长岗,北邻鼎龙,恰如翠玉镶嵌于赣南大地。马长岽傲然耸立,海拔近六百,为镇之脊梁,群山环抱,似翠屏罗列,护佑这一方水土。江背、高寨、来源三河奔涌汇聚,一路欢歌注入江背河,再经水沟村融入兴邑东河,奔赴平固江,润泽两岸沃土,滋养万千生灵 。
江背历史源远流长,明代称赤坳,清代易名江背洞,客家人自闽西粤东迁来,带来古老文化与方言,客家风情浓郁醇厚。圩茶文化可溯明朝,“古龙岗梅窖擂茶,江背细茶”声名远扬 。集市上茶馆林立,茶香四溢,人们围坐品茗,谈天说地,或是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传承着“茶馆说事”的优良传统,尽显乡土人情与和谐之美 。
此地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清代一品提督曹才禄,金戈铁马,威震四方;原江西省委书记杨尚奎,心怀苍生,造福桑梓;红军长征十八勇士之一杨尚堃,戎马倥偬,保家卫国;周爱民任职苏政协主席、南京市市长,鞠躬尽瘁,为人民谋福祉;“魏家三杰”各展风采,魏洪亮少将投身革命,魏国禄奉献军旅,魏廷槐心系民生。他们是江背的骄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江背人奋勇前行 。
江背矿产富饶,钨、莹石、钾长石深藏地下,红石、黑芝麻石储量可观 。农业繁茂,水稻作为主粮,岁岁丰收,滋养着一方百姓;席草摇曳,织就“江南草席之乡”的美誉;油茶飘香,油脂润泽万家;烟叶、蔬菜绿意盎然,供应城乡;脐橙、花卉争奇斗艳,装点田园。畜牧业中,生猪肥壮,鸡鸭鹅欢叫,奏响丰收的乐章 。
交通更是便捷,319国道、兴赣高速、兴泉铁路、瑞兴于快速路纵横交错,穿境而过,如血脉贯通,让江背与外界紧密相连,物流、人流、信息流奔涌不息,带来发展的机遇与活力 。
自然景观得天独厚,青云山、钟鼓山遥相呼应,丹霞地貌鬼斧神工。华坪公婆石、穿鼻岩栩栩如生,引得电影电视纷纷取景,让江背的美走出深山,展现在世人眼前 。
如今的江背,在新时代的春风中蓬勃发展。党建引领,产业兴旺。席草产业蒸蒸日上,采摘园里,瓜果飘香。
江背,这片充满希望与梦想的土地,历史与现代交织,自然与人文辉映。愿它在未来的岁月里,如展翅大鹏,扶摇直上,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
【编辑:王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