煨薯

作者:王雪荣    发表时间: 2023-09-26 15:25:43     阅读量: 1002     作品授权:A级       收藏 打赏

又是好些天没出校门了。自从大学毕业后,在中学教书,生活非常简单,从宿舍到教室,从教室到食堂,构成一个简单的三角形。昨天晚上偶尔走出校门,才发现没有房屋遮挡的大街已经是寒风削肉,冬天就这样不经意地带来了冷意。走在空旷的街上,立即闻到一股奇香扑面而来,这是久违的烤薯的香味。

每年寒假,在校门口总有一位年过六十的安徽老者,在离校门一百米处,放着一个硕大的烤炉,烤炉里面是烧的通红的碳火,老者把薯放到架在炉壁的铁架上,用碳火细烤,烤熟了时,那香味就从街头往校门里飘,香味十分诱人。每当放学时,有些闲钱的学生,往往会买个烤好的薯,一边用薯暖手,一边细细的吃着。老者也就靠烤薯维持自己的生计。

薯,在我的家乡,是再普通不过的农作物了。因为薯的操作过程比较简单,只要在每年的五月份时用剪刀把薯藤剪成一截一截,每截留一个节,然后插到松好的土地里面,中间只要锄一次草和松一次土就可以了,到冬天时,就可以直接去收了。薯滕可以喂猪,薯也是很容易填饱肚子的东西,产量也高,因此在以前的困难时期,几乎每家都会种上点薯,一到冬天便可用来充饥。

我家乡种的薯有两大类,一种是红皮白心的,我们把这种薯称为饭薯,饭薯比较硬,并且水分不多也不够甜,但煮熟后吃入口却格外的香甜;另一种是黄皮红心的,我们把这种薯称为红心薯,红心薯脆并且水分足,也比较甜,生吃很好入口,但煮熟了后却少了一分饭薯的香味。

薯的吃法有很多种,除了生吃外,可以放到水中或是稀饭中煮,也可以放到沙窝里的饭上蒸,还可以加工成薯片,做成薯粉丝,也可以做成薯粉丸或是用火烤等等,只要随意加工,给人的口感都非常好。

那么,你们吃过煨薯吗?我想在乡下成长的孩子大多是吃过的。

煨薯和烤薯不同,煨薯并不是放在壁炉里去烤,而是直接埋在碳火中煨。当然煨薯也很讲究技巧,它要求薯四周的碳火要均匀,还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否则很容易会煨焦了,或是只煨熟了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说,这样煨出的薯非常有味道。

我对煨的薯有一种特别的好感,主要是他的香味,由于我小时候特别挑食,有很多菜都不吃,连稀饭也不喜欢吃,因此一到冬天,薯便成了我的唯一爱好的口粮了。而薯的各种吃法中,我又特别钟情于煨的薯。

记得小时候,每当中午放学回家时,就是到处找吃的,当然首先就是直接拿着火钳去翻灶堂下的那些已经燃尽的灰堆。因为母亲在早上煮好饭后,总要先在灶堂下放进几个薯,然后才去山上砍柴,等我们几兄弟放学时,薯也煨的熟透了,我们总是跑着回家,因为最先回到家的人可以抢到一个大点的薯吃,吃好薯后,再吃点饭,然后在院子里晒一下太阳,就可以去上学了。有的时候也是先吃饭,等到在上学的路上时再吃薯,这样便可以让同伴看着你吃,看他流口水的样子。当然,狗这时也成了你忠实的跟伴,它喜欢跟在你的身后,等你把薯皮剥下来时,随手一扔,狗便会迫不及待的去吃薯皮,有时薯皮还没落地便进入了狗的嘴里,这样,用薯皮戏狗也是儿时的一大乐趣。

自己煨薯又另有一番滋味,尤其是在野外煨薯,是节假日小孩子们的一大乐趣。每逢冬天的节假日,吃好早饭后,我便和一群小伙伴各牵着一条牛到山坡上去放,而能够放牛的各个小山坡上,都有我和小伙伴们挖好的火坑,到了山坡上后,我们便把牛绳缠绕在牛的脖子上或是牛角上,让牛自己去觅食。冬天田地里的农作物少,不用担心牛糟蹋了人家的庄稼。放好牛后,我们便分好工,一半人去找干枯的柴在火坑里生火,另一半人去地里挖薯,挖薯也有诀窍,因为长了薯的地方,泥土会自动裂开,有的甚至还可以看见红红的薯皮,挖的时候有时要用小木棍去挖,否则很容易伤到手,当然如果能找点水先把要挖的地方泼湿,便能事半功倍。在乡下挖别人家地里的薯,也不是什么大事,因为几乎每家都种了薯,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就算是被薯的主人看见了,也只是说一两句,并不深究。挖好薯后,我们便找一个小溪去洗干净,然后那些伙伴的火也就生好了,等到火燃尽后,我们便把各自选好和薯埋到火堆里,在各自的埋薯的地方用根不同的木柴做个记号,以便取薯时不会弄错。

埋好薯后,我们便可尽情的玩乐,有时便玩些抓人或是捉迷藏一类的游戏,等我们玩到不想玩时,就有人会大叫:“熟了,薯熟了,取薯吃了。”于是大伙便一拥而上,用小木棍小心的扒开火堆,生怕弄破了薯皮,取出薯后,有时薯还很烫,我们又不舍得扔到地上,便把薯在两只手中来回的抛着,直到薯不再烫手,才找一块草地坐下来,一边剥着薯皮,一边香甜的吃着,一边吃还一边说笑着,比着谁的薯更大。也有的时候,会有一两个人的薯因为太大而没有煨熟,等到我们取薯时,大家都在吃薯,而煨大薯的人便只能看着我们吃流口水,有的人忍不住,也不管有没有熟透,也取出来吃,一边吃还一边冲我们一个劲的傻笑。

等到吃完薯,再玩一会,太阳便开始偏西,大家估计各自的父母亲已经做好了晚饭时,便牵着牛悠悠的回家。

虽然现在我的年纪已近而立了,但只要一到冬天,一闻到街上飘来的烤薯味,便会想起煨薯来,想到小时候的简单的幸福快乐。有时春节期间回到家,看到家里存放的薯,总想去煨一个来吃,但又不大好意思,父母也不会主动去煨,他们以为我进了城,对薯这种低贱的东西不再钟情,我也不好意思跟他们说。有时父母到田里干活时,侄子缠着我要吃薯时,我但会选几个中等个子的薯放到灶堂下,顺便也给自己煨一个,侄子毕竟还小,有时薯才一煨下去,便急着要吃薯,这时我就只好给他讲点故事,或是陪他玩点小游戏,转移他和视线。等到薯煨熟了时,便取出来,和侄子一起坐到院子里边晒太阳边吃,有时还会和侄子抢着吃彼此手中的薯,其乐也融融。

煨薯,是每个乡村小孩都会经历的事情,简单而有趣,充满着浓浓的乡野风味,是城里孩子无法体验的。

今年,冬天又到了,我又闻到了这致命的烤薯的香味,思绪马上就飘回了家乡。这时总会瓣着指头算离春节还有多久,盼望着早日放假,那么我就又可以回到家乡亲手煨几个薯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