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

作者:张英芳    发表时间: 2023-12-09 22:21:47     阅读量: 941     作品授权:A级       收藏 打赏

今年是帆书十周岁纪念,我有幸与帆书共同度过了七个春秋。感恩感谢每次遇见!每每听读帆书,欣幸每每此刻的自己拥有如水的心境!

听读完樊登老师本期的经典讲解,字字珠玑,感叹时间太短。句句诛心,倍觉时间又太长,没错,本期所听读到的正是欧文·亚隆的《生命的礼物》。他是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写过很多以死亡为主题的书,比如《直视骄阳》《当尼采哭泣》《诊疗椅上的谎言》等,这些都是其著作。当他的人生真正直面死亡的时候,竟然是他与妻子即将分别的时候,源于此,这本《生命的礼物》正是夫妻俩共同完成的。

或许,此刻的你正和我一样迫不及待想知道生命的礼物究竟是什么吧?

诚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吧。有人认为欧文·亚隆的妻子是他生命的礼物,或者他们是彼此生命的礼物。事实上,生命的礼物在此指的是死亡本身。

开篇,欧文·亚隆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他的心脏每分钟只跳动30次,随时随地可能失去生命。他自己觉着这实在是荒谬,自己的人生竟然被一个这么准确的数字所限定。但就在玛丽莲陪他看病期间,妻子却又突然失语了,持续5分钟无法说出一句话(这是典型的中风的症状)。2019年,妻子——87岁的玛丽莲被诊断得了多发性骨髓瘤。此时此刻,她跟丈夫欧文提议,自己心里有一本书,希望两个人一起把它写出来(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是他们以一人写一章的方式完成的,一直写到玛丽莲去世)。

该书中最重要的一个主题是“如果生命没有多少遗憾,面对死亡会更容易些”(这既是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主题,也是尼采哲学其中的一个主题)。

在那些痛苦煎熬的日子里,玛丽莲愈加体悟到自己的生命与他人紧密相连一一不只是与丈夫和孩子们,还有许不断地鼓励着自己的朋友们。

的确如此!

那些无声的温暖足以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除了家人,我们能拥有这些朋友确是如此地幸运。我们终将会明白,一个人活着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同时也是为了他人。道理显而易见,但时至今日我才深味其中内涵……

死亡焦虑在病人生命中的份量远高于人们的普遍认知。当一个生命接近尾声,这会对我们有怎样的影响啊。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镇定,心如止水罢。

每天早上,欧文和玛丽莲都会在后院小坐,回忆着彼此共度的光景,细数一起走过的日子,沉浸于往日美好时光……

听读到这里,我(们)不禁又一次陷入深深地思悟中,这便是存在主义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命题:如果我们的生命没有死亡的参与,没有一个死亡的界限在那儿等着我们的话,我们这一生当中的所作所为都会变得毫无意义。比如,我们的爱,我们的理想和追求,我们的财富和事业,统统都将会变得毫无意义!此刻,我们不得不承认死亡才真真正正是我们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一份礼物啊!

欧文又说:“我们俩这一生,是充实而酣畅的。有很多可以安抚有死亡恐惧的病人的理念,但其中最有力量的莫过于促使他们思考如何活得无怨无悔”。

着实如此!

好好地活下去,有意义地活着,这不正是向死而生的意义么?如此,或将死,或死后,终无所憾罢!

玛丽莲拉着欧文说:"欧文,我真的受够了这般生活了。我迎接死亡,我希望再也没有疼痛和恶心,再也没有化疗脑和这种持续的疲劳和恐惧感。请理解我,相信我!我现在活着只是为了你!一想到要离开你,我就伤心欲绝。但是欧文,是时候了。拜托,你得让我走。"

此刻,17年前,父亲被病痛无尽折磨的那些日子恍若刚才。此时,泪,如泉涌,心若刀割……我顿然想起梁晓声《人世间》中所说的,“如果最亲的人去世了,最初你不会那么痛,因为你缓不过来,反而最难过的是在之后的时光里,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想起他时,看见他曾经爱吃的美食,用过的杯子,鼻子一酸,泪流满面,想起他在该有多好,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失去亲人最难过的不是失去的那一刻,而是日后想起他的每一刻。”所言极是!


在聆听樊登老师讲解这本书时,我几乎一直是流着泪的!这部由两人合著的《生命的礼物》,是生命与死亡的交响乐,是超越死亡的生命赞歌,是玛丽莲的死与欧文的活,是给予我们的最珍贵礼物。基于此,我鼓足勇气且一气呵成,但愿以上些许文字能带给此刻的我们几许慰藉吧。

  • 2023-12-21 13:28:53
    网友: 张英芳

    谨以此篇献给每个热爱生活的人!

  • 2023-12-11 20:35:42
    网友: 张英芳

    第七自然段第二行,漏了一个“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