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冤 名将赵括

作者:孙鹤    发表时间: 2023-02-14 07:13:28     阅读量: 401     作品授权:A级       收藏 打赏

纸上谈兵,赵括,这是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几千年的铁案,罪名是40万赵军士兵被坑杀。

历史的真相并非如此。笔者依据大量史料得出一结论:千古奇冤,名将赵括。       

一、实战证明赵括治军有方,深谙用兵之道

作为军队的最高指挥官,治军是否有方,指挥是否有力,要从最终的实战效果来体现的,名将是通过名战役来体现的。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这是赵括接替指挥权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全部变更了原来约束部队的法令,调动设置官吏。目的是保证军令畅通,令行禁止,指挥有序。太史公其实通过几个场景的描述,明确回答了赵括调整的效果。

首先一个插曲,在廉颇传中太史公对赵括接掌指挥权后有句“士卒离心”,是紧接着赵军粮道被断绝时写的,但在白起传中,关于赵括的记述着墨更多,却只字未提军心问题,这是矛盾的。从后续赵括整个作战指挥过程看,丝毫没有士卒离心的表现。“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这是最后组织赵军冲击秦军的描述,背景是绝食46天,到了人肉相食境地的45万大军,在如此艰苦的境况之下,赵括不但能组织起这支庞大的饥饿之军发起冲锋,而且对秦军造成了几乎是毁灭性的重创,其部队杀伤力用恐怖来形容丝毫不过分,其杀伤效果是一比五的交换率(具体交换率后文解释),赵军杀伤力之强悍可谓古今罕见,这是士卒与主将一心用命的直接表现。假如士卒离心,怎么可能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呢?

“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赵战不利”,赵军主动出击,在这个过程中,追击、攻击、被围、粮道被断、秦军攻击,结果仅仅是“赵战不利”,不是大溃大败,或损兵折将,通俗点就是赵军没赚着便宜也没什么损失。整个过程有攻,有追,有守,有序展开,几十万大军攻守转换自如,主将指挥素质、士兵训练素质、军心齐整程度跃然纸上,哪有士卒离心之态?

孙武指挥宫女演练阵法尚需要杀几个立威以保证军令畅通,赵括接管部队没多久就完全达到孙武的指挥效果。“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立竿见影地在实战中检验了赵括的治军有方和在军中的威望。

这种状态一直保持到赵括战死,赵军自始至终没有出现过溃败,而仅仅是赵军败。一般情况,主将战死,军队群龙无首,那将是一个溃散奔逃的情景,著名的风声鹤唳,即源自苻坚90万大军的溃败,“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肥水为之不流”。太史公干脆利索的“赵军败”,其含义是深远的,主将战死了,部队集体放下武器,不打了,直接投降,既没有溃散,也没有自相践踏造成伤亡,几乎完整的放下武器,集体投降,军队始终有序,这足以证明赵括治军有方、军纪严明,其名将之风以及在军中的威望,在这三个字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赵军杀伤力强悍,重创秦军

军队战力体现在杀伤效果上,太史公惜墨,没象现在研究战史一样,战前、作战过程、战后统计、战果分析等详细罗列,但还是给出了赵军杀伤秦军的基本数据。“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仔细梳理这几句话,就能计算出赵军参战兵力及损失情况。

从廉颇接仗开始,到最后战败被坑杀,赵军总计亡士兵45万人,其中投降被坑杀40万,释放240人,那另外5万自然是战死的,没有逃亡的。那么杀伤秦军呢?太史公未直接说,但在后文借白起之口交代了,“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注意这里用的是“秦卒死者过半”,没有计算伤者,秦军在长平之战中损失可谓异常惨重。

秦卒死者过半到底应该是多少呢?史记没记载,我们可以根据双方兵力估算,赵军数据是准确的,而且是精确到个位数,没有逃亡没有突围的,遗其小者240人归赵,其他的全死了,赵军总计参战兵力45万是准确数(秦军数人头赏军功,赏格极高,因此,在人数计算上是很准确的),基于赵军参战兵力,作为进攻方,而且是包围战或着是进攻战,秦军参战兵力至少在50万以上。

孙子兵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史记记载并没说秦包围赵军,“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後,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秦军急于决战,充其量是个“倍则战之”的兵力对比,而实际做的是“敌则能分之”,双方兵力应该是相当的,应该超过45万,但没有达到倍数关系,估算秦军参战兵力至少50万。

白起“秦卒死者过半”,可以有两种解读,即举国兵力的过半和参战兵力的过半,从国内空来看,似乎应该是全国兵力的过半,那秦军参战兵力至少应该在90万到100万,如果以此计算,那赵括的直接就是战神了,这数据有点太过悬殊,暂且以秦军参战兵力50万计算,结果就是赵军以5万的代价杀死秦军至少25万人。

这25万秦军是在哪里被杀死的呢?

“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廉颇对阵秦军,基本是小打小闹,没有发生大的决战,因此,无论秦军还是赵军损失都不大。

“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赵军进攻,秦军佯败坚守,此时也没有发生剧烈大战;“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赵军在秦轻兵进击情况下,也仅是战不利,没赚着便宜,自然也没有大的损失。

从以上记载看,直到赵括组织最后的冲击之前,赵军和秦军此前都没有发生大规模决战,双方都没有大的伤亡。那么,赵军阵亡5万和“秦卒死者过半”只能发生在“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这四五复之的反复冲击过程中,这是双方决战,秦卒死者过半就是发生在这里,赵军战死的5万也是主要在这里。

面对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秦军,接军不久的赵括,在“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的情况下,以一比五的杀伤交换率重创秦军,展示了赵括超强的军事指挥能力和无人匹敌的军中威望,古之名将几人能为此?此战绩足以让赵括以名将身份彪炳史册。


三、赵括一军对阵强秦军倾国之力

如果仅仅是两军对阵,通过前面分析,赵括即便不完胜秦军,也绝不至败,赵括实际是败在战场两军之外。“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这是国君都亲自出动的全国动员,以倾国之力来助战长平。即便如此,赵括 “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依然镇定自若,并无慌乱迹象。此后的46天里,史记只字未提赵国在这个时候做了什么,似乎什么都没做,即便做了,对于长平之战也是无效作为,并未有一兵一卒一粟进入赵军营中,这才是赵括失败的军力国力原因。如果赵国组织兵力救援,拼命冲杀而不能打通粮道,估计太史公怎么也得带上一笔赵救援不力,不着一字,说明根本就没救?这就不好妄自揣测了。赵括以没有后继没有粮草没有丝毫后方保障和支援的孤军对抗倾国之强秦,这已经是跌入谷底的弱势了,赵括竟然取得了以5万之代价宰杀秦军超过25万之众的辉煌战果,赵军此时在兵力乃至气势上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我们不能忘记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战例,赵军“四五复之……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四五复之,不但没有三而竭,反而是一个越战越勇的态势。赵括不是输在指挥不力,士不用命,甚至也不是输在综合国力不济上,赵括仅输在他死早了。


四、赵军为什么开始没有突围

以如此强悍的杀伤力,赵军开始突围是易如反掌的,但为什么没有突围而是坚守以待救至?这要从赵括为将的目的和出发点考虑,廉颇帅大军拒秦,目的是决战击溃秦军,因初战失利而转入防守,赵王不高兴而换赵括,那赵括初战被围,岂能突围一撤了之?回去赵王还不杀了他?因此,他筑壁坚守,以待救至并非不能突围,而是要等待后援粮草上来,继续决战,这才是赵括等待的目的。奈何赵国无为,待粮不至,赵括只能率饥饿之兵决战,这个时候的决战,主帅亲自冲阵,赵括拼死搏战志在必得的强悍意志纵贯全军,给予秦军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秦卒死者过半”。

白起用兵,佯败诱敌、出奇兵断粮道、隔绝赵军,一招一式,深谙兵法之道,始终把握着战场主动权,不负百战名将之名,但赵括全然没当会事,以饥饿了46天的疲兵给予秦军死者过半的致命打击,秦以反间计引出赵括,实没想到引出的是一个煞星,如果不是偶然因素,赵括被乱箭射死,已经被干掉一半的秦军,被已占兵力绝对优势的赵军全灭了根本就是易如反掌,百战将星武安君就此陨落,也未可知。倘若如此,历史就会改写,秦灭六国的大一统也就不会有了。

  • 2023-02-16 08:44:33
    网友: 匿名

    推翻千百年来的陈见、成见,气势磅礴,高屋建瓴,在丰富、准确的史料中树立自己与历史相背的观点。

  • 2023-02-16 08:05:54
    网友: 匿名

    史料翔实,见解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