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古村落(散文)

作者:细人    发表时间: 2024-08-16 17:55:34     阅读量: 1343     作品授权:A级       收藏 打赏

查济古村是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辖村,距今已有1380多年的历史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和中国景观村落。因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风景古朴端庄秀丽,故历来受到画家、摄影家青睐,被誉为中华写生第一村。到目前为止,查济古村是我国现存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明清古村落。

从景区游客中心入口进去,沿着许溪河由东往西步行游览,可见古村依河而建,两岸巷陌皆用石板铺砌,路随水转,曲折迂回。我们经过了查济邮驿、凤翥堂等建筑,首先来到“财神桥”。此桥为平拱石桥,宽约两米,桥上照壁和桥旁财神楼乃近年复原的,木质的财神楼横跨在河旁巷道上。在古代,桥作为河流水口的锁钥,桥上照壁犹如大闸,喻为水流财气不走。

往前走便是“宝公祠”古建筑,此乃查济保存下来的最大祠堂,位于许溪河下游要道,是沿河逆流观景的第一处景点。其外表乍看普普通通,无甚特别;但走进祠内,可感其建筑气度不凡,且非凡之处全在内部构造和细节上,房梁屋柱上面都有精美的雕刻。据查,宝公祠建于明洪熙年间(公元1425年),为纪念中兴五世祖查宝源而建,其建筑面积1192平方米,太平天国时毁于兵燹,清同治年间重建。现里面陈设了“查氏文化展”之“查氏谱牒文化”和“查氏之最系列”展示。据谱牒文化介绍,自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查氏逐渐南迁至江苏、安徽、江西等地。查氏之最系列则介绍了开国名将查国祯、著名纺织大王查济民、世界文坛巨星查良镛(金庸)、最具权威法学界人士查良鑑、现代最著名诗人之一查良铮等人物事迹。

再往前走一会,就是“德公厅屋”(位于水郎巷)。此屋是为纪念中兴七世祖永德公而建,门楼为四柱三楼牌坊式,古朴典雅、雄浑大方,是查济仅有的元朝古建筑。门楼第三层砖雕“鲤鱼跳龙门”为高浮雕,精细逼真,形象生动,十分珍贵。厅内前檐较低,檐柱楠木质,粗矮浑圆,柱础为覆盘式、无雕琢。

过了德公厅屋,有一巷道往南岔去,木易向南、细姐和我三人沿此巷道走了一圈,见有一个“九狮客栈”九狮客栈优雅别致。在一座民居外墙上镶嵌一块刻有“景履松承”的石碑,为翰林院编修孔贞运题。很快,我们又回到溪流旁的人行巷道,继续向前游览参观。

走过兄弟桥,见有一个叫“兄弟桥客栈”,砖木结构,门厅前有翘檐伸出,正屋顶上两边是马头墙,属古代徽派建筑式样。由此向前望去,巷道平缓、弯小,溪水潺潺,石桥座座,巷道旁民居灰砖、白墙、黑瓦,墙上挂着串联的红灯笼,一派江南乡村风光。

再往前走就到了“红楼桥”。建于明代的红楼桥,是查济最富有色彩的桥梁,为拱形石桥,长八米、宽五米、拱高十米。据记载介绍,早时在此桥上曾有一个小红楼,一些文人雅士常来此饮酒品茶;查济村原有108座桥,虽不复有往日风采,却仍存有红楼、天中、灵芝等15座小石桥受到游人关注和喜爱。其中红楼桥因拱高显得与众不同,且桥两边青藤翠蔓披拂,宛如“一帘幽梦”,常被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作为取景拍摄的最佳位置。

在此红楼桥处,我们正好与先一步到此的亮剑等游友会合。他们已经在此石拱桥上拍摄了许多照片,我们的到来显然壮大了照相队伍,亮剑又以同样的角度,给后来的每一个人拍了一张坐位照。大家还嫌不过瘾,又拍摄了一些不同的组合照后才罢休。我也站在红楼桥上,向来路的古村巷道与溪流拍下了几张纯风景照片,并趁队友们在此尽兴拍摄一人继续向前快步游览。

红楼桥前面不远处就是砖木建筑的“洪公祠”,此祠始建于明朝,扩建于清初,为纪念中兴五世祖查洪源而建。洪公祠前临许溪、背傍岑山,是一座景观与自然相结合的杰作,有衔山吞水之势。该建筑第三进更是匠心独运,充分体现了先人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理念。此后,还路过一座古民居,呈八字门楼,石框大门,门楣上石刻砖雕清晰可辨,上面镶嵌一块刻有“洪锦苑”的青石板,表明古宅的名号。

查济古镇的许溪在过了红楼桥后,有一处急转弯,从此开始,就到了“画家村”的地界了。一般的旅游团队跟着导游,从村口沿着许溪河岸一直走到红楼桥后,就会转到小巷子里去参观“走马楼”“二甲祠”等景点,不会再前行。我疾步走过画家村,只是匆匆一瞥,见一溜亭榭式房屋围成一个院子,仿佛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它静静地在溪边歇息,失去了往日的热闹。据传说,查济的画家村起源或许来自于大名鼎鼎的北京宋庄画家村。

我没有继续往上游的镇口桥游去,而是插到村里小巷道去寻找“走马楼”“二甲祠”古建筑景观。我独自一人边走边问,很快找到了走马楼。此楼是明代的两层建筑,一楼正中是客厅,两边是厢房;二楼为小姐绣楼,楼沿做鹅颈椅,俗称“美人靠”。院子内还摆放了一些石质雕刻和盆景,好像有人居住和打理。

不远处就是二甲祠古建筑。二甲祠又名光裕堂,建于明末清初,为纪念中兴六世祖查祈宝而建。门楼为五凤楼式,进去后可见一对门当十分醒目,进深便是光裕堂,偌大的四方形天井,给堂内带来充分的亮光。精雕细镂的木雕、石雕和“见木不见砖”的建筑风格是二甲祠的最大特点,相对于其它祠堂,该祠保存得较为完整。

二甲祠附近还有一个古建筑修饰得较新,白墙灰瓦,石柱门框,木雕窗扇,已被作为“吉瑞斋艺术馆”,专门收藏徽派三雕、明清家具和文房四宝等,门外也放置了许多动物石雕,可供游客免费参观、欣赏。

离开走马楼、二甲祠等古建筑,我又转到了村里的步行街上,发现这里的游客较多,成群结对地照相。步行街两边的古建筑,都已开发成了民宿如宝庆堂客栈、德润堂古韵民宿等,展现着古朴生活气息。想必来此采风写生的绘画爱好者或摄影爱好者们,会选择在这里住上几天。

我沿步行街的小巷道穿插,向在许溪边照相、游览的游友们靠拢,正巧碰到了用口袋机拍摄的维弟,我俩顺着街巷拍摄了一段视频后,走出了查济古村。朝东望去,我又瞧见了不远处进来时通过的财神桥。

匆匆游走了一遭,我发觉古雕、砖雕、木雕在查济古村随处可见。门窗扇格的木雕、厅堂柱础的石雕、门楼额楣的砖雕,均为精镂细刻,画面各异,呈现出或花鸟或禽兽或人物,无一不栩栩如生。古建筑前或有门楼牌坊,墙基由条石砌就,柱基为圆形雕石,门坊、墙裙、柱础、窗棂和门楣上都有精美的雕饰;房屋结构为多进式,屋内进深和开间都很大,有“一”字形或“四”字形天井,窗又极少,多在高处,采光通风良好。墙体青砖、屋上黑瓦,传统的双披屋顶半掩半露,躲在重重叠叠的山墙后面。

泾县查济古村,采用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借景手法,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溪流逶迤穿村而过,形成了“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汇流万户间;祠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它不失为一幅天然山水画和一座古建筑博物馆。在这里,一切都变得从容、宁静,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

 

注:1.查济祠堂:一个村落、一个家族,必然有它的祠堂,一般而言只有一个祠堂。但在查济,祠堂众多,因为所在之地查姓人群非常庞大,据说在极盛的明末清初号称有十万人口之巨,查姓人从一千三百余年前开始繁衍生息,支系丛生,一旦某一支系发达了,后人就会建祠堂以光宗耀祖、鞭策后人。宋末元初的查济人查郁因其人缘好,人财均异常繁茂,始开基立业,建宗祠、修宗谱,规模宏远。后其曾孙查桂申更为发达,生六子,个个发迹,原有祠堂108个。

2.宋庄画家村: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北京圆明园画家村。当时,大批画家被圆明园附近的房租低廉所吸引,自发到此租房形成了画家村。随着规模的扩大,原本简单的画家村逐渐变得鱼龙混杂。1995年,北京政府开始逐渐清理圆明园中的大批画家。于是,数十名画家为了追寻艺术与自由,跟随之前就离开的几名画家的脚步来到了宋庄,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二十年后,曾经荒凉萧瑟的宋庄已经发展为远近闻名的画家村。



【编辑: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