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一天天热了起来,而班上学习的气氛也变得紧张起来,除了各种各样不打招呼的小测验,还有需要公布排名的月考和期中、期末大考,弄得祖国的花朵们一段时间走路看人都一愣一愣的。
好在张不伦假期间从大哥那请教了些学习方法,并早早从他那借了一套自学教材,一开学就提前预习了大半的课程,因此学起来倒也并不吃力,每次考试偶有失手,也不会跌出前三名之外。
金小宝在他的那个学期一鸣惊人,代表学校参加了市里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竟然获得了一等奖,全程免费被保送去了市里的奥数学校。每个周日用一整天的时间进行思维拓展训练,备战省里和全国的比赛,由此也开启了他求学生涯中数年如一日起早贪黑,周末无休的苦逼生活。
张不伦的日子也不是很好过,学期伊始,不仅是教数学的江老师,就连班主任袁老师和自然课老师都热情高涨,义无反顾的加入了周末义务补课大军。数个周六在大家的默默祈祷后依然听到了补课噩耗的时候,大家都会将身子重重往椅背上一靠,仰面发出一声夸张的叹息:“啊……”
从江老师义务补课开始,再到所有老师全体上阵,大家终于发现自己所求到的各路神仙仿佛都是挺不靠谱的,就是花仙子他爸都不行。
就在那年,还有一个东西,弄得张不伦和金小宝有些头晕,夏令时开始了。
夏令时是我国的某位研究人员根据西方的生活方式提出的,因为这样做看上去可以每年为我国节省7.5亿度电,于是意见被采纳。从西方引进的夏时制,当时对于老百姓来说,可是旷古未有的事,很有点与国际接轨的新鲜感。操作起来说容易也很容易,只消在夏时制实行的前一天晚上睡觉前,将手表拨快一小时就行了。
第一次实行夏令时的时间是1986年5月4日的凌晨2点开始,然后到9月14日结束。在这个时间段内,时间被调快了一个小时,结束后又被调回一个小时。在后来的五年的时间内,夏令时从四月中旬的第一个星期天开始实行,然后到9月中旬结束。
夏令时被引进后,改变了人们的时间,很多人都不习惯,4至9月份的时间被调快一个小时,就意味着要早起,人们的生物钟也要跟着调整。夏令时结束后,人们的生物钟又要跟着调整。但是一同调整的不仅是每天的时间,还有工作时间和学习上课的时间。
而生物钟明显给带偏了的张不伦和金小宝,最初的几天总是困意绵绵,上课时哈欠不断,看什么都像枕头。
夏令时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低纬度地区的人们来说,百害而无一利,生活节奏被打乱,感到苦不堪言,调快和调慢一小时对低纬度地区根本就没有太大的作用。
我国本身就是一个中低纬度的国家,昼长夜短,很多人都抱怨不够睡,所以夏令时在我国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后来,人们实在是忍受不了了,加上不少专家总算站出来讲了句公道话,说夏令时的实行,纯粹是添乱。
因此,坚持了六年的夏令时就这样被废除了。
被上述因素占据了大量休息与玩耍时间的张不伦和金小宝,每周日那个夕阳西下,可以结伴在厂区自由玩耍的傍晚,每一分钟都成了他们弥足珍贵的时刻。
可是大院中张不伦同龄的小伙伴们,此时也只能三三两两地相聚了。没有到场的有的在补学校的作业,有的被家长看在家里复习功课,如此小规模的相聚,像过去那种呼啸而来呼啸而去结伴狂奔的集体游戏,是无论如何也玩不起来了。
不过他们很快找到了一种更加能体现品味并且实用的游戏,他们开始试着学起了骑自行车。工厂区内道路四通八达,都是水泥路面,是学车的理想选择。
游戏好玩,却与风险并存。车是从家中偷偷推出的二八大杠,从一开始要人扶着开始,等慢慢掌握了平衡后,大家纷纷迫不及待地想独立操作了。因为是成人自行车,大多孩子还没长到自行车的高度,于是就只能扶着自行车龙头,一只脚踩在脚蹬上,一只脚在地上用力地蹬,助力自行车跑起来,然后从大杠下面迅速迈入另一条腿。而就如此一个简单的上车动作,不知道要练多少次,摔多少次跟头才能学会。
经常学完车都是一脸的伤,推着车一瘸一拐回到家中,把大人吓得不行,连唠叨几句都免了,只是一个劲问伤哪了,疼不疼,转身找出家中储备的红药水给孩子们涂上。至于车子,大人也会去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出毛病,别影响第二天使用。
链条掉了,轮胎破了,有异响了,往往自己拿起家里的工具就给修理了。那时汽车厂附近有个修车铺,只是离生活区很远,不是碰上快报废的大毛病,像这些小问题,自己家处理不掉还真不好意思说是汽车产业工人。
或许成长的路上都是这样吧,不摔几个跟头,就永远学不会一些东西,慢慢的,也不知道摔了多少次,大家终于都在自己不断的努力下学会了骑自行车,由于身高的原因,尽管经常蹬链子的时候是半圈半圈的蹬,姿势不是很好看,但手握龙头,在一众伙伴前飞驰而过的感觉还是挺爽的。
而在那年,中国的汽车工业也开始了加速的过程。
1986年 3月,天津汽车工业公司与日本大发公司在天津举行夏利轿车技术许可证转让合同签字仪式。
谁能想到随后的几年中,有一款风靡全国叫天津大发的黄面包,几乎成了国内出租界的标配和神车。而大多数人对天津大发的记忆也就是从作为出租车的“面的”这个时候开始。
那个时候,老百姓偶尔打出租车的目的,不是为了显示身份,而是为了到达目的地。有一辆出租车,能够将人与捎带的东西安全地送达,就完成了一辆“的士”的基本使命。
大发面包车的结构比较简单,整车的承载能力也很强,既能拉货又可以拉人,使用起来特别方便。当时各个城市的街道还很窄,大发车不仅转弯方便,停在路边也不占地方。在当时那段特定的历史时期,黄面的以其空间大、载重大、承载人数多、省油、方便、快捷等诸多优势,替代轿车,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有人回忆,当时全国各地到天津购买华利大发面包车的人,几乎住满了天津的一条街。
资料显示,至1999年,天津汽车制造厂总共生产了30万辆大发车,其中有90%是供给全国各地的出租行业使用。仅天津,就有超过5万辆的黄大发挂上了“出租”的顶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