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昆明,遇到了一个调酒的少年。
他在云南师范大学旁边的小吃街,摆了一个小小的移动调酒摊。
夕阳渐次浓郁,越来越多的人排到调酒摊前,或是买酒,或是欣赏这个精致中带着几分破碎感的少年。
少年一袭黑衣,金黄色的头发,浅浅地遮住了眼。掖进腰间的衣角有几分雅痞,脖子上还有一条闪亮而颓废的银链。
少年的酒摊上,有玫瑰的红,樱花的粉,麦浪的金,森林的绿,深海的蓝。
少年伸出他白皙纤长的手,指甲莹润透明,骨节处是淡淡的粉红,好像晚霞晕染的天。
少年不大说话,面对女生们的调笑和搭讪,只会羞涩一笑,问酒需不需要加冰,够不够甜?
顾客问起少年的身世,他从不回答。有人说:他是这所大学里品学兼优的学生,家境非常贫寒。
有人说:真是明珠蒙尘,也许他家里还有个滥赌的爸,重病的妈,一大堆等着吃饭上学的弟弟妹妹,璀璨的年华,坎坷的人间。
有人说:这少年是整条街上不可不看的一景,今天是幽深的墨青,明天是娇嫩的绯红,后天是亮烈的明黄,星空的苍蓝……
暮色如潮水般涌来,渐渐隐匿了,那个街角处安静而绚烂的少年。
【编辑:甲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