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许多荒芜的村子,那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时光就在我们的身边,却从来不曾远离。
在一些日渐荒芜的村子面前,我们高昂的头颅似乎再也低不下去,我们匆忙的脚步好像再也慢不下来。藤萝密蔓里,乱石攒簇中,断垣残壁间,荒芜的村子瞪大一双惊诧不解的冷眼,疑惑地瞅着我们来来往往。
其实,每一次从荒芜的村子走过,都是上苍赐予我们的无限福缘;每一次在荒芜的村子边凝眸谛听,都是我们灵魂接受沐日浴月的洗礼;每一次在荒芜的村子徘徊沉思,都是一次希望的萌生和能量的聚变。
如果不是荒芜的村子里遗留的高低不一残败荒塌的破屋,我们无论如何都不会知晓,这里的人们是在怎样的电闪雷鸣中摆脱了恐惧获得繁衍生息的勇气和力量;如果不是荒芜村子里层层相因的动物和植物的痕迹,我们无论如何都不会知道这里的人们是历经了无数次筚路蓝缕开启山林的磨难后才觅寻到天人合一的生存之道;如果不是荒芜的村子里早已停止冒烟的烟囱的静默,我们无论如何都不会熟识,这里的人们是在浓浓的烟火气息中才得以绵延兴盛。
何须质疑?这样荒芜的村子曾经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一个又一个脚步都是踏着荒芜的村子上空烟煴的音律而崛起跃进。
几乎每一个荒芜的村子的历史都蕴含着一段迁徙的历史。荒芜的村子是一次次岁月的堆积残留,是所谓文明的残渣碎片,是极度辉煌凋零后的残红败叶,是既往文明燃烧的遗骸灰烬,是新的飞跃和期待的母体港湾。
荒芜的村子日夜流淌着一条永不干涸的由血汗与泪水汇流而成的长河;荒芜的村子时刻嘹亮着一曲以明月抚琴清风吟唱的穿越古今激荡灵魂的大歌。
荒芜的村子到处张贴着善意提醒,无微不至地传导着风险警示,恰如其分地发出诚恳忠告。荒芜的村子令人反思,给人启悟,催发新生。
荒芜的村子并不寂寥,有数不胜数的精灵和圣灵在那里厮守,在那里瞭望。荒芜的村子终极意义是时刻准备着新的出发,喻示着新的希望。荒芜的村子之所以还保存着最初的姿态,就是因为要守护好曾经奋斗者的最后尊严;荒芜的村子之所以还没有最终消融殆尽,那是因为生生不息的传承之火仍在熊熊燃烧;荒芜的村子之所以还隆起一道道雄健的脊梁,全是因为踌躇满志的探索者可以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获得灵感和能量。
我悲叹那些狭隘无知冷血麻木的人。你再忙碌、再浅薄、再淡漠,你也有必要谙悉,荒芜的村子里有你祖宗的呻吟、幽怨、雄壮、奇迹、告诫和遗训。一副目中无人趾高气扬的样子,一袭油头粉面玩世不恭的派头,从荒芜的村子走过,你就不觉得心虚愧疚吗?快低下你高昂的头颅吧,因为荒芜的村子里就埋葬着无数高昂的头颅,毕竟荒芜的村子里有你从何而来的痕迹。
我睥睨那些包藏祸心别有图谋的人。荒芜的村子到了今天,仿佛有了一种特别的价值,仿佛一下笼罩了一层耀眼的光环。挡不住泥沙俱下,荒芜的村子一旦被势利染色,被虚妄浸透,荒芜村子的壮丽可能倏瞬间会变得黯然失色,荒芜村子的崇高可能会倏地跌落到低谷。如若这样,荒芜的村子真的成了梦魇,成了枷锁。
荒芜的村子就是荒芜的村子。荒芜的村子就该有荒芜村子的样子。荒芜的村子不是拿来利用的,不是用来消遣的,不是用来粉饰的。荒芜的村子在皈附大地之前早已融入了古人绵绵不尽的智慧和参悟。再荒芜的村子在圣贤眼里都是跳跃的音符和灵敏的风铃。李白从荒芜的村子中看到了“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杜甫从荒芜的村子里感触了“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王安石从荒芜的村子感受了“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苏轼在荒芜的村子边体验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杜牧在荒芜的村子间领悟到“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而我们又感悟了什么呢?我们又该怎样呢?我们听到了荒芜村子的心跳么?我们触摸了荒芜村子的颤栗么?我们懂得了荒芜村子的渴望么?
荒芜的村子一头连着昨日的光阴,一头延续着今天的年轮。荒芜的村子深藏着生命的密码和岁月的齿轮。前人无怨无悔在探索的崎岖道上因不断向前而留下了荒芜的村子,只有后人前赴后继在荒芜的村子拾起前进大旗攀登了高峰,荒芜村子的大美才能灿烂绽放。
荒芜的村子是前人留给后人的巨大财富。没有荒芜的村子,何来传承?没有荒芜的村子,何来精髓?没有荒芜的村子,何来辉煌?
荒芜的村子只有抗拒了喧嚣的诱惑才会焕发宁静的妩媚。荒芜的村子只有激发了人们的幽思才能显得分外丰腴。
荒芜的村子之上,鸟鸣藤绕,正在舒展一种过往的吸张;荒芜的村子之上,云淡风轻,正在吐纳一种召唤的声息。勇者慨然承受,智者饱蘸力量。
【编辑:甲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