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情怀(随笔)

作者:唐游记    发表时间: 2025-04-04 12:01:16     阅读量: 561     作品授权:A级       收藏 打赏

“秀儿轻轻把宅门关,关门思念扶琴的言。言是秀儿命中的弦,弦弦根根盼再续缘……”歌曲《秀儿》讲述秀儿和隔壁同姓三郎相爱,但村里规定同姓不可通婚,历经坎坷未能如愿,秀儿伤心欲绝孤独终老。故事凄美感人,富有较深的哲理,被人称为江西版《梁祝》。这首满载着深情的唯美歌曲,诞生于我与古宅的一场灵魂交融,与白发阿婆进行的那段跨越时空的对话。那番交谈,如同一束穿透岁月迷雾的光,让我笃定古宅的前世今生,早已与我血脉相连。于是,我怀着炽热的情怀,四处奔走,凝聚各方力量抢修古宅。恢复联匾之上的悠悠文脉,将情思深深系于家乡的土地,与乡亲们携手共逐古村振兴的绮梦。而歌曲的灵感,便源于这座古宅主人的女儿秀儿,她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星辰,照亮了我创作的漫漫长路。

每年春节,我都会奔赴江西南丰藕塘老家。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脚步总会不自觉地在村里游走。一来,是为了与多年未见的老人,在袅袅炊烟中叙旧话、拉家常;二来,便是去探寻村里老屋的踪迹,每一次探寻,心灵都如在时光的长河中泛舟,收获与感悟自不必言说。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们村便经历着一场悄然的变迁,人口从原来的400多,减少到如今的300多人。这其中,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固然在起作用,但更多的是因为村子地理位置偏远,仿佛被时代的列车甩在了身后。在生活的驱使下,许多村民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在异乡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安居乐业。尽管村里人口锐减,但生活的画卷却在逐渐展开,生活条件如春日的新芽,一天天好了起来,就连农业税也被减免,为村民卸下了沉重的负担。靠山吃山的村民,还能通过售卖树木,换取些许零花钱。于是,村道两边的新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而村中的明清老屋,却在这场变迁中被无情冷落,在岁月的角落里默默叹息。

仔细剖析老屋被冷落的缘由,首先是长年失修。岁月如刀,在老屋的身躯上刻下深深的痕迹,房屋漏水、墙皮脱落、电线老化等问题层出不穷。其次,产权归属不清,一栋老屋往往几家共有,责任的推诿如同层层迷雾,让老屋的维护陷入僵局。再者,建造老屋所使用的材料和工艺相对粗糙,致使房屋质量欠佳,难以经受住岁月的侵蚀。最后,交通的不便,让车子难以开至家门口,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困扰。加之现代人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老屋楼间距小、布局不合理,安全隐患丛生,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难以通行,救援更是难上加难。这一切,不仅给人带来陈旧的心理感受,更让老屋在人们的选择中逐渐失去了优势。

村里的老屋大多经过匠人的精心雕琢,房连房、瓦接瓦,宛如一幅古朴的画卷。上下相连的院子里,天井、耳门、厨房一应俱全,每一处角落都散发着生活的温度。然而,自2000年以后,随着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老屋的命运悄然改变。多年来,它们逐渐被遗弃,杂草如同疯狂生长的记忆,肆意蔓延;墙壁倾颓,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沧桑;屋顶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会被岁月的狂风卷走,整个村庄弥漫着荒凉的气息。

2012年,我再次回到家乡。怀着对童年的眷恋,我走进了对自己童年影响最深的老屋——司马第。踏入门槛的瞬间,仿佛踏入了时光的隧道,上下连幢的老屋杂草丛生,曾经住在这里的人早已离去,只剩下地上弃置的桌椅,默默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到处积满灰尘,让人不禁联想起老屋曾经的烟火人间。当我来到供奉神位的厅堂前,却惊讶地发现,厅堂前张贴的对联依然崭新,仿佛是时光特意留下的一抹温情。厅堂正中央的那面墙上,曾经供奉神位之处,神位依旧在,供桌与小香炉带着岁月斑驳的痕迹,静静伫立,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过年的季节,寒风如刀,肆意地刮过老屋。我独自站在这个破烂不堪的老屋中,荒芜的庭院仿佛将世间的寒意都汇聚于此,令人寒意倍增。就在我打算离开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从耳门房间里缓缓走出。我们先是迎面一愣,随后,一抹微笑在彼此的脸上绽放。就在打照面的瞬间,我看到她眼眶中闪烁的泪花,如断线的珠子般簌簌落下。我深知这泪花的含义,那是多年沧桑岁月沉淀的情感宣泄,更是看到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到访时,内心涌起的复杂情绪。在我努力回忆她是谁的时候,她早已认出了我,亲切地喊出了我的乳名“奀奀”。那声音宛如一阵温暖的春风,瞬间唤醒了我童年的记忆,因为这里的一砖一瓦,都镌刻着我成长的足迹。我们站在荒凉的厅堂里,你一言我一语,相互问候着。这种问候,如同一把细腻的梳子,梳理着岁月的纹路,真切而又心酸。交谈中,我才发现她手里拿着早已点燃的三支香,袅袅白烟从香火中缓缓升起,如梦幻的丝带,很快弥漫了整个厅堂。我置身于这白茫茫的烟雾中,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空气中弥漫着檀香,那浓郁的香味虽有些呛人,却让我沉醉其中,我久久驻足在天井边,凝视着古意幽幽的老屋,聆听着白发老人讲述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

通过这次对话,古宅仿佛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让我坚信它的前世今生与我紧密相连。于是,我踏上了保护古宅的征程,召集村民开会,当我向大家抛出为古宅让道的理念时,参会村民却相继离去,他们的背影仿佛冰冷的寒风,刺痛了我的心,因为他们认为这损害了自身利益。但我并未放弃,独自一人留在会场,孤零零地坐在板凳上,一腔热血瞬间降到了冰点。就在我抬头的那一刻,天井上空,星星闪烁,宛如智慧的眼眸,与我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天地间,仿佛有一位智者在与我推心置腹、促膝长谈,让我领悟到古宅的神奇与珍贵,也坚定了我做事的信心。为了打造古村,保护古宅,我将老人讲的老屋故事写成歌曲发行。值得欣慰的是,在众人的努力下,老屋得到了抢修,我们村也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如今,当我的目光穿越时光的迷雾,落在老屋神龛那帧遗像上,一声叹息,悠悠从灵魂深处逸出,泪水瞬间冲破了情感的堤岸。斑驳的古宅,洒满余晖的天井,还有那音容宛在的老人,早已凝练成我心中最美的景致。这景致宛如一幅永不褪色的绢画,深深镶嵌在我灵魂的幽谧深处,静静见证着时光的沧海桑田,默默承载着我绵延无尽的思念。



【编辑:甲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