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前的官塘镇政府,通讯员王德成总像个陀螺。天不亮就起来扫院子、烧开水,领导们上班时,每张办公桌都擦得能照见人影,可办公室黄主任总挑刺。
“小王这地扫得,墙角还有灰。”“开水烧太烫了,领导泡茶都嫌冲。”黄厚峰坐在靠窗的藤椅上,跷着二郎腿,话里话外都是敲打。王德成嘴笨,只知道闷头干活,可越干越憋屈,原先眼里的光都淡了。
人武部的朱干事看在眼里,某天递给他一支烟:“我看你这精气神不对,要不试试去当兵?”
王德成愣了愣。那年冬天征兵,他瞒着黄主任报了名,竟一路顺顺当当验上了。出发前朱干事拍他肩膀:“到了部队,好好干。”
他去的那年,正赶上自卫还击战,虽然被编在第三梯队没上战场,可摸爬滚打的日子里,倒把心里的委屈磨平了。第二年就听说,朱干事升了部长。
部队里的信来得慢,某天接到家里电话,是母亲颤巍巍的声音:“镇上妇女主任来说,朱部长有个妹妹……”
王德成心里咯噔一下。他记着那姑娘,小时候同班,黑黑瘦瘦的,总坐在角落。不是他理想中姑娘的模样,可母亲又说:“人实在,朱部长待你不薄啊。”
挂了电话,他望着营房外的白杨树发了半天呆。朱干事那句“好好干”在耳边响,他忽然想通了——人这辈子,哪能事事都如意?
就这么定了。探亲时见了面,姑娘话不多,给他端水时手有点抖,却把他带回来的脏衣服悄悄洗得干干净净。
王德成在部队像换了个人。别人休息时他啃书本,硬是考上了徐州的军校,后来又去南京读了三年书。六年下来,肩章换了好几回,调去大城市那天,朱部长带着妹妹来送他,姑娘红着眼圈,塞给他一罐子腌菜:“想家了就尝尝。”
如今再回官塘,没人再提当年黄主任的刁难。乡亲们只说,王德成出息了,娶的媳妇更是没话说——虽然依旧不施粉黛,可待人接物透着股实在劲儿,夫妻俩走在路上,总有人笑着打招呼。
某次聚会上,有人问起当年的事,王德成端着酒杯敬朱部长:“要是没您那句话,我还在原地打转呢。”
朱部长摆摆手:“是你自己肯拼。”他看了眼身边正给大家添茶水的妹妹,眼里全是笑意。
酒过三巡,王德成望着窗外的灯火,忽然明白:当年黄主任的排挤像块石头,硌得他疼,却也逼着他跳出了窄巷。而那些善意,比如朱干事的点拨,比如妻子默默的陪伴,才是让他走得远的底气。
人这一辈子,谁没遇过坎?重要的是转身时,别忘了身后的光,也记着帮过自己的人。
【编辑: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