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垂头丧气地从处长办公室出来,手里拿着一沓材料,四角都卷边了。
他已不记得这是第几次找处长签字了,也不知道还要找多少次才能把这个结款的审批流程单上的字签完。
从局办公大楼出来后,小杨的手机响起,电话是处长打来的。
“小杨啊,这个字不是我不给签,是这个流程都得走下来。我签后办公室签,办公室签完分管局长签,分管局长签完……”
“感谢处长,我知道了,回去后马上补充材料。明天就给您送来。”
小杨嘴里说明天送来,但他自己也不知道明天能不能送来,因为要补充的材料明明已经有了,处长还是一再要求再完善,他也不知道从哪里完善,怎么完善。
第二天,小杨再一次来到局办公大楼,把材料整齐地放在处长面前的办公桌上。
这是小杨为结工程款第七次找处长签字,材料也从最初50页的补充到了现在的200多页。
处长瞥了一眼材料,眉头紧皱。
“处长您看……”
没等小杨开口说完,处长随手翻了一下材料。
“让你补充材料,没让你搞这么多这么厚啊。你看我每天要处理多少事,办公室谭主任也非常忙,哪有时间看?阿!吴局长每天也都有会,根本顾不上细看。王局长每天要审的文件很多,没时间看你这么多的材料,你得搞个直观明了的材料出来,明白吗?”
小杨站在一旁点头哈腰:“是是是,对对对。我这就回去改,这就回去改。”
这次,小杨彻底蒙圈了。
在回公司的路上,他从头至尾回忆了每次找处长时,处长说的每一句话,又是如何让他把50页的材料补充到了200多页的。
另外,每次去找处长,也没看到他有多忙啊。
印象中,从开始找处长签字到现在,一共找了最少七次,只有一次看到他在给处里新来的小郝安排工作。其余几次都是一边喝茶一边刷手机,有一次还在电脑上打大A。
次日,小杨召集公司管理层研究究竟该如何才能尽快把这笔工程款结回来。
同事们各抒己见,有的建议按处长意思继续完善材料,有的建议直接找局长沟通。最后,一位新来不久的同事建议,把处长约出来好好安排一下。白酒红酒加啤酒,大龙虾小烧烤,洗澡按摩再捏脚。
此言一出,引来同事们哄堂大笑。
但也就是最后这位同事貌似调侃的话,似乎点醒了小杨。
散会后,小杨独自琢磨怎么好好“安排”一下处长。新来同事的建议话糙理不糙,也许是个办法。
小杨虽然也想到准备事后好好感谢一下处长,但现在看来,不能事后,要在事情解决前“感谢”。
第二天,小杨安顿财务准备些现金给他。
次日一早刚上班,小杨再次带着材料来到处长办公室。
这次,小杨没有继续修改材料,装在档案袋里的材料,他回去后压根就掏也没往出掏,只是往里塞了一个大号信封。
第八次见到处长时,给处长往桌上放材料的时候,小杨故意把档案袋开口方向对着处长。纸质材料下面一个两三厘米厚的大号信封很显眼。放到桌子上的时候,处长一眼就看到了。
这次,两人的沟通异常简单,简单到根本就没说一句事关签字、结款的事。
“处长,材料我都按您的要求准备好了,看您挺忙的,您忙完再处理不迟,我也正好还有点事,就不多耽误您时间了。”
说完,小杨没等处长说话,就转身出了办公室。
第二天早上刚到公司,小杨接到了处长的电话。
“小杨啊,材料我昨天看了,这次准备的很全,我看完签字后亲自拿着找办公室主任和局长把字都签完了。我还在领导面前给你美言了几句,说你们的工程干得很好,沟通配合也都没任何问题。将来呢,再有其它项目,尽我最大努力帮你牵线搭桥,你只管干好就行。”
接电话的全程,小杨一直在说好好好,没多说一句题外话。
挂断电话后,财务室的小姑娘敲门进来,说局里那笔50万的工程款到账了。
“知道了”。
小杨头也没抬,顺手点燃一支烟,窝在老板椅里转向窗户,椅背前升起一团烟雾……
【编辑:南栀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