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南环岛高速公路自驾旅游,儋州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城市。我们特地安排在儋州市住一宿,以便尽量将儋州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观游学一番。因此,初人涛哥网上将儋州下榻地点定在了洋浦湾滨海新区海花岛二号岛。4日下午近傍晚时分,我们抵达海花岛,车停地下负二层停车场,入住海边高层公寓,从阳台上可以一览海花岛建筑和海滨水域风光。
儋州,位于中国海南省西北部,毗邻北部湾,是一个充满自然美景和人文底蕴的地方。古称“儋耳郡”,有2100多年建城史,是海南第一个设行政建制的地区(现是地级市)。海花岛,位于儋州市海滨,是一座由三个独立的离岸岛屿组成的充满魅力与浪漫的人工岛屿,也是海南省的新兴旅游胜地。这里集度假、娱乐、休闲于一体,拥有世界顶级的豪华酒店、主题公园、购物中心等设施,是度假旅游的理想之地。
因此,我们在儋州自驾游的首站就是海花岛。我们驱车沿着滨海大道,一边享受清凉的海风,一边观赏海花岛景观,心情激动而又轻松。看到既现代时尚又颇具特色的建筑时,大家更是兴奋,下车来一一观赏拍照。先是观瞻国际会议中心,其建筑外观新颖——12朵牡丹盛开的造型,由腾空飞跃的银白色金属管网组成,是一个集会议、展览、活动和赛事于一体的综合性会展旅游目的地。接着是游览海花岛欧堡酒店,正前面外观属对称性结构,恢弘大气。据说,内外部设计装饰具有童话色彩,设置了沙漠、森林、海洋和冰川四大主题城堡,共有5000多间房,是全球客房数量最多的的单体酒店,也是来海花岛的游客常来打卡之地。我们在此两个特色明显的建筑前拍照纪念,留下了难忘的瞬间和永恒的记忆。
然后,驱车沿着滨海大道继续绕岛观览,路过童世界水上王国,其庞大的建筑和流线的外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里是海岛雪山主题度假型水上乐园,有造浪、滑雪、漂流、浮筏、水滑道和悠闲SPA等项目,以及全球罕见的全景观光索道缆车的水乐园。我们已经过了玩这些项目的年龄,就没有进去体验,而是向海花岛最高观景台(灵犀阁)驶去。谁知,到了去观景台路口,车辆不让进去,只能步行,我们就放弃了在观景台瞭望壮阔的南海和俯瞰整个海花岛的现场参观。一望无际的浩瀚南海,在蜈支洲岛已经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驱车在海花岛转了一圈,可以说海花岛集“万国建筑”“博物馆”“植物园”“游乐场”等为一体的海上建筑帝国。她是一个充满浪漫与梦幻的名字,仿佛在诉说着海岛的美丽与魅力;她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吸引着无数旅行者。无论你是想感受大海的广阔,还是想体验热带雨林的茂密,海花岛都值得你选择一游。
我们驶上海花岛美丽的跨海大桥,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海花岛,朝最近的网红打卡地“叶榕海滩”进发。路上,涛哥还恋恋不忘地说:“有机会还要去海花岛海滨公寓住宿,早晚可以欣赏迷人的海花岛和寥廓的南海的自然、人文风光。”“是的,春暖花开季节,在海花岛海滨公寓高层住住,面朝大海是多么惬意。”我心里也这样想的。很快就到了叶榕海滩,这是一个好像未完全开发的海滨沙滩,一条车道拐进海边,没有规划建好的停车场,大家都是把车停在路边树林里。几步路就到了海边沙滩,就能赤脚下海,不远处的海上停泊了几条渔船,蓝蓝的大海一望无边,水天一线。还有早来人在海边悠然地拍照,捡着沙滩上的贝壳。木易向南和花花又兴奋起来了,纷纷要涛哥以渔船为背景把她们定格在美丽的瞬间。沙滩洁白细软,海水清澈透明,层层波涛荡起细碎的浪花,阵阵入耳的海浪拍岸“哗哗”声,构成了一曲海滨交响乐章。“海风你轻轻地吹,海浪你轻轻地摇……”曾经熟悉的歌词,在耳边回想起来……我们可不能头枕波涛、渐入梦境,还得驱车继续向前。
到了儋州,“洋浦千年古盐田”一定要去。40分钟后,我们到达千年古盐田景区。千年古盐田位于海南洋浦半岛盐田村,至今已1200多年历史,被誉为最早采用日晒的制盐场,是我国现存最早、保留完好的原始日晒制盐工序的古盐场,有1000多个形态各异的砚式石盐槽密布海滩。据当地人介绍,盐工们根据海南岛高温烈日的特点,改变过去“煮海为盐”的方式,用经过太阳晒干的海滩泥沙浇上海水过滤,制成含高盐分的卤水,再将卤水倒在石糟内,经过日晒制作成盐巴。我们参观时不让入内,只能站在盐田外的平台上观看和拍摄镜头,也不见有盐工在制作盐巴,似乎已成为千年古盐田的遗迹供游人观赏。但盐田外的许多当地村民摆着小摊,售卖由盐高温烤熟的鸡蛋、文昌鸡和新鲜椰子,十分热闹。这也构成了一道风景,折射出盐田村人的生活依然平静、悠闲。我们正好午餐特意品尝当地特色食品盐煨蛋和盐焗鸡,一只盐焗鸡四人分享,除了鸡头外,其余全部“清扫”干净。
午后,我们驱车前往东坡文化旅游区的“东坡书院”游学。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是以东坡文化为灵魂,通过保护、挖掘“东坡书院”“儋州故城”和“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三大国家级品牌,积聚儋州人文、历史、生态等资源,打造深度人文旅游和文化体验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车停在旅游区门前停车场后,我们享受门票半价优惠,进入了古色古香的旅游区大门内。一进门,眼前就呈现一泓湖水和湖上及周边的行人栈道、亭榭。我们走过一段跨湖栈道和石质东坡桥,来到了湖对面的东坡书院园区。从白墙灰瓦的东坡书院门屋进到书院内,中轴迎面是一座琉璃瓦双檐的“载酒亭”,其后是一栋“先生悦之”房屋(载酒堂)。其实载酒堂是书院的前身,为苏东坡设坛讲学、以文会友和载酒问字的地方,后被扩建成书院。书院两侧分别是“东园”“西园”。一进东园门洞,只见一口井,旁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钦帅泉”。据查,此井是苏东坡当年与学子煮茶用的水井,明代经过疏浚,正式命名为“钦帅泉”,井旁的钦帅泉碑为明代遗留,碑文是当时的儋州知州陈荣选撰写。东园里还有一些古朴的建筑、亭阁如“钦帅堂”“望京阁”和“东坡私塾”。西园内建有“东坡笠屐铜像”“陈列馆”和“东坡香文化馆”等,我都一一仔细参观。值得一提的是东坡铜像取材于《东坡笠屐图》,表达他头戴斗笠、脚穿木屐,旷达乐观、入乡随俗的与民相亲形象;汉白玉基座正面的“东坡居士”四个字,是出自郭沫若的手迹。
我走进陈列馆和东坡香文化馆认真浏览展示的图文资料,一些还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从中了解到苏东坡在被贬谪儋州的轨迹和艰难的生活,他将自己饱尝宦海沉浮、世态炎凉的情感,以雄浑有力的笔触融于诗词创作之中,显示出不卑不亢和乐观豁达的品格。他博学全才、成就辉煌,一生创作了近3000首诗词和4000多篇散文,词作气势恢宏、慷慨豪迈、回肠荡气,开豪放词派先河,并成为北宋散文的代表人物和唐宋八大家的领军人物。苏东坡的诗《题西林壁》、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散文《赤壁赋》都成了课本中的范文和文学作品的经典。难能可贵的是,苏东坡对香文化也有研究,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和香大家,他惜香、爱香、咏香,既是生活的,也是典雅的,还是审美的。“东坡闻思香”“雪中春信香”是他和香的重要作品,香如其文,韵深意长,沁人心脾。
出了东坡书院,仿佛闻到了东坡诗词散文里蕴藏的历久弥新的一股芬芳香韵……我驱车驶过东坡书院旁的中和古镇,目的地虽是另一个城市文昌市,心却留在了苏东坡文化旅游区,品味、留恋东坡文化氤氲的一缕缕芳香……难怪人们说,东坡被贬儋州,海南才有了读书人,他谪居儋州三年,却影响了海南9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