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广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部署要求,以实际行动扛起广州担当、展现广州作为。
近几年,广州的天越来越蓝了,水越来越清了,空气弥漫着花香。举目四望,蓝天白云、绿树红花、鸟叫虫鸣,跟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融为一体,毫不违和。一年四季的鲜花在阐述着“花城”的称谓,广州配得上!无论是春天的木棉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冬天的鸡冠花……随处可见的大榕树、三角梅,还是整饰一新、清澈见底的东濠涌、荔枝湾涌、新河浦涌、沙基涌、海珠湖、南沙湿地公园、广州文化新馆、从化万亩良田……无不体现出“山、水、城、村、田、海”的空间格局,与云山、珠水、花城的整体意象共同塑造了广州的城市生态与绿美底色。
有人说,广州人太务实,虽然经济发达,但是缺少历史文化底蕴。这认知是错误的。这里具有两千多年历史遗存的广州南越王宫、广州南越王墓、广州南汉王墓二区工程的挖掘考古、镇海楼、清朝建成的陈家祠、余荫山房……无不诉说着广州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只要你用心寻觅,你便会发现,具有2849年建城历史的广州,到处藏有历史文化遗迹。就连广州五大宗教场所都透露着历史文化的光芒——这里有因苏东坡手植六株榕树而闻名遐迩的六榕寺、隋朝的南海神庙、唐贞观初年建成的光塔寺、年代久远埋葬穆罕默德舅舅的响坟、明朝的五仙观、莲花塔,大名鼎鼎的广州石室教堂……走进众多宗教活动场所,一株株千姿百态的百年老树,一朵朵娇艳欲滴的鲜花,一片片绿意盎然的树叶,一丛丛生机勃勃的芳草无不在倾诉广州民族宗教系统助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的故事。
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抹清新的绿意编织着新时代的绿色梦想,随处可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文化思想的身影。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等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市民宗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各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实施推动一轮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学习、安排一次“沉浸式”主题党日活动、实施一系列义务植树造林行动、开展一批“爱绿护绿兴绿”志愿活动、举办一次家庭“绿美阳台”评选活动、组织一期机关青年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展示活动、参观一次全市摄影书画优秀作品专题展、打造一方“绿美”宣传矩阵、建设一批“绿美宗教活动场所”等“九个一”活动,每一项都规划详尽,职责分明,编织着“绿美宗教活动场所”的蓝图。
盎然绿意中,广州的民族宗教文化如同深厚的土壤,滋养着绿色的种子。各宗教团体深挖文化底蕴,将绿色理念深深植根于心,传承绿美文化,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讲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塑造了一个个生态友好的宗教活动场所,让信仰与绿色同行。
先锋榜样的力量,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绿美广州基层行”为载体,“党员带头、绿美先锋”义务植树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市民宗局党员干部会同区民宗局及民族宗教团体,深入增城畲族村及五大宗教活动场所,用汗水浇灌希望,为建设“海丝佛教百花园”“粤港澳佛教同心林”“一带一路华严同心园”等项目添砖加瓦。他们引领着民族宗教界掀起了一股植树增绿的新风尚,让绿色成为这片热土最动人的色彩。
在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广州实践的征途中,深入挖掘广州作为外来宗教海路入华首选地、中外宗教文化交流前沿地、我国宗教变革先驱地的历史文化底蕴。绿色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卫生清洁等工作要求得到了全面落实,环境美化、景观升级、古树保护及绿色建筑改造等工作全面开展,一座座庄严清静、环境优美、低碳环保的绿美宗教活动场所为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2022年,广州再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是广州第5次得到这一殊荣。从古至今,重情重义的广州人始终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这座城市的温度与文明。广州倡导低碳生活,积极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努力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共同努力,推动城市的绿色发展,使广州成为一个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所谓:“绿美广州入眼帘,繁花似锦映蓝天。珠江碧水悠悠流,城市青山隐隐连。绿树成荫遮炎日,清风拂面人舒畅。此间美景何处有,唯有广州胜桃源。”
【编辑:王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