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立冬,已经是在南京求学的第二年了,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思绪便无端端泛起了。以前,总是憧憬着自己能生活在一个雨都,那里有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有撑着油纸伞如丁香般的姑娘,也有身穿蓑衣悄悄走过的路人。是的多么像一幅水墨画,多么美好的期望,虽然氤氲,但终归是有所念想,人真该给自己留点念想,不是吗?
我们在梦中幻想着一切,可当它们成真时,我们又不敢轻易去相信了。我也的确如此,如此不成熟的把念想当做梦来做了。我不止一次梦到自己来到那个雨都,在那个雨巷寻找丁香姑娘。现在的立冬寒风带雨,让我开始相信我是一直生活在雨都的,南国从来都是雨都,自江南烟雨初始就没变过。但我知道我成不了他,也寻不到她,只能穿着蓑衣悄悄走着自己的路,时不时回头呆望着,寻找我的谁。
可能这一切都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就像是风给了雨最大的宽慰,带雨去任何雨想去的地方,尽管雨的消失,不曾给风任何音讯。不知不觉离家已两个月了,或许对我来说,我就是雨,我离开了云,离开了家,义无反顾,音讯断线,去追寻自己的世界,可我的寻找没有目的,跟雨落地时一样。想来也可笑,现在我竟开始羡慕起雨的循环来了,回去成了此刻我最大的念想。
在这样的日子里,下雨的每一天都是折磨,可是我们是不是太久没有和雨有过深入的接触了。冷风配着细雨共同迎接着冬天的到来,同样演绎着另一段的平淡无奇。亦如吃一个饺子,或者添一个蛋,但毫不意外,它们都充满了泥土的气息,这样的气息,我们无法感受也无法记忆,它深深扎根在味蕾,饱含着祝福与期望,却又是那么的平淡无奇。
我是一个农村人,可以说算是个农村人吧。在那段小时候经常在老家的日子里,我总是莫名期待着下雨,因为雨后的时光往往是属于我们这些孩子的,我们可以做些自己想做的事的时候,我们抓螃蟹、在田埂上嬉闹,感受雨水打湿小脚的奇妙感觉,这就是我们小孩该有的念想,纯洁而自然。不同的是,不像孩子期待下雨,欢喜停雨那般,大人们总是矛盾,他们喜欢下雨,却不愿意雨下的过大,他们不希望雨停,又盼着雨停。对于大人们来说,雨水是一年丰收的保证,无论是稻田还是菜地。可雨哪里有那么让人如意呢,那么多人,那么多事,又有多少是让人如意的。
经历了那么多个节气,下雨的日子总是很多的,我们就在这样的日子里长大了,匆匆忙忙。也许四季之景在变,但唯有雨不变,我们变了,也唯有雨不变。雨并不在乎那些个长大的烦恼,喜剧亦或者悲剧,它只是认真的下着,自顾自的喜怒哀乐。不过有时它也扮演雪上加霜的角色,让我们暂且因恨生爱的注意到它,也许这就是雨的念想吧。
想到这里,写到这里,不知不觉雨已经停了,感谢它还给了我一个干净,更加寒冷的世界。但正如冷方知暖,爱方知恨那般,我想我要感谢的是世上所有事的喜剧和悲剧,它们让我心存念想,不知疲倦,便心怀不惧。所以,现在我们要做的,正在做的无非是邂逅一场雨,无论春夏秋冬。
我们会在雨中入梦,洗涤灵魂,一起相信着:念念不忘。
【编辑:张若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