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说“与某人交往,如沐春风”或“与某人在一起,如春风化雨般受到恩惠”。那么,这里的春风是什么呢?
春风,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1、春天的风;2、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即春风的本义是春天的风,引伸义为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如沐春风、满面春风等,用的是它的引伸义。
一九八二年到一九八九年,我在大椿中学当理科教师,当时大椿中学有三个退休返聘的老教师:廖辉亚、程其位、吴育华。三位老师中,廖辉亚、程其位二位是我初中的语文老师。三位老教师的文学功底非常深厚,我经常找一些我不懂或有争议的文学方面的东西向三位老师请教,三位老师总是不厌其烦的向我传授有关知识,我也像久旱的土地遇到甘霖一样吮吸着雨水,我的文学知识大部分是这个时期学到的。我记得,有一次我正与三位老师在一起聊天,程其位老师突然说:“祖全,你知道春风风人、夏雨雨人是什么意思吗?”这里第一个风字是名词,读fēng ;第二个风字是动词,读fèng ;同样,第一个雨字是名词,读 yǔ;第二个雨字是动词,读 yù.当时我懵懵懂懂,听都听不明白,怎么知道它的意思啊?!只好老实说:“不懂。”廖辉亚老师笑道:“你去找书看吧。”吴育华老师说:“范围有点大,这是春秋人物故事。”于是乎,我就找到了相关的书籍。
管仲是春秋时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更是春秋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西汉史学家刘向的散文《说苑·贵德》中记载:孟简子相梁并卫,有罪而走齐,管仲迎而问之曰:"吾子相梁并卫之时,门下使者几何人矣?"孟简子曰:"门下使者有三千余人。"管仲曰:"今与几何人来?"对曰:"臣与三人俱。"仲曰:"是何也?"对曰:"其一人父死无以葬,我为葬之;一人母死无以葬,我亦为葬之;一人兄有狱,我为出之。是以得三人来。"管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管仲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我在齐国变法,得罪了很多人,我不能像和悦的春风一样吹拂每一个人,不能像夏日的及时雨一样滋润每一个人,我的结局一定是很穷困的。
我们不可能像管仲一样要求自己,即我们不可能像春风一样吹拂到第一个人,也不可能像夏雨一样滋润到每一个人,但至少我们可以广结善缘,将仁爱施之于我们所能接触到的每一个人,或者说尽我们的能力去帮助每一个需要我们去帮助的人。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国家昌盛,人民富裕,没有人需要我们“解衣衣我,推食食我”,亦即物质上的需求大多都能自给自足,但在精神或情感方面我们可以给予需求者以热情关怀,或者在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时挺身而出,不计个人得失,尽最大力量去帮助别人克服困难或解除危险。在我国,从历史到现代,不乏这样的人物。鲍叔牙与管仲,雷锋,还有不久发生的广州沥心沙大桥事故中横车示警的王国梁等,都是人们交口称赞的。
一九八九年,我从大椿中学调到杨津中学,很巧,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周仪丰老师退休返聘到杨津中学,我有幸与其共事三年,这三年里,周老师教了我很多东西,我不但在周老师这里学到了文化知识,还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周老师对任何人总是春风满面,说话和风细雨,与他交往总能给人一种如沐春风般的感受。我在周、廖、程、吴四位老师春风化雨般的帮助和教育下,学到了很多以前不曾学过的知识,实事求是地说,我的大部份文学知识都来源于我工作后他们四位老师的教导。后来由于工作的调动,加之四位老师相继故去,失去了四位老师的教导,再加上后来学会了麻将等所谓的“娱乐”方式,我的学习也就停止----不,不是停止,是后退了,古语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在,只能悔之晚矣了。
仅以本文悼念故去的周仪丰老师、廖辉亚老师、程其位老师、吴育华老师!愿天堂里四季如春,愿四位老师在天堂无病无灾,春风得意!
【编辑: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