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像插上了翅膀,飞快地向前奔跑。转眼功夫,来到新疆就近四个月了,又到了编撰审校《蝶湖秋韵》发挥余热的时候,不免精神为之一振,心里暖烘烘的,顿觉零下18度的克拉玛依冬天也不怎么寒冷了。
尽管与学校老文协的老朋友们隔空对话,但是看着微信里的《蝶湖秋韵》初稿,相同的栏目、熟悉的作者和叙说着共同经历往事的文章,我似乎又回到了温情的家乡和校园,那里的一切是多么的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如今,编撰《蝶湖秋韵》一书走过十二个春秋,来到了“第十二”期这个吉祥、温馨的档期,令人有点欢欣鼓舞。“十二”在中文中有诸多含义,可作为有特定含义的数字、词语和网络流行词,象征人生的圆融与成长、耐性与毅力和完整与圆满。
首先,十二是一个自然数,与阿拉伯数字12同义,在算数单位中,12被称为一打,即12个。其次,作为词语,“十二”在网络流行语中有着特殊的寓意。这个词语源自“朋友”“恋人”和“家人”的笔画都是十二画,因此被赋予了“难忘”的含义,可作为网络文化一个标志符号。再者,十二在文化中也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由两个“十”字组成,上部的一个“十”字代表天干之一,下部的一个“十”字代表地支之一,这种组合使得十二既有明确的数值意义(一甲子的五分之一),又具有独特的文化寓意。
因此,《蝶湖秋韵》第十二期,必将是难忘而又值得回味的一期。九江学院从2004年四所学校实质性合并组建以来,历经20年风雨,一路“过关斩将”,通过了水平评估(合格评估)、专业认证、审核评估等。在《蝶湖秋韵》第十二期这个吉祥数字陪伴下,学校于2024年金秋季节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三个专业硕士点获批招硕。老领导李炎生“天道酬勤 水到渠成——九江学院申硕之往事”一文详实记录了九院申硕的艰难历程、重要节点和工作往事,一幕幕、一件件九院人踔厉奋发、接续拼搏的申硕难忘事件又跃现眼前。申硕的成功,离不开几代领导班子的接力谋篇布局,也离不开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更凝聚了陆续退休老同志们的智慧和汗水。
虽然老同志离开了工作岗位,享受晚年幸福生活,可是他们依然抱有家国情怀,关心国家大事和学校发展,对家人、同事和朋友的牵挂,也是老同志割舍不断的情愫。陈忠教授一篇“一切为了可爱的中国”,解读了他研读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手稿》的心得,引人走进成长在战争年代中国的方志敏心路历程,去理解方志敏心里想象的可爱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去感悟苦难岁月中的方志敏如何奔向“诗与远方”。同时也折射出老教授陈忠热爱祖国和敬佩英雄的品质。
今年是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习近平在60周年招待会发表视频致辞,并于5月对法国成功进行了第三次国事访问。习近平指出,60年前的中法建交是国际关系史上的大事,打开了中西方交往合作的大门;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为两国人民带来了福祉,为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老校长甘筱青写的《纪念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一文,让我们重温了中法建交这段历史,使人们对加快中法人文交流“双向奔赴”充满期待。为此,甘筱青和同事们撰写了《中法桃李园——南昌大学中法中心发展纪实》,向中法建交60周年纪念献礼。
“人物春秋”栏目,是《蝶湖秋韵》一大特色,最近几期都刊载了让九院人永远崇敬而又难以忘记的大咖人物。他们的故乡在九江,为学校乃至九江地区文化、科技和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增添了耀眼的色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甘筱青在上一期撰写的《回报桑梓情深 院士风范永存》文中介绍袁隆平、潘际銮和杨叔子三位院士关心家乡、助力学校发展的事迹历历在目,令人无限缅怀。在第十二期,他又大手笔叙述了九江先贤许德珩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再到法国勤工俭学和一生追求民主、科学及勤勉奉公的人生经历和光辉事迹,使人读后受益匪浅。可以说,“人物春秋”栏目的文章,既有史料性,又有文学性,值得细细品读。先贤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值得珍惜和传承。
睹文思人。本期《蝶湖秋韵》虽失去了学校老文协首任会长欧阳毛荣的陪伴,但他留下了大量诗篇仍在继续陪同《蝶湖秋韵》和广大读者。本期收录了欧阳毛荣创作的十一首诗歌,从中领略他的诗国情怀——或为嫦娥探月称赞,或为军民防汛讴歌,或为自然风光陶冶,或为人文古迹唱和,在诗国阡陌里耕耘、在文学创作中驰骋,乐观贤达、随和谦逊的人性品格,都能从他的诗歌里深切感受得到。让载有他诗歌的《蝶湖秋韵》捎去我们老同志的问候——愿他在天国再无病痛折磨,快乐地徜徉在“诗词百花”园中。
十二期的《蝶湖秋韵》如同生命的一个轮回。一年十二个月、一天十二个时辰、人有十二生肖,都体现了时间的循环和自然的节奏。办好这一期,是把握《蝶湖秋韵》持续成长节奏的关键一步。许多栏目都是靠一往情深的老面孔作者的鼎力相助和新面孔老同志的热心加入。老作者欧阳组照就是其中的一位,令我敬佩和叹服。每期编纂他的作品,我都会被他原创性思维和文字写作功底所吸引,都会一字不落地阅读他的每一遍散文,被他独到的观察、描述细微和人物、情节刻画深深地感染和打动。上期的《老屋》《牛之忆》,我还记忆犹新,这期的《扯笋》《樵》又引人入胜,充满了他的生活情趣和自然向往,读来能让同辈人感同身受。在他生命即将进入第七个轮回,还有如此的创作热情和原创作品,不得不让爱好文艺创作的后辈老同志奋起直追。欧阳组照老师是《蝶湖秋韵》创办人之一,正如他在《蝶湖情思》一文中说道,虽是已届伞寿,但永远是蝶湖的恋人,蝶湖侧畔会时时响起他缱绻的足音和激荡的心音。
像他一样的老同志,还有潘治富、余国振、罗龙炎、梅俊道、傅广荣、周奕纯、涂明华、袁维华等,他们老当益壮、笔耕不辍,为《蝶湖秋韵》增光添彩。可喜可贺的是,在《蝶湖秋韵》十二期面世之际,又有一些新近成长起来的年轻老同志加入了《蝶湖秋韵》创作队伍,如魏立平、李宁宁、王春生、鲍海鸥、王贤淼、陈晓松等,彰显生命轮回的无穷力量和无限生机。还有一些书画、摄影作品的新生力量加盟《蝶湖秋韵》。尤其是摄影作者如黄硕红、江洪涛、李龙、张敏、庄琍、范玲玲等,活跃在学校摄影协会举办的各项活动,他们的摄影作品使这期“光影撷英”十分饱满。这也表明许多老同志作者兴趣广泛,业余爱好向多元化发展。
生命的轮回如同一本书,无论精彩与否,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快乐才是真谛,健康是书中那最亮丽的篇章。让我们在不同十二年轮轮回循环中,与《蝶湖秋韵》同频共振,以快乐的笔触写出美丽的文字,让真实的生活增添银色的光亮,让轮回的生命闪现人性的光辉。
【编辑:南栀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