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数点,校园上空的弯月有了太多让人感动赞美的地方,沐浴着淡淡的月辉,我禁不住思绪浩茫……
这两天很累,但和充实无关。上午,去了林泉汪家,可是只呆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回到了学校。但汪家村前清澈而宁静的河水,已让我的心沉静了很多。
河前一望无际的绿稻矜持地铺展,点缀着汪家秋日的祥和。来到广王寺,这座历经数百年时间的寺院,沐浴着秋日的金晖,尽显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神秘庄严。有朋友打电话,问我在哪,我说在乡下,他说,你的乡村采风还没有结束吗?我笑笑。是的,乡村是我永远走不出的思念,我的心中充溢着乡村的影子。
近三个月的乡村行,我与乡村的情结与日俱增。很多时候,乡村的价值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它在那里,也不仅仅是回忆、是怀念、是风景,而是一种精神、一种重要的心理暗示,被赋予了太多的自我情感。总有一种梦想在召唤着我,让我停不下行走的脚步。每一种意象都是心灵底片,记着初心,存着归意,
以一份虔诚度过生命每一天。就好比这秋天,人们自然而然地把秋藏作为一种自觉,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作为一种传承,一种信念。为了使一种能量有存在感,我们必须传承给下一个生命周期,形成一种生命相续之力,生生不息。
时代发展到了今天,让我们无法站在昨天的视点来审视今天的世界,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发展态势的多样性对我们提出新的挑战和更高的期许,只有人格和精神是不死的。很多人走出了困境,却败给了曲折。尽管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让人始料未及,历史永远都在进步,即使有些步伐散乱。每一个成功都是从梦想开始,我们每一天都会种下希望,只是,很多人热衷于给收获投去目光。
尽管人生重要的不是现在的位置,而是努力的方向,渴望成功依然是每一个人的终极推崇。只要心中有阳光,所有的日子都有亮色。被现代快速节奏包围的人们开始恣意地享受并体味这些细节赋予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美好。却很少有人去重温历史,去回望历史,去思考历史的温度。
一个人的善思智慧,其实就是先天的禀赋与后天摄养的双举。我是一个普通的人,与学生打交道是我生存的手段,但在今年夏日的乡村行走中,乡村的一草一木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唤醒了我蛰伏的飞扬。有一种信仰叫舍生取义,有一种故事叫荡气回肠,有一种牺牲叫无怨无悔,有一种勇敢叫前赴后继。我走在一个个乡村,读着一座座家谱,我的心被震动了。为乡村的乡贤高尚的气节所震动。我想,乡贤精神即使延展在当下,也具有强烈的历史深度和时代气息,依然是永不磨灭的荣光。我进一步想,一个向上的民族所需要的主旋律,一定是历史的记忆与时代气息的融合体。一个真实的人,一定是真诚和善良的,一座家谱不仅是单纯的笔墨记录,而是一个家族的灵魂摆渡,是一个家族生命的律动,更是一个家族精神的印记。
今天,面对理想被毁损的碎片,我已微笑地转身,宛如完成了上一季的使命,开始了生命中又一次华丽的换装。有人问我,你怎么如此淡定,居然顺化而乐,宠辱不惊?我要说,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总是被负面左右,精神就会长时间地焦虑和困顿。
人的一生或抑或扬都是生命的喜剧,是一条痛并快乐着的苦旅,我们要学会,透过生活去欣赏蕴含于其中的的内涵。任何事,只要认真地想过,就会有一种新的开始、新的界定。相比在城内,每一天面对着拥堵嘈杂几乎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我更喜欢乡村,尤其喜欢乡村山野的色调,这色调宛如虚静的禅意,灵动而有余地。这是乡村最生动的地方,高远的天空,彩色的原野,悠远的果香,似柔若无骨,似云淡风轻。体味四季的神韵,感悟生命的深意,这正是我期待的意境,想要的生活。
面对乡村的一切,我只想感谢,感谢生命中的一切,我要让一切在九月的深意里变得斑斓!我的心浓郁地绿着,拒绝浮尘淹没自己的心灵,并无比虔诚地寄予自己理想之美,任所有的一切朴实真诚……
【编辑:墨竹抚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