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山,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座大山,更是隐藏着许多秘密。笔架峰,兀立到哪里,它的故事,便流淌到哪里。
我们一行同学,驱车来到河源笔架峰,走进幽静的笔架峰。在郑家村,我们在郑家村徐书记的带领下,沿着一条碎石山道蜿蜒而上。
山道里,散布着硕大的巨石,有的像金元宝,有的像恐龙蛋,有的像蘑菇,像土豆,像飞禽,像走兽,或圆润,或狰狞,重重叠叠,满目震撼。经过河水年复一年的冲刷洗礼,与大山连成一体的岩石便裸露出来,像男人宽厚坚实的胸膛。这里的岩石奇形怪状,姿态各异。有一块岩石被水流冲刷出内凹的流痕,湍急的河水哗啦啦地急驰而过,溅起细碎的银白色水珠,犹如碾玉。我不禁想,这里的石头很有灵性,你想象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无需考证。无论你站在那一块大石前,仔细端详,还真是神似。
这里是由许多石块组成的奇异山峰,每一块岩石,我一边走,一边给一块块山石取名字:卧龙、仙人指路、八戒拱土、望郎归,一个比一个奇妙,一处比一处神秘。我们来到一处清浅的水潭,这水潭形长约四五米、宽约一米、深约半米,水潭清澈见底,远看犹如美女卧浴,细看又似美人鱼嬉水,朋友对水潭的清澈叫绝,他们怂恿我给水潭取个名字,我说就叫美女潭吧。大家纷纷举起相机,与“美女”合影。美女潭上方不远处,便有一到瀑流,它从悬崖峭壁上飞窜而下仿佛一挂晶莹的水帘。水帘下碧绿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如仙似幻。站在潭边,临水照影,我看见两三寸长的野鱼在云中畅快地游泳,看见叽叽喳喳的鸟儿在水中自由飞翔。久居闹市,听厌了喧嚣嘈杂,闻腻了浊气霾烟,来到清新秀丽的笔架峰,犹如走进世外桃源,那些如影随形、拖累身心的琐屑和疲惫,全被挡在山外,心里自有说不出的轻松。
笔架峰,岩石是这里的主角。许多岩体上,镶嵌着一道道或灰白或橘黄或棕红的纹理,一圈圈,一层层,如一页页天书。这部天书,记载着亿万年造山运动的沧海桑田,记载着岩石承受挤压、剪切、拉伸的苦痛与挣扎,每一层褶皱里,都藏着一段不曾打开的历史。我深信,这些诡异的岩石,都藏着自己的故事和秘密,都有自己的前世和今生。它们是安居深山的隐士,虚怀若谷,宠辱不惊,一呆就是上千年。
站在尘封的天书前,我屏住呼吸,默读沧桑的封面,思索生命的真谛。忽然,我的眼前一亮,我看到一处岩石的褶皱里,竟然长出一丛绿油油的灌木。没有泥土,没有水润,但它却活着,仅靠岩层褶皱里微薄的矿物质营养,顽强地活着。不会说话的生命,却比我们更懂得生存的哲理!
沿着乱石嶙峋的河床拾级而上,一级一层景,一阶一重天,每前进几步,都会有新的惊喜和意外的发现。河床上,悬崖峭壁比比皆是,需手脚并用才能抵达。我们来了精神,像壁虎,像飞燕,沿壁而上,每一次攀援,都能体验到探险的刺激和征服的喜悦,每一次手拉手的攀登,都能感受到爱心接力和心连心的温暖传递。在这里,我们忘了年龄,忘了姓名,忘了身份和附加在身份之外的许多东西。徜徉在曲径通幽的大石堆,我们成了林中无拘无束的飞鸟,成了疯疯颠颠的顽童。我们亲吻巨石,打着响指唱起山歌,张开双臂高声呐喊,将笑声欢呼声丢满笔架峰。
笔架峰和太山、龙虎山比肩而立,是一处尚未开发的原生态景区,“谷幽泉冽、岩险石奇”的景观,吸引了众多的探险者。这里有层层上叠的山石,一层比一层惊险,一层比一层神奇。攀到山顶,忽然发现,前面有一道陡然站立的石壁,一挂瀑布从崖顶飞泻而下,让崖壁与蓝天相牵,这道岩十分陡峭险要,非攀援高手难以接近。我们还想继续向上攀登,但已有朋友体力不支,我们只得慢慢下山。而带我们来的徐书记说,这还只是爬了山的一半。
笔架峰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地方,在这里,流传着张天师大战妖魔的故事,流传着席天师与张道人斗法的故事,流传着古代大战的故事……同时,这里还是天然蜂蜜的出产地。后来回到山下,当地朋友介绍说笔架峰有很多景点,如:鸡尖石、猪精断耳石、叼竹鹰、跑马岗、蒸盖岭、仙女潭、凉水坑、五叠泉、三神壁合、访师岩、峭壁悬洞、龙啸九天、磜瀑、玉女瀑、灵药谷、异草谷、马尾水、青云瀑、姊妹瀑、秀瀑幽潭、水帘幽洞、险崖飞瀑、十里绝壁、飞瀑留珠、竹林望晓、三港水、东风寺、古战场、强盗洞、北源迎客松、兴源迎客松、何源罗汉松、天门岭鹅掌秋、峡山银杏树、圣裔坊、张应韶天师墓……可惜,我们没有尽兴,于是相约有机会一定再来。
走进幽静的笔架峰,忽然发现,这里的岩石都是一部未曾打开的天书。是的,幽静的笔架峰是一处尚未开发的旅游探险胜地,它的秀美,它的神秘,它的深邃,需要我们用清澈的目光去发现,用纯粹的心境去读懂,用感恩的心态去呵护。
【编辑: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