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姜位于金溪县崇岭深处。走进这个村子,近乎完美的自然风光,竹林掩映的山路,高高低低的树林,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裡姜村就隐藏在这树木葱郁的深山之中。
如果不往深山里走,很难让人相信,在崇岭深处的一个山村,会有如此多的明清古建筑,东、南、西三座门楼后面的所有古民居依山而建,每一栋房屋始终维系着固定的坐北朝南的方向,三条巷道自南向北穿过整个村庄,一直延伸到大山的脚下,在偏居山旮旯的乡村,放逐三条如此幽深的小巷,让你可以穿行于村子的时光,如同光阴数百年如一日地在这巷道中踱出的方步,慢悠悠且悄无生息。在这幽深的巷道里,会让人发出思索的疑问,这布满沧桑的石板路,那些已然远去的岁月,需要用什么样的语言去形容它,我无从得知。我想,那些曾经在小巷里踱出的步子,应该是不疾不徐的,步履轻轻的,就像此时我的脚步声,回响在小巷身后长长的光阴中,回响在四周的石墙壁上,连带着爬满石墙的植物……这种悠长的宁静,可以把我身上的燥气一点点的退去。
这一条条小巷,有人曾经哭过,笑过。人的一生中注定能坚守的东西太多,而所谓的灵魂,只能独行。当我们细数时光,在这条幽深的小巷里,做一次神态安然的旅行时,在柔软的视线下,匆匆的时光,就会让人有种不知今夕何夕的痛楚。
洗净沉积在废墟上的尘埃,从时光的隐密处,将世俗的心,沐浴在一片清莹里。这仿佛是一种奇怪的心路历程,当我们置身其间,曾经的迷离,沉重,终不再拘于这偏居一隅的狭小。在小巷,用脚底一寸寸地丈量时光,那份滞留于隔世气息里的不舍,直抵心脾。
都说流水无痕,可知岁月有痕?我所说的岁月,是指这里留下的或深或浅的痕迹。大到这一栋栋的古老建筑,小到这建筑上的一个小小的构件,在这里,所有的景物在缓慢中后退,仿佛是一部慢慢回放的老电影,那些依次出场、退场的人和物的片段,在岁月的印痕里如水印般的逐渐清晰、明朗,从此,那些被淡忘在流年里的岁月过往,就被眼前这样一个模式固定下来了。
在这些明清时代建筑里,在深锁着的庭院里,雕梁画栋的残片停留在岁月深处,布满包浆的拙朴和凝重,满覆时光的履痕。徜徉在幽暗并带有一点残破的院落,品读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或与一丛草独语,或与一朵花对话,你会忘记身后的方向。这里的建筑都有自己个性,这些看不见的个性就如你正置身于曾经的某些生活场景,一些市井的喧嚣声此起彼伏,你会发现它曾经存在的力量如此巨大,如今却随风飘散……
庭院有风穿堂而过,将我的思绪吹散,猛然间发现那些院门被时光摧毁了身形,萧瑟地罩在光晕里,与静谧面面相觑,思维越过悠长的时光,与苍凉的古意便有了刹那间的融合。
一座荒芜的小院落展现在眼前,那些散乱的没有秩序的杂草占据了整个院落,院子里早已没有人居住,但院子里的一株石榴树仍生机盎然硕果累累,还保留着对远去生活的记忆,让人在恣肆的绿色中勾勒出勃勃生机,并把这些生机藏匿在小院的每一个角落。
在浓缩的一寸寸光影里,荒凉、沧桑成为了这里的代名词,此刻,举目望远,山色如黛,树木葱茏,连绵的山脊,把村子衬托的如画图一般。村子门楼前的一方池塘,一盘绿水荡漾,糅合着表面的平静和内心的波澜,弥漫了整个身体。在村前的竹林边,我感受到了在明亮光线里听不到的静谧!我静静地走在千年小巷中,看到的是裡姜曾经的繁华和美丽,惟愿这村子永存于天地之间,让落寞的山野凭添几许温柔与诗意。
裡姜依然保存有 28 栋古建筑。整个村子三面环山,风景秀丽,民风淳朴。这里有山、有水、有景、更有说不尽的故事。原先这里有住户几百家,现仅存60 余人还居住在这里。他们之所以不愿意离开,用他们的话说在这里守候的不但是他们祖辈生活的地方,更是他们内心的根。在金溪众多的地方还保存有这样的村子,它们静卧于时光深处,不念风云,缓缓而行。
【编辑:杨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