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来了!乡亲们快跑!”
“大家快走哇!”
“不要再带着锅了!逃命要紧呐!”
“大家快往山上跑!”
在慌乱之中,一只强有力的大手抓住了一位正抱着女儿逃亡的妇人的肩膀,指着奔涌而来的洪水说道:“把她丢下吧,带着她,我们都跑不了!”
那位妇人回过头看着他的脸,愤怒地说道:“不,她是我的女儿,我不会扔下她的!”
那个人叫道:“大嫂哇!你再不放下她你就要被大水追上了。”
“大兄弟!你快跑吧,不用管我!这是你大哥唯一的骨肉了,我不会丢下她的!”妇人朝那人说道。
说话间,那个男人已经跑远,而女人本来就跑不快,还抱着孩子,很快便落到了队伍的末尾。
又一位妇人,怀抱一个男孩,跌倒又爬起,爬起又跌倒,她身上的粗布衣服已经沾满了泥水,鬓角的白发被雨水打湿黏在脸上,脚步一深一浅,奔跑在泥泞的路上。
她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再带着孩子逃离洪水,转向那棵长满棘刺的大树。
没有人知道她是如何忍住尖刺给她的疼痛的,没有人知道她是如何抱着她的孩子爬到树冠上的。
她为了孩子不会掉下来,撕下自己的衣服将孩子绑在树上。她看到洪水将那些小一些的树连根拔起,看到它将房屋冲垮,她害怕大树无法承受住两人的重量,在深情地看了孩子好一会儿后,身体往后一仰,再也不曾爬起来。
在古楚大地上,沅水和湘水自南向北共同汇入名曰洞庭湖的大泽。
从梅雨季节开始,被笼罩在轻如窗纱的蒙蒙细雨中的湘水与沅水含水量渐渐地上升,被细雨滋润了的江岸上椒兰,白芷等植物长势正盛。然而,水边的泥土开始松动,变得泥泞。
等到初夏之际,暴雨倾盆之时,尚未干燥的泥土被雨冲入江水中,大量雨水涌入其中,江水爆涨,滔天的江水席卷千里,依靠大江而建的村落尽数被淹,人们皆背井离乡,四散奔逃。
此时掌管湘水水系的是湘江河神,湘江河神早已年老体衰,法力微小,且脾气暴躁,从不考虑民众生死。
他要求楚地人民在每年初秋用14,15岁的少女祭祀,众巫师(巫婆的爪牙)来伴唱配舞,人们用一捆芦苇将少女送到江中央,河神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河神即刻作法,少女在眨眼间沉入江中,水花不起,仅淡淡涟漪,众巫师散去,人们望着江水,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哀伤,就连树枝上的鸟儿都开始哀鸣。
又一年江水席卷而过,人们再也无法忍受河神的所作所为
“他每年都要让我们用少女祭祀,可是你们看看他为我们做了什么?!”
“就是啊!每年都涨大水,足足几个月!”
“我们每年祭祀给他的少女不是白死了吗?”
“要我说,我们没必要再让我们村里的少女去白白送死了!”
“河神根本不是神吧!”
“……”
大暑将过,秋季将至,一年一度的祭祀典礼却没有人来准备。
村里的巫婆披头散发,披着黑色的披风召集村民来到河边厉声喝问:“你们难道要找死吗!一年一度的祭祀大典竟然无人操办,你们难道是不想要河神的庇佑了吗,你们难道不怕河神的惩罚吗!”
人们不再像往年一样对巫婆唯命是从,而是反问巫婆:“河神庇佑了我们什么?庇佑了每年祭祀给他的少女吗?每年都涨大水,冲毁我们的房子、谷子,你就仗着每年都有人驾车载着你,你又从不劳动,就向着河神说话吗?”
巫婆惊讶不已,顿时火冒三丈,“你说什么!?你有种再说一遍!”巫婆开始作法,大家都感受到了湘江在震动。
这时,舜从人群中钻出来,极力劝阻人们:“大家不要吵了,祭祀是我们从古至今的规矩,没有一年中断过,今年最好也应该照常。”
舜又转过去对巫婆说“请您息怒,我保证今年的祭祀大典照常进行。”
然后,他又向人们眨眼暗示,人群中有人懂了,帮助他劝阻其他人。
舜是这个村落里一个小伙,正值弱冠之年,身高八尺,身上穿着粗布衣服,五官生的十分精致,黑发不太长,刚刚触背。
在年轻一代中,舜是最有胆识且有勇有谋的人,他曾多次带领村民逃避洪水,极大得人员伤亡降低,开灌引渠,同辈都向他看齐。尽管还年轻,但老一辈的人也看好他。
对于此,舜无疑是有指挥权的。
转眼间就到了祭祀河神的日子,村落里的人早早就做好准备,村民们请来一众巫师,巫婆戴着狰狞的面具,开始跳起舞来,舞步奇怪诡异,口中念念有词,但无人听得懂,巫师们手舞足蹈,围成一个圈,中心是一位妙龄少女,身着红色丝绸织成的华服,黑发陆离。
然而,在她的眼神里竟看不见害怕亦或是忧郁,倒充满了坚毅与决绝。待巫婆唱罢,玥举身赴湘江,仅凭一把芦苇漂至江中心。
此时江边的人们已眼眶湿润,玥的家人早已哭至无声。可此时人群中少了一个人,从开始到现在都没见到舜的影子。
原来舜在前一天晚上已经游过江去,带着一把闪着寒光的短刀,他把短刀磨得锋利无比,可削岩石如割稻子。没错,舜打算弑神!换句话说,是湘江边的人们打算弑神。既然河神不仅不为民造福,而且吞噬少女祸害人间,那么他就不能再被人们称为神;既然河神在害人,那就铲除他。
那一日,众人聚集在舜家里,避开巫婆,商量对策
“我们还要给河神献祭少女吗!?”众人带着愤怒质问拦下他们的舜。
舜缓缓说道“请各位稍安勿躁,我有个想法。既然这样,我们弑神吧。巫婆是河神的代言人,她是我们中唯一一个可以和河神交流的人。
在祭祀的时候,待河神开始吞噬少女的那一刻,你们一起上,处理掉巫婆,控制住那些巫师小鬼,我在祭祀大典前一晚上偷偷游到湘江对岸去,躲开那些巫婆的眼线爪牙,等到河神开始作法,我便偷偷潜到江中心去把河神杀了,救回送去祭祀的女孩,你们要处理好那些巫师。”
“烛,这里除了我,就你的水性最好,我希望你跟我一起潜过去,帮忙救起女孩。”
烛听到这里立刻表态赞成,救人于危难之中为什么不去?
“我早看河神不顺眼了,我跟你一起去!”
“对,咱们该反抗了!”
“对!”
“舜,我跟你去!”
......
就在祭祀大典前一天,烛才知道被巫婆选中祭祀给河神的少女就是玥。
烛与玥从小相识相知,定下娃娃亲,两人也相爱相惜。他们从小玩到大,经常一起游泳潜水,玥的水性并不比烛差多少。烛去到玥的家里时,看到玥一家都已经泣不成声。
玥的父亲看到烛的到来,抹了抹眼,擦去了他这一生第一次流下的泪,对烛说:“好孩子,我到时在岸上杀光那些狗娘养的巫师 ,我的女儿的安危可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护她周全!”
“叔,你说什么呀。明天的事跟玥有关系吗?”烛一脸疑惑地问道。
“那该死的巫婆...点到她了!”
“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是她!”
“烛,好孩子,明天可就要靠你来护她周全了!婶婶求你了。”
这位两鬓斑白的母亲含着泪看着烛,嘴里呜咽着。
烛此刻呆在原地,盯着玥,双目无神。
直到女孩开口:“哥,出来陪我走会儿吧。”
在村里的小路上,灯火昏暗,烛看着玥脸上的火光跳动,许久说不出话来。
“哥,你怕吗?”
“我不怕!不...我怕...我怕...”
“但是我不怕。”玥坚决的说着。
“什么?”
“明天我不怕被祭祀给河神,我相信你会救我上来。”玥微笑着对烛说。
烛看着她的脸,眼里再次泪光闪烁:“可是,你知不知道明天很危险呐!”
“但是我有你呀,我一想到你会来救我,我就一点也不害怕了。”
“听着,现在还不是很晚,我带着你离开这里,咱们现在就跑吧,带上叔和婶子咱们离开这里!”
“你在说什么!”
“我要带你们离开这里!”
“我们跑不掉的,巫婆的爪牙早就守在村口了,每一条路都有人把守,估计再往前走一点就能看见了。”
“我可以带你潜过江去。”
“不,要是我逃了,我们的弑神计划就会难上加难!”
“可是,我不想让你...我...”
“不怕,哥,你会救我的对吧。”
“我怕我救不了你呀!”
“我相信你能把我救上来的。”
“你真的相信我吗?”
“嗯,我相信你!”
烛与玥相拥在一起,烛说道:“明天,你到了江中心,不要慌张,河神一开始作法,我和舜就开始行动,他潜入水中,我就来救你。”
烛又开始抽噎起来,“要是……要是……要是我游的不够快,你有……你……,我怕……”
烛转过去对玥带着哭腔说:“要是……我……”接着,烛把头埋在玥怀里大叫道:“不——!”烛几近崩溃。
玥再次开口了,让烛收敛了哭腔,说道:“烛,别哭,明天我等你来救我,我相信你。”说着,玥擦掉他的泪水,抚摸着他的脸颊…
当晚,舜与烛避开巫婆的爪牙,潜过江去,时至初秋,江水已渐渐寒凉,秋风逐渐萧瑟,两位少年满怀热血,无惧风浪寒凉。
湘江河神已不再关心江边的人,只知道每年都有人给他祭祀,自然不知道这两位少年已潜到他的后方。
玥已经到了江中心,开始原地打转,缓缓下沉。
江边的人们一齐拿出自己事先藏起来的武器,玥的父亲率先举着镰刀冲向巫婆,其余人冲向那些巫师。
尽管巫师巫婆因为之前人们的一次骚乱有了防备,但始终抵不过民众愤怒的反击。
同时,舜看到了河神,拼尽全力游向他,舜此时游得比江中最快的鱼还快,玥在加速下沉,她在挣扎,但下沉的速度越来越快。
“哥,我看见你啦。”
“哥。你游的真快呀!”
“哥...我不怕。”
“我...相信...你马上就能救我...上去了。”
“哥...”
玥的意识越来越模糊,口中吐出一连串气泡,长发在水中显得更加飘逸。渐渐的,少女不再挣扎,任由身体下沉。
河神只顾着江面上下潜的少女,丝毫不知道江边发生的暴乱,也不知道自己身后的危险。
烛拼尽全力,近乎疯狂地游向玥。在玥下沉到一半时,舜已经游到河神身后,他手起刀落,河神的头颅被斩下,玥不再加速下沉,但她已经精疲力尽。这时,烛终于赶到,托起玥游向江面。
“玥,我来了,我来了!”
“不要睡啊。”
“你看我今天游的多快呀!”
“别怕,我马上就能把你救上去了。”
“再坚持一下,马上就到了!”
终于,烛抱着玥浮出水面,岸上刚刚经历了搏斗的众人纷纷下水搭救烛和玥。人们把这对恋人救上岸,众人欢欣雀跃。
烛刚刚上岸,双腿一软,整个人瘫倒在岸边。
玥的母亲怀抱着已经失去呼吸的女儿,泣不成声。
与此同时,舜也没有浮出水面,原来舜游的太快,在斩杀河神之时体能早已耗尽,累死在江中。
......
“叔,婶子,我对不起你们,我对不起你们当年把我从树上救下来。”这晚,烛来到玥的家中,对她的父母说道。
玥的父亲率先开口:“孩子,河神已经死了,你跟舜已经替她报仇了。”
“对呀,巫婆巫师都死了,以后我们的生活就好起来了,她不会想看到你整日那么伤心的。”
“是我游的太慢了,她那么相信我,我却...”
“孩子,不用太自责,婶子不怪你。”
......
烛坐在湘江边,看着平静的江水,笑了...
第二年,湘江不再洪水泛滥,在本该向河神祭祀的这一天,人们来到了湘江边的两座墓前祭奠。
一座是舜的墓
一座是玥和烛的墓
【编辑:南栀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