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琚镇土口村是一个多姓聚居的村落,刘姓和杨姓等姓氏在这里共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历史篇章,承载着祖祖辈辈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土口村的历史源远流长,而土口村的刘姓更是有着深厚的渊源。土口村刘姓始迁祖为刘宗元,时光回溯到后周显德四年(957年),刘宗元行医至金溪,被这里的地理风貌深深吸引,于是决定在土口建村卜居。从此,衍生出了土口村刘姓家族的绵绵世系。
心学大师陆象山的高足刘尧夫是这里人。刘尧夫(1146-1189年),字淳叟,又字井庵,是南宋时期土口的骄傲。他身材伟岸,气概轩昂,那气宇不凡的身姿仿佛与生俱来就带着一种威严与庄重。而在他的气质之中,又透着一种文雅与温婉,尤其是他那温文尔雅的文辞,更是让人如沐春风。
刘尧夫十六岁时,便师从陆九渊兄弟。在陆九渊的教诲下,刘尧夫如鱼得水,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他一心向学,追求精神的升华和哲理的启迪。每至夜晚,当他焚香夜坐时,心中总会涌起一种豪情壮志,他暗自思忖,欲与天地同其大。这般宏伟的志向,在当时或许被许多人视为不切实际的幻想,然而刘尧夫却坚定不移地秉持着这一信念,矢志不渝地追求着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
陆九渊,这个在哲学领域享有崇高地位的大儒,当他听到刘尧夫的心愿时,微笑着说:“天地自大,但勿拂之。”这短短的几个字,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陆九渊希望刘尧夫明白,天地自古以来便是广袤无垠,蕴含着无尽的奥秘和力量。人作为天地间的一份子,当顺应天地的规律,而不是试图去违背它。这既是对刘尧夫的一种指引,也是一种告诫。
淳熙间,刘尧夫忽然背离象山之学,言其大谬。跟从朱熹在五夫里和建阳晦庵云谷草堂学习。朱熹责之,认为“子静(陆九渊)之学即有未当,尧夫不可如此诋之。是其质薄”。后尧夫改学禅,出家为僧。陆九渊深叹惜之。
乾道五年(1169 年),刘尧夫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成功补入太学。在太学这片知识的殿堂里,刘尧夫以其出色的表现备受瞩目,四试两优,成绩斐然。这不仅是对他学识的肯定,更是对他勤奋刻苦精神的认可。他深知,学问之道,容不得半点懈怠,唯有不断努力,方能不断精进。
淳熙二年(1175 年),刘尧夫不负众望,一举考中进士。进士及第后,刘尧夫被授予国子监正的职位,这一职位肩负着培养国家栋梁之才的重任。刘尧夫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儒家经典,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才能。然而,刘尧夫的目光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凭借着其卓越的才华和坚定的信念,他又迁任太常博士。在太常博士这个职位上,刘尧夫的才华得到了更为宽广的施展空间。他深入研究历代礼仪制度,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独到的见解,为朝廷的礼仪规范和政治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当刘尧夫面对天子时,他毫无惧色,极言时相之失。他目光犀利,言辞恳切,直指时政的要害。他认为天子如果有了私人,那么朝廷就会滋生出各种不正之风;如果外廷有了冗员,那么工作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公卿有了他径,那么官员就会结党营私,中饱私囊。刘尧夫言辞犀利,如利剑出鞘,直指时弊。皇帝听后大为震撼,对刘尧夫的学识和胆识赞叹不已,他说:“监司须得如刘尧夫者。”皇帝认为,像刘尧夫这样有学问、有胆识的官员,是朝廷的宝贵财富,是值得信赖和重用的人才。
刘光祖对刘尧夫的评价亦极高,称其调高、才清、志大、论壮。他认为,刘尧夫的文章格调高雅,词藻优美;才华出众,思路敏捷;志向远大,胸怀天下;议论雄壮,一针见血。在朝廷之上,当需要处理政务时,刘尧夫上书奏事,他的言辞恳切而有力,排斥权倖甚勇。他毫不畏惧权贵势力,敢于直言不讳地揭露他们的罪恶行径。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因此他以无畏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为正义呐喊,为百姓发声。他的勇气和担当,为当时的朝廷注入了一股清流,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尧夫不仅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贡献,在文学艺术领域同样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的诗歌独具匠心,语新意胜,皆古人所未道。宋绍兴己卯(1159),14岁的刘尧夫曾作《赠南强胡先生赴春官》“剪剪梅花破腊寒,忽惊春色动长安。九重已侧幽人席,四海谁登上将坛。”晚年作有《临终偈》“不到清泉白石边,却来城市走喧喧。夜来一派银潢水,泻向琼台玉槛前。”著有《井藂斋集》,已佚。吴澄序称其“典雅温润,明白敷畅”。他的诗歌,既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充满了创新的精神。他善于运用新颖的意象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他的诗歌如清泉流淌,润物无声,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后来,刘尧夫调任隆兴府通判。这期间,他依然兢兢业业,心系百姓。他深入了解民情,关心百姓疾苦,积极为百姓排忧解难。他依法办事,公正廉洁,深受百姓的爱戴和尊敬。只可惜,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和操劳,最终夺走了他的生命。刘尧夫去世时,正值他在职期间,他的离去,不仅是朝廷的巨大损失,更是百姓的莫大悲痛。
土口村,这片刘尧夫深爱着的土地,见证了刘尧夫的成长和辉煌。他在土口的山水间汲取了灵感和力量,在这片土地上,他播下了智慧的种子,培育出了众多优秀的子弟。
天地立心,无需多言。刘尧夫,这位在土口村这片土地上孕育出来的伟大人物,用他的智慧和才华,用他的勇气和担当,书写了辉煌的人生篇章。如今,走进土口村,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的世界。村间的小道两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仿佛在讲述着刘尧夫的心语传说。
【编辑:南栀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