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枧村,恰似一颗璀璨耀眼的珍宝,安然坐落于赣西边境之地,悄然隐匿于罗霄山脉中段之中,稳稳地嵌入在永新县石桥镇那辽阔的版图之上。这里,便是我的家乡,我的祖辈们世世代代于此繁衍生息。
樟枧村起源于宋朝,因刘姓族群聚居而逐渐成形,自开基以来,已然悠悠地度过了漫长的千年岁月。
当我悠然地徜徉在樟枧村的古道之上时,仿若瞬间穿梭回往昔的悠悠岁月。那些原来由鹅卵石铺成巷道,现在变成宽敞水泥路,古建筑群错落有致,庄重且典雅,默默地彰显着昔日的辉煌荣光。刘氏家庙庄严肃穆,承载着家族的无上荣耀与深厚传承;那三口历经千年的古井,曾经默默地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族人。
在村中,诸如青龙桥、清源桥等古桥横跨于溪流之上,仿若忠诚的卫士,见证着樟枧村一路走来的发展与变迁。桥身上的砖石,历经无数风雨的洗礼,却依旧坚固如昔。桥下的溪水潺潺流淌,仿佛在悠悠地叙说着古桥所历经的漫长故事。
犹记得童年时,我与一群亲密无间的玩伴常常结伴来到青龙桥边。青龙桥下的芦茅潭,简直就是我们欢乐的乐园。每逢炎热天气来临,我们便迫不及待地一同纵身跃入潭水中,尽情地洗澡、欢快地游泳,清凉的潭水温柔地包裹着我们,将夏日的酷热一扫而尽。我们在水中尽情嬉戏、打闹,爽朗的笑声在潭水上空长久地回荡。我们还会兴致勃勃地比赛扎猛子,看谁能在水下憋气的时间更长。有时,我们也会一起在潭底摸鱼,去追寻那些机灵的小鱼,每当成功摸到一条,我们便会兴奋地欢呼雀跃,彼此分享着这份喜悦。
还有那棵古老的银杏树,亦是我们童年的快乐之源。我们会顽皮地爬上银杏树去捕捉八哥,然后满心欢喜地一起饲养它们。到了深秋时分,银杏果成熟了,我们便会兴高采烈地一起去采摘银杏。那些银杏果,可以炒着吃,也可以煨着吃,味道极其可口。但我们也清楚地知晓,银杏虽美味,少量食用可强身健体,过量食用则会中毒。
此地文化底蕴极为深厚,曾涌现出诸多杰出人才。在明代,樟枧村文风昌盛,刘敷考中进士,官至福建左布政使,他奋勇抗击倭寇、平定苗乱,政绩斐然。刘孔愚任祁门知县时,著有《衡汀集》,声名远扬千古。这些历史名人,为樟枧村增添了浓郁深厚的文化氛围。
樟枧村,这片满溢着历史与文化底蕴的故土,让我深深眷恋、久久难以忘怀。我仿若看到了儿时的自己与那帮亲密的玩伴们,在大巷中欢快地奔跑嬉戏,在古井边愉快地打水玩耍,在古树下静静地聆听长辈们讲述那古老的故事。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承载着我对故乡的深沉眷恋和对儿时玩伴们的无尽思念。
如今,樟枧村已被列为江西省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它将继续传承和弘扬这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不断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我坚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樟枧村必定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探寻它的历史与文化,亲身感受它那独特的魅力。
梦回故土,樟枧村,你永远是我心中最珍贵的家园,也是我与儿时玩伴们共同的美好回忆之地,正所谓:
故土樟枧梦中牵,千年古韵情绵绵。
古桥石径寻童趣,古井溪边忆旧缘。
岁月无声情未老,时光有迹念常悬。
心怀桑梓终难忘,唯愿重逢再续篇。
【编辑:南栀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