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
今天周末,因为妻子是开店做生意的,不敢偷懒,我们还是和往常一样早早起床了。
做好早餐我让妻子去叫儿子起床。妻子期期艾艾地又推给我,没办法,谁让我是男人呢。
叫了两声儿子没理,也不敢再叫了,免得又要发火,大清早的,不想找不愉快。我跟妻子说:“留在桌上吧,让他起床后自己弄,二十多岁人了。”
“好吧,只能这样了。唉——”妻子一声长叹,我们一起去了商场。
我是一名公职人员,每月有五千多元的工资。收入稳定,旱涝保收,医保、社保也不用费心,有单位;妻子在一家综合商场租了铺面开店做生意。一是妻子能干,二是靠着我的一点人脉关系,生意还算不错,每个月万把元的收入。有车有房,生活还算滋润。
我们有一个儿子。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愿望,我们也不例外。从小就给孩子制定了一系列远大目标(潜意识也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加进了对孩子的要求里面),按孩子的话说,他是在大负荷、高压力中健康成长。从童年开始,伴随着各种培训班和补习班慢慢长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培训、补习费用也水涨船高,等到高三补习时,已经是120元一个小时了。我们为此支付了收入的三分之一。虽然心痛,但是,我们想的是现在还可以投入进去,等到孩子成型,再多钱也很难改变了。所以给孩子的投资毫不犹豫,无怨无悔。
现在孩子已经毕业,待业在家一年多了。按理说,也基本达到了我们的要求:本科毕业、学士学位、英语专八。只是就业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原以为具备了相应的学历资本,就可以拥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谁知道结果正好相反。
孩子和我们一样的心理,都觉得以他的条件,必须找个相称的工作,否则对不起我们的培养和他自己的努力。
这样的思维模式,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也考了一次公务员,选了一个理想的职位。无奈,竞争太激烈,几百上千人抢一个岗位,真正是千里挑一。比高考难上一百倍,结果面试没过。工作没着落,还打击了孩子的信心。
现在逢编必考,相对公平。况且以我一个小职员的能量也走不了后门,找不到关系。心里一直很歉疚,感觉自己无能,对不起孩子;妻子也是有同样的想法,认为自己没挣到多少钱,没有大富大贵,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前程,也是十分愧疚。
孩子的想法更让我们汗颜。他恨我们,因为从小到大他都是按我们的要求做的。童年没有天真过,少年没有快乐过,青年只有挫折和痛苦。他所表达的,就是多次义正辞严地责问我们:条件不成熟凭什么把我生出来?出生后我按你们的要求做了没有?做到没有?为什么某某同学,还有某某同学整天玩玩乐乐、开开心心就能当上现成的老板、得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而我呢,听话又努力、承受了那么多的压力却是无业游民!你们以为跟你们要钱花我很爽吗?我不稀罕!
痛定思痛,确实是我们没用。官运不通,没有资源,财运不旺,勉强小康。不能解决孩子的仕途,也没有成型的家族企业给他继承,无地自容。我和妻子只能唯唯诺诺、小心翼翼地伺候着、解释着,有时候陪着笑脸编一些虚无缥缈的承诺。我们身为父母,自己不肖,没有承担起望父母成龙的重任,我们对不起孩子,这都是我们的错!
原来家是一块幸福的园地,是个累了、倦了、委屈了就可以停靠休整的港湾。现在的家,门前是徘徊的回旋地,每次下班在门前转几圈,都是犹犹豫豫不想跨进家门,能回避就回避面对孩子,常常是转到商场去陪妻子。
商场是个相对轻松的地方。与客户交流是愉快的,灿烂的笑脸会增加生意的成交量;回答客户的咨询是友好的,不仅解惑答疑了,还有对产品了解的成就感;销售商品赚取了利润,当然喜笑颜开;商家之间的相互沟通增进了友谊,同事间能够相互照应。商场给我充实,让我短暂忘却烦恼。没事我宁可多守一会商场的店铺。
商场里的清洁工小施,是我们的朋友。她是郊区农村的妇女,我们的同龄人。每天早、中、晚三次给商场做清洁。不做清洁的时候,就回家做农活。每月工资2800元,医保、社保自己买。丈夫老王就在商场做保安。每天两个时间段上班,早上开门,晚上锁门,也是2800的工资。老王每天开完门和晚上锁门前,都帮着老婆做清洁,妇唱夫随。两个人哼着小曲,唱着小调,边干活还边聊着天,开着玩笑,有时候夫妻两个相互逗得哈哈大笑。
做完早晚的工作,中途老王还去工厂打另一份工,3000多元的工资。这样算起来他们夫妻收入总额应在九千不到的样子(农村那部分收入就没办法计算了)。我和妻子十分羡慕他们的安逸和快乐。
因为相处的好,老王见我今天心情很差,就热情邀请我去他们家里做客。正好他今天也休息,我也正想沾沾他们顺气,欣然应诺。
等他们夫妻做完清洁,我坐着老王的电瓶车去他们家造访。
农村也没有什么消遣,到家后,老王拿出两根鱼竿来,递一根给我:
“来,兄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我们就在他们家门口的鱼塘钓鱼。他家门前的这口小鱼塘约三四亩地大小,他们承包经营三十年期限。老王说到期再续租就行了。
对我来说,钓鱼只是消遣,探访老王的幸福根源才是我最想的。
老王一家六口人:夫妻两个、一个老母亲、儿子、儿媳妇和一个小孙女。儿子大学毕业后老王花一万多元给他买了一辆摩托车,做了送外卖的美团骑手;儿媳妇在一家电子厂上班。现在哺乳期,在家休息带孩子。
我们边钓边聊。“老王啊,我们是同龄人,你看你都升级做爷爷了,四世同堂,好幸福啊……唉——我们家孩子和你儿差不多大,儿媳妇还不知道在哪家做女儿呢。”
“呵呵,那是你们城里人要求高啊。我们就简单,跟着节奏走,到什么时候就做什么事,需要什么就做什么,不敢挑三拣四,凡事随缘。”
“嗯,嗯,很羡慕你们。我今天就是来讨教的,老王不要小气啊,学学你的经验。”
“经验谈不上,只能说自己家就是这么做的。就现在来看,过得还算好,你真要听嘛我就讲,不客气不谦虚了哦。”
“嗯,那是,那是,实话实说。”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了能成中央领导,成科学家,成亿万富豪,最不济也要捧个铁饭碗,吃公家饭啊。那是想法嘛,想法是想法,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夺是不是?要有那个能力,有那个命,还要祖坟上有那个力道。高要求做不到,你能找丫头要鸡鸡吗?那我就只有希望孩子能做个正常的人,身心健康,不惹大事,不淘大气,正常成长不走歪门邪道,不走偏就行了。上完小学上中学,上完中学上大学,上完大学找工作,找到工作找老婆,找完老婆生孩子。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就这么简单。”
“嗯,可是老王,你儿子送外卖,儿媳妇在工厂,你们夫妻的工作也是不算稳定,这万一有变故或者失业了怎么办呢?”
“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在的社会,到处是机会;东方不亮西方亮,只要不懒,不会饿死人的。你看我们在外面打工挣钱,回家来还种点地,门口还有一口鱼塘。养点鱼虾,养点鸡鸭、养头猪,想吃什么吃什么,只要自己动手就能有,还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平平安安,妻贤子孝,一团和气,你说我还想怎样嘛?”
是啊,还想怎样呢?
哪个时间段完成哪样事情,不攀高,不就低,过自己的日子,照顾好老人,带好孩子,一家人和和美美,难道不好吗?
中午,我们就烧了老王钓的鱼,和他的儿媳妇、老母亲,还有小施吃了顿便餐。老王说晚上再好好招待我们。
饭后,老王带我参观了他家种的地、养的鸡鸭和猪,我们到后山挖了一些竹笋和野菜(老王送给我的)。傍晚的时候又开始钓鱼,准备晚餐吃的。小施还宰了一只鸡,交给她儿媳妇、老母亲打理。她要去商场做清洁、锁门。
晚上下班,小施骑着电瓶车也接过来我妻子,他们的儿子也回来吃饭了。他儿子说外卖要送到十点多,只要有单不舍得丢的。只要人辛苦的,一个月也有八、九千收入,生意好的时候有一万多。
老王给我们做了顿丰盛的晚餐。我们边吃边逗着孩子。妻子也很会做人,给孩子和他母亲买来了礼物。人与人交往,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样才能长久。
融入他们一家的幸福快乐中,我们也倍感温馨。不完美的是钓了一天的鱼我没有钓到一条,倒是老王收获颇丰,中午吃的,晚上吃的都是他钓的。我怀疑老王养的鱼都认识老王的,呵呵。
直到妻子来检查战果笑话我的时候,我才终于钓到一条大青鱼。欣喜之余我们还称了重量,竟然有七斤多。
老王一家人一定要把这条鱼送我们,客套一会没有推掉,我们只好收下了。真是感谢,吃了原生态的家宴,还满载而归。
【编辑:王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