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上下班路过滨河路时,每天都会瞧见卖菜人的摊位前堆着又大又圆的白萝卜。回到家中,妻子端上桌的菜肴也是萝卜炖大骨、萝卜炖猪蹄之类的。吃在嘴里,萝卜软软的,带着丝丝甜味,清淡而不油腻,很对我的口味。
小时候粮食匮乏,母亲种了许多萝卜来充饥,她时常念叨:“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我一直对萝卜情有独钟,尤其喜爱四月里那色彩斑斓的萝卜花。
这些颜色各异的萝卜花,宛如一群天真无邪的孩童,高高地仰起脑袋,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它们迎着轻柔的微风,身姿轻盈地摇曳着,真可谓“紫白繁花舞春风,萝卜花开韵意浓”,热情地向过往行人点头示意,自然而然地成为田间或山坡上一道迷人的景致,令人满心欢喜。
我对萝卜花的认知,源于母亲的耐心教导。初中时一个周末的午后,我放学回家,看到母亲正在自家的自留地里认真除草,她神情专注,犹如精心守护幼崽的虎妈。我赶忙走上前去,想要帮母亲分担繁重的劳作。我不假思索地撸起袖子就开始干,没料到我负责的那块地里,萝卜花被我莽撞的举动弄得纷纷掉落。母亲见状,立刻让我停手,然后让我回去把牛儿牵出去饮水。当时,困惑如同阴霾一般笼罩着我。到了晚上,我终于忍不住问母亲为何不让我继续除草。母亲语重心长地说:“你把萝卜花弄掉了,还怎么让它们结萝卜种子呢?要是下半年没有种子,拿什么种萝卜呢?”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我们家每天食用的萝卜,要历经开花、结籽、收种,再到播种这一漫长而奇妙的过程才能长成。
在过去的岁月里,除了红薯、洋芋、苞谷,萝卜便是我们家餐桌上的常客。奶奶常说萝卜是“土人参”,受她的影响,我也对萝卜偏爱有加。萝卜这种十字花科的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颇具魅力。它的植株大约高三到四尺,茎根颜色丰富,有红、白、紫、绿等多种颜色,而且种类繁多,茎根肥厚多肉,恰似一个个富含营养的宝库。它的叶子呈大长椭圆形,裂片深浅不一。春末时,茎梢开始分枝开花,那花冠四出的淡紫色或白色花朵与菜花相似,雄蕊有六枚,雌蕊一枚。开花后结果,果实为针状细荚。
萝卜花是极为普通的花。它的花香在傍晚时分袅袅飘散,那是一种淡雅清幽的香气,仿若一缕若有若无的细丝在空气中飘荡。然而,在当下这喧嚣的尘世中,我如同被驱赶着前行的行者,脚步匆匆。每天忙于生活琐事,忙于在世间体现自身价值,不经意间就忽略了身边这些微小却极美的事物。
然而,我在生活中发现,有许多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感动:一抹温暖的阳光,那是大自然馈赠的温馨礼物,如同母亲的手轻柔地抚摸着我们;一丝清新的新绿,那是生命萌发的象征,宛如黑暗中的希望之光;一个不经意的微笑,也许是他人善意的真诚表达,恰似黑暗中突然亮起的一盏烛火;一声轻轻的问候,满含着深切的关怀,就像冬日里的一杯暖茶;一份遥远的牵挂,是跨越距离的情感纽带,宛如无形的丝线把彼此的心紧紧相连;哪怕一点细微的声响,可能是大自然奏响的美妙音符,好似夜空中闪烁的点点星芒。可是,现实的我们实在太忙了,忙得像不停旋转的陀螺,被尘世的喧嚣重重包围,早已习惯了繁华热闹的景象,谁还会留意这小小萝卜花散发的微弱之美呢?
其实,萝卜花就像被我们遗忘在角落的美好回忆,静静地待在那里,默默等待着我们偶尔的眷顾。它是平凡生活中一抹充满诗意的色彩,虽然渺小却别有韵味。它不需要人们特意照料,只要有一块土地扎根,一抹温暖的阳光,就能尽情绽放自己的光彩。它就像一位默默奉献的实在人,在岁月的长河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陪伴着乡野,见证着乡村生活中那些琐碎却充满温情的点滴。
我想,我们不应该再让忙碌蒙蔽双眼,而要学会停下脚步,去欣赏这些平凡中的美丽。就像萝卜花,虽然不引人注目,却有着不可忽视的美。每一朵萝卜花,都是生活对我们的轻声细语,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身边那些最纯真、最质朴的美好。让我们珍惜这些容易被忽略的感动,就像珍视田间盛开的萝卜花。
【编辑: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