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品尝着杨哥妻子种植的折耳根,那嫩嫩的、脆脆的口感,伴着鱼腥味儿,令我口舌生津,满肚的油腻感便荡然无存。
吃着折耳根,在我记忆深处,宛如一条坚韧的情感纽带,一端紧紧系着故乡那迷人的山水田园,另一端则稳稳地拴着母亲那如滔滔前河般无尽的爱意。恰似“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所传达的,母爱就像这毫不起眼的折耳根,看似平凡,实则饱含深情。
在故乡那熟悉的土地上,春天一到,折耳根仿若春天的精灵。当春风如轻柔的薄纱初次轻拂大地时,它就像被春之女神唤醒的小仙子,满溢着灵动的生机,在田埂边、山坡上悄悄探出头来。它那细长的茎,恰似精美的玉簪般精致,紫红色的茎身仿佛被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似要满溢而出;那嫩绿嫩绿的心形叶片儿,宛如大自然这位艺术家以最细腻、最灵动的笔触绘就的佳作。每到这个时节,母亲便会提上竹篮,手握小锄头,带着我走进那充满生机、绿意盎然的山野。
母亲挖折耳根的动作极为熟练流畅。她微微弯腰,目光敏锐如天空飞翔的鹰眼,能在杂草与泥土间迅速而精准地锁定折耳根的生长之处。只见她手中的小锄头轻轻向上一扬,准确地朝着折耳根的根部挖去,而后用手轻柔且稳稳地一拔,一棵根叶完整的折耳根便被采挖了出来。她对待折耳根就如同对待稀世的珍品,小心翼翼地抖落根部的泥土,那谨慎的模样仿佛稍一用力就会损坏这“宝物”,然后才轻轻地将其放入竹篮内。望着母亲专注的神情,我真切地感受到她对这片土地如亲人般的热爱,以及对家庭那重如泰山的责任感。
我也曾怀着好奇与期待模仿母亲挖折耳根,然而,在母亲手中乖巧听话的小锄头到了我手里却变得调皮捣蛋起来。我不是挖得太深,破坏了折耳根根部脆弱的结构,就是不小心弄断折耳根,使其残缺不全。每当这时,母亲总会面带微笑,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般温和地说:“孩子,挖折耳根得有足够的耐心,这和做人是一个道理啊。”母亲的话恰似折耳根淡淡的清香,丝丝缕缕地沁入我心田,让我细细品味其中的深意。
折耳根的味道,其实就是母亲的味道。回到家中,母亲将挖回来的折耳根仔细清洗干净,不管是凉拌还是炒来吃,都别有一番风味。凉拌的折耳根,加入酸盐水、蒜泥、酱油等调料后,独特的鱼腥味与调料香味完美融合,成了一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每次吃着母亲做的折耳根,那种清凉爽口的感觉就从舌尖蔓延至心头。母亲的爱就如同折耳根的味道,初尝或许觉得特别,细品却越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沉与温暖,就像品味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有韵味。
岁月如涓涓细流,悄无声息地从指尖溜走。我在时光的流逝中长大成人,而后离开了故乡。在城市喧嚣、车水马龙的环境里,折耳根变得极为稀罕。可是,每当我思念母亲和故乡的时候,我就会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寻觅折耳根。只要一见到熟悉的折耳根摆在街头,我都要买上一把,就能清晰地看到母亲在山间弯腰采挖折耳根熟悉而亲切的身影,也能看到故乡那绿意盎然、充满生机的山野,那山野承载着我童年的回忆和无尽的思念。
折耳根,山野中平凡独特的植物,却承载着母亲深沉如海的爱,寄托着我对故乡如滔滔前河水般无尽的思念。它宛如一首无声的诗,在岁月的长河里,静静诉说着母亲和故乡的故事,那故事如同古老的歌谣,在心中悠悠回荡。
【编辑:南栀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