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家的外公倒也不敢声张,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昼伏夜出。过了不少日子,看看乡里,村里也没找上门来,这才长长松了口气。
可是,征兵的人还是来了,原因是独子不用上战场,外公家前面去了一个,家中还有两个,所以还应该再出个人,而且第二天就要跟着部队走。
家中又一次彷徨无措,长吁短叹。外公把这个事又揽了下来,理由是上一次当过一次兵了,就是跑也知道怎么跑了。
于是,第二天,外公顶着大哥的名字去了村公所集合,村长、保长都是乡里乡亲,看到外公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谁也不愿当恶人,反正人数凑够他们也就算是给上官交差了。
就这样,外公又一次踏上了北去的列车,很长时间杳无音信。
家里人四处托人打探消息,只是听说这次和上次一样,晚上停车的时候还是有人逃跑,不过国军有准备,当时就把逃跑的打死了不少,吓得后面想跑的也不敢跑了,家里人闻言心中就是一沉。
过了两三个月,就在家里人觉得外公生还希望不大的时候,又一个深夜,外公居然毫发无损地回来了,还带回了同村的一个老乡。
到了家的外公和他那个老乡刚见到人就嚎啕大哭起来:“死啦!都死啦!”
后来的外公一直不愿提起这件事,因此很多年过去,那天晚上他们是从哪逃出来了,怎么逃的,一直是个谜。
八十年代,张不伦的舅舅金队长有一次押车去徐州,想着正好也让老父亲出门开开眼界,于是就喊了外公一起。
车到了离徐州不远的地界,看着广袤平原中靠铁路边的一处村镇,外公突然敲着喊着让停车,下了车一时红了眼圈,哇哇大哭起来,还是好多年前的那句话;“都死了啊!都死了啊”
大伙这才知道,原来外公第二次被抓壮丁后竟然是这个从离家好几百里的地方跑回来的,那个地方,叫符离集。
所以后来张不伦一直认为忠厚老实的人并不是傻,更多的或许是一种潜意识中的大智慧,由此而得来的福报却比勾心斗角,精心算计要大得多。
不信,即使是今天,离家几百公里外,先能侥幸躲开机枪扫射,然后在没有手机,导航,地图,食物等等情况下,两眼一抹黑成功做到安全返回,谁敢试试?
在以后的日子里,外公他们开始不用担心被抓壮丁了,合肥解放了,从此外公也就过上了不用再跑反的生活。但那段经历,对于外公,应该是刻骨铭心的。
外公在张不伦家住到第四天便说想家了,急急要往家赶,跟他一起的,还有张不伦兄弟。
对于去外婆家,张不伦兄弟是喜欢的。下了车刚进家,便匆匆出门,各自找熟悉的小伙伴玩耍去了。
那天下午,张不伦见到了久未谋面的小伙伴小老汉。
彼时,小老汉家好像从政府那里也落实了些政策,家境慢慢好了许多。而小老汉竟然凭着自己的成绩,没有托任何人,自己考进了科大附小,并且是从小学到高中直升的那种。如果成绩好还能享受免学费和保送大学种种待遇,让张不伦一众人等煞是羡慕。
一见面,小老汉特别兴奋,滔滔不绝和张不伦说个不停。
“张不伦,你知道吗,科大的哥哥姐姐经常来我们学校,听他们说,毕业后他们就要去美国留学了!”
“科大的方校长也和我们说,只要我们够优秀,我们都可以去美国!”
“我们班好几个同学家长都在美国,他们说美国可好了,家家住别墅,家家有汽车,家家有电话,还有好多好玩的东西。张不伦,我长大了,也要去美国!”
呃,就你那个还躺在床上的爹·······
张不伦如此想着,一时无语。
当然,好友见面,科大和美国的话题仅仅是一小部分,那天,他们还聊了很多很多,从小老汉嘴里,张不伦知道了,如果参加省里和国家奥林匹克竞赛,拿了好的名次,也是可以直接保送大学的。知道了今年下半年,要开始什么代表选举,反正听小老汉说他们科大很重视。
不过,对于还在为小升初考试而奋斗的张不伦来说,这一切,是如此的遥远。
关于美国,张不伦自小就知道那是个万恶的帝国主义国家,尽管中美建交已经多年,但从张不伦能接触到的读物中,那里的人民还在受着资本家的剥削,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听说资本家把牛奶倒了也不给老百姓喝。
可那天下午,从小老汉道听途说的描述中,张不伦突然感觉,美国人民过得好像也不是那么悲惨,也不是哭着喊着需要我们去解放他们。
美国到底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这是幼年的张不伦第二次萌生了长大了一定要出国去看看的想法,那天夜里,张不伦的梦里有大海,有高楼大厦,有车水马龙,还有黑人,白人,黄种人,还有袋鼠,河马和独角兽。
不过,这好像不是美国吧?第二天起床的时候,张不伦想起梦里的东西,总还是觉得哪里不对。
“吃了吗?没吃来家吃点!”一声熟悉的,很大声地招呼,让张不伦一下放弃了对美国的思索,看看身边的金小宝,俩人相视一笑,开始扳着手指头数数,果然,还没有数到十的功夫,隔壁房里走出一个瘦高的,年龄和外公差不多的老人,大声呵斥:“吃什么吃,家里锅都没烧,拿什么给人家吃?一天到晚就假客气!”
老人是张不伦外公的堂兄弟,张不伦兄弟都喊他三爷爷,而在门口对着路人热情招呼的就是三奶奶。
三奶奶是个讲究面子的人,相当好客,因此街坊四邻无论谁从门口路过,三奶奶必会热情相邀。而三爷爷较为耿直,总觉得家中还没烧饭就咋咋呼呼那就是虚情假意,老俩口为此事斗争了一辈子,重复着相同的对话,早中晚乐此不疲。久而久之,张不伦和金小宝都摸出了规律。
三爷爷家有三个孩子,那时大舅刚刚参加工作,二舅三舅还在上学,所以日子过得也是紧巴巴的,平常烧饭基本不见肉菜。
一天中午,看着小舅从厨房端出一大碗菜,两眼放光,还在自言自语:“好菜,香啊!好香啊!”
张不伦好奇心顿起,快步跑上前去一看,原来只是一碗清蒸毛豆米,多放了些猪油而已。
【编辑:晓晓】